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道路客运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上期本文对我国客运业现状及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客运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这一发展趋势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1.道路客运业网络化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当前,我国道路客运业网络化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正处于大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政策的倾斜,各级道路客运网络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在重视发展大区域网络和省级网络的同时,将会加大地市级网络和基层网络的建设力度,在客运业各层次网络化水…  相似文献   

2.
黄莉  李旭宏  何杰 《交通科技》2005,(5):122-125
基于对道路客运业技术经济特征的确认,从市场进入、产品差别化、企业集中度3个方面对其市场结构进行探讨,分析我国道路客运市场结构演变的3个阶段,最后从生产效率及资源配置效率两个方面评价我国道路客运行业的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3.
叶翔 《城市车辆》2009,(12):43-45
从社会经济产业链的角度看,道路客运业是客车制造业的下游产业,近年来我国客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路客运业不断发展变革的带动所致,因此,对于客车生产制造企业来说,清醒地认识道路客运行业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并预见道路客运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制定本企业今后3~5年的发展战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11,(6):29-29
5月12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共同承办,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道路运输客运企业高新技术应用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并肩·致远",旨在为我国道路客运发展注入科技动力,在道路客运业交通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切实提升管理效率提供具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下午,全国道路运输客运企业高新技术应用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由交通运输部主办,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共同承办,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协办,共300余名运输业专家、代表、媒体到场参会讨论。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为并肩·致远,旨在为我国道路客运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会上,六位专家就提升我国客运企业的管理效率、交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给客运业带来的机遇等论题,进行了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讨,其中很多内容对我们公交客运企业也颇有启发,本刊记者特进行了整理汇编,供广大公交行业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6.
客车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道路客运业的发展,从社会经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上下游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我国客车制造业和道路客运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客车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客运市场运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极大地缓解,除个别高峰时期,绝大部分地区出门乘车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在不少地区还出现了运力大于运量的现象。从客车制造企业的角度来看,准确地分析道路客运业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并预…  相似文献   

7.
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给客运业和客车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与挑战,促进了客车需求量、品种的增加和档次的提高。本文分析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对道路状况、客运和客车制造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公路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更是日新月异.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4万km.公路建设的发展,带动了公路客运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国公路客运量达到184.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0136亿人公里.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路网的不断建设,我国长途客运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长途客运车辆交通事故屡屡发生,本文提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的长途客车监控系统,它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谷歌地图技术和图像压缩等相关技术,且在Visual Basic 6.0开发平台上而完成的,该系统将采集到的车辆GPS信息、车内图像信息以及报警等信息通过GPRS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实现监控中心对运行中长途客车的监控,以确保长途客车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客车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公交、道路客运的发展,尤其是高速客运业的快速发展的态势,客车产量由1990年的2.3万辆、占当年汽车总产量4.5%上升到2000年的70万辆,占当年汽车总产量33.85%;形成了大、中、轻、微全系列,产品覆盖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团体和旅游用车等方面,基本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客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绿色交通的条件下,以层次分析法对拉萨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居民公共交通出行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性和环保意识,其次为便捷性和个人偏好以及出行者的年龄。提出以提高经济性和增强环保意识为主,兼顾便捷性和个人偏好以及年龄为辅的公共交通出行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GPS与IC卡的公交OD量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OD量是公交调度管理及线网优化的基础。传统的获取公交OD量的方法需要进行大范围的个人出行情况调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数据更新缓慢。随着GPS技术与IC卡在公交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利用公交车GPS定位与乘客IC卡刷卡信息来获取公交OD量的新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对广州某段时间的公交车GPS定位和羊城通数据进行了实际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将有轨电车发展的研讨视为1项决策过程,按照基本属性、出行目的、出行模式等异质性特征,将出行群体划分为不同群组,开展基于不同异质性群组对发展有轨电车决策的偏好特性研究.通过融合行为偏好(RP)的意向偏好(SP)问卷调查,获取不同群组的基本属性及决策偏好特征数据.考虑有轨电车发展决策同时受环境要素、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及出行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城市交通结构是实现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根据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研究了交通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然后从个人选择导向和政策导向两个角度,分别研究了交通结构优化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交通结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5.
當今環保意識抬頭,世界各國無不提倡節能減碳之觀念。而降低私人運具,提升大眾運輸工具搭乘率,亦是積極推動的目標。列車既是大眾捷運提供服務的主要工具,同時也是變動成本中重要影響因素,如何兼顧"系統服務水準"與"成本節省"之情況下,乃為捷運營運管理重要課題之一。高雄捷運公司於2008年度進行相關列車節能測試計畫,透過號誌系統之設定以調整列車時刻表之行車預留時間(Runtime Reserve),進而節省運行所耗損之?引電力,相對亦節省營運成本。  相似文献   

