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曾光明 《摩托车》2004,(11):34-34
无论是汽车、摩托车或者电动车、自行车,还是其他机械设备,装配维修时都离不开螺栓、螺母等紧固件。要保证机件在联接后能正常工作,只须紧固件具有足够的预紧力就可以了。紧螺母时最忌“玩儿命”地紧,如果拧得过紧,一方面容易使联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另一方面也会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螺栓  相似文献   

2.
《汽车实用技术》2012,(3):49-49
随着有车一族的增多,很多车主都想自己动手保养爱车。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但是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一不留神就会给爱车带来不良影响,反而弄巧成拙。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车主动手保养爱车的三大误区,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误区一:螺栓越紧越好。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联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若拧得过紧,螺栓、联接件都会产生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相似文献   

3.
武深秋 《汽车运用》2008,(10):47-47
螺栓越紧越好汽车上用螺钉、螺母联接的紧固件很多,安装时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否则,紧固件在此外力的作用下将会产生永久变形,影响机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导致螺栓拉伸变形,其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出现滑扣或螺钉断裂现象。皮带越紧越好汽车发动机的水泵、发电机、空调等都用皮带传动,如果把传动皮带调整得过紧,极易使皮带因拉伸变形而老化。同时,皮带轮易造成扭曲,相关轴承因承载压力过大而极早损坏。传动皮带的预紧度一般应调整到用大拇指使3~5公斤力按压皮带中部时,其下沉量为两端中心距的3%~5%为佳。  相似文献   

4.
1螺栓越紧越好汽车上用螺栓和螺母联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否则易使联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还会导致  相似文献   

5.
走出误区     
《摩托车》2003,(11)
在维修保养摩托车的过程中,有些维修人员往往不是用科学方法判断故障,而是凭想当然盲目处理问题。因此,往往走入误区而不能自拔。这不但没有维修保养好摩托车,反而导致摩托车的零部件加快损坏。 误区一:螺栓、螺母越紧越好。 摩托车上用的螺栓、螺母等连接紧固件很多,应该保证其有足够的紧固力矩。每个螺栓、螺母的紧固力矩都有一定的规定,并不是越紧越好。若拧得过紧,很容易使螺栓、螺母永久变形,导致滑丝或折断。以摩托车上的火花塞来说,为了使火花塞固定可靠而又不损伤汽缸盖上的火花塞螺纹,其紧固力矩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机体高强度螺栓预紧力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螺栓预紧力计算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刚度计算。建立了相关零部件三维实体模型,根据螺纹部分受力分布情况,选取适当位置和载荷,运用有限元法计算连接件与被连接件变形量,根据载荷和变形量计算刚度,根据刚度和相关参数计算螺栓预紧力。采用应变计法测量了螺栓预紧力,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1.76%。  相似文献   

7.
利用试验装置测出安装在平衡轴上的橡胶衬套的刚度曲线,然后根据橡胶衬套刚度曲线确定端盖与平衡轴接触时的压装力以确定打紧螺栓时的端盖压装预紧力,最后再考虑螺栓与平衡轴受拉伸与压缩变形的情况下,根据端盖的受力分析计算得出带安装预紧力时的螺栓拧紧力矩。  相似文献   

8.
康明斯ISDe发动机主轴承盖螺栓预紧力与拧紧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计算康明斯ISDe发动机主轴承盖螺栓装配所需的预紧力值,再通过试验标定方法找出当量预紧力与螺栓伸长量的关系曲线,根据标定的预紧力一伸长量关系曲线,采用内插法确定螺栓的装配预紧力,同时研究气缸体机械加工线和发动机装配线上不同的拧紧规范对螺栓装配预紧力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的拧紧规范以满足主轴承盖螺栓的装配预紧力要求。  相似文献   

9.
变形的原因汽缸体和汽缸盖变形的原因.除受各种力的作用、各部分温度差大以及机械加工不精确外.主要是由拆装不当和维护不及时造成的。如在高温下拆卸汽缸盖,或在装汽缸盖时不按规定的顺序、次数拧紧螺栓或螺母。或预紧力不均匀。都会使汽缸盖产生翘曲变形。  相似文献   

10.
某车型在整车道路试验过程中,发现前底盘有异响问题.本文针对异响的产生机理和诊断方法作了详细阐述,并根据试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确认了异响的来源.对异响点进行FTA分析和螺栓预紧力计算,找出了异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螺栓预紧力不足,螺栓松动.在特定的路试工况下,摆臂与副车架连接前点发生了滑移窜动,从而导致了异响问题的产生.通过问...  相似文献   

11.
汽缸体和汽缸盖变形的原因,除受各种力的作用、各部分温度差大以及机械加工不精确外,主要是由拆装不当和维护不及时造成的。如在高温下拆卸汽缸盖,或在装汽缸盖时不按规定的顺序、次数拧紧螺栓或螺母,或预紧力不均匀,都会使汽缸盖产生翘曲变形。此外,如汽缸套高出汽缸体上  相似文献   

