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8年5月10日,我注意到海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毫无疑问,“浪花”号已经接近美洲。一种奇妙的、早已被我忘记的海浪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拍打着“浪花”号的船舷。我安静地坐在船上,倾听着这神奇的音乐,让“浪花”号自由地在海上驰骋。根据这些海流和海浪不难判断,船已经靠近洛斯罗克斯海峡。据老海员说,这些海浪是由于这里的信风造成的,它们受到巴西、圭亚那和委内瑞拉海岸线的影响而独具特色;也有人说,这是受门罗主义的影响而形成的(182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主张,后人称之为“门罗主义”)。 信风已经吹了好些日子,海潮现在也是最急的时候,每天可以走40海里。在海潮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2.
10月26日,装备一新、粮草充足的“浪花”号起锚离开美丽的毛里求斯。微风中诸多岛屿渐渐离去,第二天,只有莫卡附近的普西山依稀可见。 不久,“浪花”号靠近留尼汪岛。一个领航员驾船出来查问,我递给他毛里求斯官员签署的文件,然后继续向前航行,此时风浪很大,在留尼汪岛靠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浪花”号的下一个目的地是马达加斯加的得圣马里角。  相似文献   

3.
11月28日,“浪花号”离开里约热内卢。出港不久海上就狂风骤起,把海岸边的许多东西都刮得七零八落。不用说,许多船只都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失。也许是“浪花号”这时已远离陆地,所以没有遭受多少灾难。一路上我注意到,有些船白天的时候开得比我快,能追上和超过“浪花号”,但一到夜里,她们就会慢下来,反而被我赶上。对“浪花号”来说,白天和晚上都是一个样,但对他们来说,那就不同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一艘从我身边开过的“南威里斯号”轮船主动向我提供船的位置。船长告诉我,他算出来的最精确的位置是西经48  相似文献   

4.
3月3日,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浪花”号离开塔马港,径直向皮勒角驶去。我虔诚地希望事情一直这样顺利,直到船远离陆地。可是上天没有给我这么好的运气。很快,雨就开始下起来。这阵阵暴雨正是太平洋欢迎“浪花”号的第一次洗礼。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夜幕早已把陆地笼罩,即使我想返航回去,退路也已经没有了。风非常强劲,我把帆降下三分之二。大海像是在和我作对,“浪花”号从它们的身上犁过,激起一排排白色的浪花,像是藏匿在大海中的什么怪物露出一排排狰狞的牙齿。  相似文献   

5.
1897年7月11日,约摸中午时分,圣诞岛在“浪花”号右舷前方出现。到了晚上,它就移到了船的正右方,距离大约有2.5海里。从海面上看过去,圣诞岛像一个浮在海面上的大球体,陆地从海面上升起,直至中央的高峰。从轮廓上看,它很像一条巨鲸或者一个沉睡的怪物,静静地躺在大洋里。“浪花”号向着它的头部方向驶去,渐渐地好像看见了它的鼻孔。海浪拍打在它  相似文献   

6.
我读过一些有关合恩角的可怕的记载,那里地势险峻,气候反复无常。既会遭到高达50英尺的海浪的冲击,也会遇到从南美大陆呼啸而来的狂风的侵袭。当我潜心研究了前人的航线和各种记载以后,我决定借助快船“吉普赛·蛾4号”做一次从英国启程,绕过好望角到达澳大利亚,再经合恩角返回英国的航行。  相似文献   

7.
8月25日,“浪花号”准备启程。皇家海军的一艘拖轮把她拖出港口,离开了陆地。驶出大海不久,风越刮越大,迅速地把“浪花号”重新送进大西洋。 我原来打算出海以后,很快就远离海岸,驶进茫茫的大海之中。因为这里是海盗经常出没的地区。可是还没有等我远离陆地,就发现一艘三桅小帆船从附近的港口驶出,紧随在我的后面。  相似文献   