16.
Do the working-class teenagers have a specific and homogeneous use of the space outside their neighbourhood? Do they have different practices of mobility when they live in “Zones Urbaines Sensibles” (ZUS)? These questions have hardly been investigated in contrast to these teenagers’ use of the space inside their neighbourhood. Yet, in spite of a mobility potential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teenagers, they spend a lot of time outside their neighbourhood. Among these teenagers, those residing in the ZUS experiment personal autonomy at a younger age in tak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Also, one notes a greater immobility of girls. Beyond these gender disparities, a closer look at the daily mobility reveals five predominant ways of using the space outside the neighbourhood — public transportation being part of this space. These ways are tightly linked to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at neighbourhood. These five predominant ways, influenced by social and territorial variables, depict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inhabitants of the ZUS and of the current working class.  相似文献   

17.
Professional driver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within the traffic system of the State of Qatar. With developing infrastructure, the need for professional drivers is growing. However, knowledge is lacking about their perception of traffic safety.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ersonal acceptance of risky driving and suggested traffic laws among this specific group of drivers, in order to creat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ir likelihood to commit certain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and their resista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rtain traffic law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which personal attributes of professional drivers in Qatar could influence a high likelihood to commit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estimating which specific groups of professional drivers impose the highest risk to violate certain traffic law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ansportation mode, origin and years of driving experience are all personal attributes tha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driver's risk to commit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and their opposi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traffic laws. Distressing results have been found for the high likelihood to violate speed in school zones and the high risk to be distracted by any type of phone use while driving, suggesting the need to put emphasize on these safety hazards during the training programs of professional drivers at professional driving schools in the State of Qatar.  相似文献   

18.
韩直  陈成  王振科 《隧道建设》2019,39(Z2):1-7
为分析交通事故尤其是危险品运输事故对隧道运营带来的潜在危害风险,首先,通过改进个人风险接受准则法对隧道运营危害风险进行量化,假定隧道同时只发生1 次交通事故,将事故造成的危害分为原发性危害和次生性危害,建立隧道运营危害计算模型,对不同跟踪车所造成的司乘人身危害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案例结果表明: 1)在高峰小时,有危险品运输情况下隧道运营危害提高22. 05%,说明隧道中混合车流会极大提高隧道运营的不安全性; 2)次生性危害增长尤为显著, 故危险品运输车事故对跟踪车辆带来的二次事故后果更加严重。最后,据此提出隧道运营组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道路平交路口是城市交通网络中重要节点,是行人过街、车辆转换方向重要位置,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位置。道路路口的交通岛设立,原本就是为了保证行人的人身安全,但不合理设计的道路交通岛似乎成了“夺命岛”,让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受到了生命安全威胁。本文通过路口交通岛现状分析、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对路口交通岛提出有效、可行的设计思路及设计理念,以提高交通岛的防护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航空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在航空港集疏运系统需求描述的基础上,介绍并运用巢式Logit模型原理,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实例,建立适用于白云机场集疏运系统的方式选择模型(NL模型),分析确定各相关影响因素项的影响机理,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虚拟选择枝的共性和相异部分的参数进行修正和标定,从而获取各种集疏运方式的选择概率.结合调查选取的20份样本数据,运用模型编程计算得出私人小汽车、出租车、机场巴士、城际巴士和城市轨道共5种集疏运方式的方式选择概率分布结果,结果显示私人小汽车和出租车二者占比大于45%,机场巴士和城际巴士占比约40%,城市轨道仅占比15%.因此,为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需要对白云机场提出具有参考性集疏运系统改进方案,为今后航空港集疏运系统的发展和航空旅客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