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锁钉内固定治疗Ⅱ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 比较四种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方法 ,用完整的生物力学实验测定各种固定方法在不同载荷下的头下沉位移和偏轴位移。结果 显示自行设计的低角度进针外固定支架在应力下的张开位移、头下沉位移和旋转角度均较小。结论 外固定支架为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固定方法 ,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固定穿针方向应沿压力骨小梁方向尽量贴紧股骨距低角度钻入才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1956~1994年收治667例髋部骨折患者,按年龄组作分类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60岁~80岁年龄组,髋部发病的骨折例数为398例,占60%以上。说明髋部骨折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明显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 SR- PLLA可吸收拉力螺钉手术治疗髌骨骨折 1 1例 ,术后石膏固定 4~ 5周。结果  1 1例患者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 .5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 ,无再移位 ,无伤口感染。以膝关节功能和术后不同时期 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结果 优 8例 ,良 2例 ,可 1例。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物 (SR- PLLA)为治疗髌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塑形弹力夹板的生物力学性能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生物力学角度通过实验探讨了塑形弹力夹板材料的力学性能,运用特制的力传感器和面力传感器测定了夹板所受布带捆绑的约束力并获得屯肌肉“地基模量”值,实验结果可作为塑形弹力夹板的弹性理论计算的原始数据,并为简化理论计算,论证塑形弹力夹板疗法的科学性提出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骨折动物模型愈合过程中骨痂局部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方法 利用大鼠骨质疏松胫骨骨折模型 ,测量了骨痂局部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的变化。结果 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 ,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均随着骨折愈合过程的进行而增加 ,在骨折后 3 5d编织骨完全形成后 ,极限强度与非骨折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而弹性模量尚有明显差别 ;在同一时间点与正常骨折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结论 骨质疏松骨折骨痂局部的弹性模量及极限强度的变化模式与正常骨折骨痂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探讨关节镜修复前交叉韧带胫骨髁嵴骨折手术方法。方法本组6例,致伤原因主要是运动扣 和车祸,临床分型:Ⅱ度4例,Ⅲ度2例。应用关节镜5例采用骨隧道法:硬膜外导管针经外侧膝关节间隙将细钢丝引入膝关节且穿过前交叉韧带远端,自制带钩针的套针经胫骨髁骨隧道将细钢丝引出关节打结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经椎弓根复位固定和椎弓根螺钉的弹性设计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应用人湿润尸体脊柱 ,模拟L1爆裂骨折 ,进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 ,测试骨折复位过程中螺钉上的应力变化及其范围 ,分析复位程度与应力应变的关系。结果 应变在复位开始阶段比较小 ,变化平缓 ,当骨折复位达到椎体高度的 75 %时 ,应变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直到复位达椎体高度 90 % ,复位达到椎体高度的 91%~ 95 %时 ,应变曲线变平直 ,最大应变左侧螺钉 98.4±10 .3,右侧 10 1.2± 13.4 ,进一步撑开 ,应变显著增加 ,最大可达 2 0 6 .6 ,且无规律性。应力左侧 (34.6 4± 3.84 )N ,右侧(35 .5 4± 3.6 0 )N ,力矩左侧 (5 .2 0± 0 .5 8)Nm ,右侧 (5 .33± 0 .5 4 )Nm ,两侧螺钉上应力与力矩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椎体爆裂骨折行后路经椎弓根固定 ,复位时 ,复位力矩介于个 4 .5~ 6 .0Nm之间是安全的 ,既可满意复位又可以防止过度撑开造成椎体分离  相似文献   

15.
模拟人体胫骨骨折时,在单侧可调节式外固定器固定条件下,测定了固定器上斯氏针的应变和胫骨应变,分析了在5种不同受力条件下,斯氏针上和胫骨上的应用变变化规律,为临床上单侧可调节 式外固定器提供了参考依据。提出了胫骨骨折在功能恢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强度CPP纤维的力学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制出CPP纤维并测试了该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探讨了纤维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颅骨外伤性、生长性骨折的早期诊断,观察了10例颅骨生长性骨折的临床和X线表现。10例中,受伤时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7岁。骨折多见于额骨和顶骨,多发生于颅骨生长的活跃期。骨折同时伴有硬脑膜的破裂是该病的主要病因,颅骨下硬脑膜分离和局部缺血也是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原因之一。头颅X线片复查和骨折局部软组织包块穿刺是颅骨生长性骨折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 lialgrowthfactor,VEGF)的基因表达 ,进一步探讨VEG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兔骨折不同阶段 (5、7、1 4、2 8、42d)骨痂组织中VEGF基因的表达及变化。结果 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 ,VEGF基因表达的程度不同。结论 VEGF参与调节骨折愈合的修复并可能在骨愈合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颅骨外伤性、生长性骨折的早期诊断,观察了10例颅骨生长性骨折的临床和X线表现。10例中,受伤时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7岁。骨折多见于额骨和顶骨,多发生于颅骨生长的活跃期。骨折同时伴有硬脑膜的破裂是该病的主要病因,颅骨下硬脑膜分离和局部缺血也是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原因之一。头颅X线片复查和骨折局部软组织包块穿刺是颅骨生长性骨折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枢椎椎弓骨折是一种少见的上颈椎骨折,容易误诊。1971年~1989年,我院收治7例。诊断依据受伤史、临床特点及X线检查。治疗结果:优6例,良1例。作者探讨了以下3个问题:①损伤机制;②误诊原因及其防止方法;③关于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保守治愈。只有少数Ⅲ型骨折在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或合并有晚发性脊髓损伤时才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