8.
早春二月,舟山渔场又迎来了繁忙的捕鱼旺节,成群结队的机帆渔船犁开褐黄色的海浪,匆忙地穿梭在巍峨叠嶂的群岛之间,好一幅渔岛风光画轴。公元1989年3月18日上午,某公司所属的一对崭新的姊妹拖网船满载着辛勒捕捞的果实,一前一后直朝虾峙岛方向疾驶,眼看快到目的港了,岂料,海空划过几声闷雷般的“咚咚”巨响,渔732轮骤然降速,船体神使鬼差般地震晃起来,旋即,如柱般的水流“哗哗”地涌进机舱,船员本能地惊呼:“触礁啦!触礁啦!”……须臾,告急电飞向交通部上海海上救助打捞局。几乎在同一时刻,潜水服务中心组成的18人潜水小分队紧张地打点行装,三辆满载潜水器材的卡车驶向大力号,潜水医学研究室潜水医生陈柏年、赵鹤鸣赶赴大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05,27(2):23-23
未来之船—“奥赛里”号只靠太阳、风和海浪的动力前进,这种船没有传统的发动机,不使用任何燃料,不向空气和海中释放任何污染。“奥赛里”号是英国南安普顿一家国际船运公司研制的产品,在今年3月25日开幕的世博会上,该公司展出了此船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航锋弍号”是广州航道局二公司所属的一艘平平凡凡的拖轮,但她的25名海员在3.19海难中成功地挽救了香港渔船“好景2号”渔民的12条生命,在她的航海日志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好景2号”渔民陷困境香港渔民新造的木质渔船“好景2号”长20余米,拥有各种先进的助航与捕鱼设备,价值达数百万港元。船上共13名渔民。 1989年3月19日零时五十分,“好景2号”正在广东西部海面航行,除一人在驾驶台操船外,其余人员均在舱房内酣然大睡。不明火灾在机舱已悄然酿成,渐渐燃烧着整个机舱。机器却仍在火中运转着,渔民  相似文献   

11.
一阵狂风刮过以后,又是风平浪静。“浪花”号离安戈斯托港只有26海里的航程了。那里虽然说是个死气沉沉的地方,但对我来说,也是个安全的港口。在里面可以修理船只,补充给养。我继续向着港口方向驶去,想在天黑之前到达。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浪花”号披上一身银装,像是冬天里一只迎风展翅的白鸟。在狂风再次降临之前,我看到了港口插入海面的陆地,迫不及待地向它开过去。然而就在这个时  相似文献   

12.
苏州号轮客运服务亮点:快速、安全、舒适、温馨远东大都市的上海,东方明珠 一步提高。在总结推广本船特级服务明 “现在我有三个家,一个在日本,一 电视塔下的黄浦江畔。一艘 星王学礼服务实践心得系列“三笑服 个在宁波,还有一个在苏州号。我往来于上海至日本的客货班轮——“苏 务”、“四勤劳作”、“五心待客”、“六个 感到苏州号是我的海上之家。”苏州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服务窗 一样”的基础上,建立和形成了“微笑 州号轮在中日航线树立了国际客运口。从 1993 年…  相似文献   

13.
7月24日清晨,我驾驶着“浪花号”离开葡萄牙的奥尔塔。西南风徐徐吹来,可是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风越刮越大。大约走了一海里以后,我刚把主帆收下来,从陆地的山峰上就刮来一阵狂风,向“浪花号”猛扑过来。我想这回桅杆可完了,赶紧转过舵来,让船头对准风来的方向。这一着刚好来得及,狂风只刮断了两根绳子,刮走了一根绳索和我的洗脸盆,把它们一直吹到我后面的一艘法国教练船上去。 这一天,狂风断断续续地刮个不停,我沿着海边的高山航行,有时躲到悬崖的下面去,抓紧  相似文献   

14.
“浪花”号经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以后,风暴又把她刮回合恩角。船体和船帆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船一边向西北方向开去,我一边马不停蹄地抓紧时间修补船帆。虽然说样子并不漂亮,但起码可以使用,即使是大风大浪也顶得住。后来有一艘船上的船员看到“浪花”号的船帆,还以为这是一种新的设计呢! 风暴过去以后,一连几天好天气。“浪花”号在风平浪静的海峡中走了大约20海里。我担心那些火地族人比狂风暴雨还要厉害。事实上,他们驾驶的独木舟破烂不堪,根本称不上什么船。只要有一点风浪他们就不敢出来。天气一转好,他们就要出来活动。  相似文献   