12.
螺栓预紧力—扭矩图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螺栓预紧力-扭矩图的建立方法,阐述了在使用扭矩拧紧法时预紧力-扭矩图在拧紧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并说明了预紧力-扭矩图在选择螺栓等级或螺栓尺寸方面的应用和确定螺栓延时断裂试验所用扭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火花塞如何装上发动机汽缸盖?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也常被人们忽视,殊不知安装方法正确与否与火花塞能否正常使用关系重大。有些人在安装火花塞时常常不用扭矩扳手,因而火花塞常被拧得过紧,造成铁壳在螺纹根部或膨胀槽部位横向断裂;有些则将火花塞拧得过松,甚至用手拧紧就算了,使火花塞外密封垫圈变形不够或根本没有变形,导致发动机工作时漏气、功率下降,更严重的是阻断了散热通道,使火花塞从燃烧室吸收的热量不能传出。热量的积聚使火花塞内部温度剧增,将发火端(包括绝缘体裙部、中心电极、侧电极)烧毁,有时甚至将绝缘体内孔连接中心电极和接…  相似文献   

14.
文章建立了螺栓装配总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浅析预紧力大小对螺栓强度的影响,并与实际失效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螺栓预紧力不足,容易引发断裂故障。  相似文献   

15.
重型载货汽车车桥轮胎螺栓经常会发生松动断裂故障,影响行车安全。从螺栓松动机理、横向振动试验、实车路试三个方面阐述导致松动的原因,通过DOE试验设计了2因子(摩擦系数、轴向预紧力)2水平之间的交互试验,通过采用超声波螺栓轴力测试仪对实车路试前后轮胎螺栓的预紧力进行测量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摩擦系数和轴向力对于轮胎螺栓防松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摩擦系数、轴向预紧力的增大,螺栓横向振动试验后、实车路试后轴向力的衰减率也越小,防松性能越好;相比而言,摩擦系数的增大比轴向预紧力增大对于防松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螺栓松动作为汽车可靠性问题中的一个难题,经常困扰着汽车设计人员。文章将针对一款动力总成悬置胶垫螺栓松动问题,通过与紧固件厂家技术合作,对螺栓预紧力、安装扭矩和接触面屈服强度进行计算校核。并针对计算发现的悬置支架接触面存在的屈服压溃风险及螺栓预紧力不足等问题,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最终确定了此悬置紧固螺栓的安装扭矩范围,满足悬置胶垫紧固预紧力要求。根据文章计算方法确定的安装扭矩进行定扭后,通过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和越野路路试,动力总成悬置胶垫紧固螺栓未再出现松动现象,可以看出文中螺栓松动计算校核和改进方案有效。文中案例通过对螺栓预紧力、安装扭矩和接触面屈服强度等进行符合性计算校核和改进,为汽车螺栓松动问题整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V‐Incometer系统测量了某柴油机湿式气缸套在自由状态和预紧安装条件下的装配变形,对测试数据进行Fourier变换分析,获得了该湿式气缸套径向变形的基本规律,给出了由于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因素造成的气缸套初始变形对气缸套装配变形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有限元计算探讨了气缸盖整体刚度和螺栓预紧力等因素对气缸套装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6)如图573所示,将中间盘和中央盘放在支架上,用热空气加热到约70℃.将2个定位工具拧到中央盘(5×46 001 007).通过定位销放入定子轴,首先拧紧螺栓10.040/150至(15±1.5 N·m).去掉定位销,安装另外2个螺钉.拧紧先前预紧的4个螺栓(10.040/180)至10±1.5 N·m.  相似文献   

19.
易志宏  刘浪  田波  胡方年 《公路》2022,67(1):104-108
环槽铆钉具有预紧力一致性好、防松动能力优异、抗疲劳和抗延迟断裂能力强等特点,是公路桥梁连接副的理想选择.由于缺乏相关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实用案例,环槽铆钉在公路桥梁上鲜有使用.针对公路桥梁连接副的特点,开展了环槽铆钉预紧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型号环槽铆钉的预紧力值大于高强螺栓,且均匀性好;环槽铆钉可参照高强螺栓技术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自锚式悬索桥索夹的实际抗滑性能,以洪都大桥为背景,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和实体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锚式悬索桥索夹螺栓轴力衰减规律、索夹应力分布及抗滑摩阻系数.结果表明:螺栓轴力衰减先快后慢,螺栓最终的有效轴力约为设计轴力的80%;索夹内应力均从加载端到索夹末端逐渐减小,滑移推力工况下索夹最大应力普遍大于设计推力工况下的,在螺栓轴力偏大位置索夹应力也较大,说明索夹内摩阻力沿主缆轴线并非完全呈理想的线性分布;实测索夹抗滑摩阻系数为0.25,比规范建议值0.15偏大,实测值偏安全.建议施工时按先两端后中间且对角施拧的顺序施拧螺栓,控制各螺栓紧固力的一致性,并在关键工况前进行重复施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