15.
刘旭东 《航海》2009,(1):38-40
令人惊叹的技艺“只要屏住气,往下潜!”73岁,已当了祖母的江顺伊高声叫道。随着海浪的潮涌和风声的呼啸,在颇为寒冷的11月的一个下午,我将脑袋沉入水中,使劲地划动胳膊,双腿蹬水。可是并不见效:绑在我身上重8公斤的腰带显然不够抵消穿在身上增厚的保暖潜水衣。我只能不断地击水,但仍漂浮在海面上。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西沙自卫海战胜利30周年。1972年,南越政府趁中国“文革”内乱之际,依仗美国在政治、军事上的支持,动用刚刚从美国获得的装备大口径炮的大型军舰,开始在西沙海域有恃无恐地制造频频事端。1974年1月15日,南越海军16号护卫舰“李常杰”号侵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对中国402、407号渔轮施行骚扰挑衅,并炮击中国的甘泉岛。17日,南越又增派4号护卫舰“陈庆瑜”号、5号护卫舰“陈平重”号及10号护航炮舰“怒涛”号侵入上述海域,用武力恐吓并撞击中国渔船,随后派兵登上金银岛和甘泉岛。叶剑英、邓小平报经毛主席同意后,立即对西沙作出军事行动部署。南海舰队随即派出扫雷舰10大队的396、389号扫雷舰和猎潜艇73大队的271、274号猎潜艇,搭载陆军131师一个步兵排和7卡车的作战物资,南下西沙海域巡逻。  相似文献   

17.
CV—29“巴丹”号是美国海军“独立”级航空母舰的第八艘,设计时命名为“水牛”号轻型巡洋舰(CL—99),1942年6月2日开工建造,1943年7月15日更名为“巴丹”号(巴丹是菲律宾吕宋群岛中的一个岛名,美国参与二战初期,曾在该岛与菲律宾抵抗力量一起对日本侵略军进行过殊死的战斗)并划归轻型航空母舰CVL—29,  相似文献   

18.
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的弃船被人们称之为“海上流浪者”。它们大小不一,姿态各异。小至捕鱼帆船,大至万吨巨轮。有半沉的,有倾侧的,也有底儿朝天的。“海上流浪者”随波迁徙,四海为家。它们能在浩瀚的海洋里持续漂泊数天,数周,甚至数月、数年,直至最后消失在海洋的深渊。“海上流浪者”对行驶中的船舶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航船要是在夜间、雪暴或浓雾弥漫的天气和它们不期而遇,凶多吉少。一次,一艘希腊“格拉科斯”号轮船从斯德哥尔摩起锚驶往阿姆斯特丹。黄昏时分,“格拉科斯”号到达北海。突然,正  相似文献   

19.
“约克城”号是“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中的第2艘,1941年12月1日在纽波特纽斯船厂开工建造;1942年9月26日定名为“约克城”号,以纪念1942年6月战沉的“约克城”级航母首制舰“约克城”号;1943年1月21日建成下水;1943年4月15日在诺福克海军基地正式投入服役,舰长为约瑟夫·克拉克。“约克城”号排水量为27100吨,全长265.8米,宽度28.3米(飞行甲板最大处宽45米),吃水8.7米,航速32.7节,兵员编制3448人,武器装备为12座127毫米火炮,32座40毫米高炮和46座20毫米机枪,载机80余架。1943年5月21日,“约克城”号驶离诺福克海军基地,前往特里尼达附近海…  相似文献   

20.
“勇猛”号航空母舰是“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第三艘舰,于1943年4月26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建成下水,1943年8月16日正式服役,舰长为托马斯海军上校。“勇猛”号航母排水量27100吨;长265.8米,宽28.3米,飞行甲板最大宽度45米,吃水8.7米;航速33节;舰员3448人;武器装备为12座127毫米舰炮和68座40毫米防空火炮,载机80架。1943年12月3日,在结束加勒比海海区的训练之后,“勇猛”号航母离开诺福克港前往旧金山,随后转往夏威夷。1944年1月10日,“勇猛”号驶抵珍珠港,为美军进攻马绍尔群岛作准备。1月16日,“勇猛”号与“卡伯特”号航母(CVL-28)、“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