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首先分析化学锚栓和预埋槽道2种铁路隧道内接触网埋设件设置方式的优劣及其在铁路隧道中的应用情况,然后统计了各类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常见质量问题的类型及分布,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预埋槽道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和施工、加强接口工程技术管理、槽道二次定位等措施预防常见质量问题,以及改变接触网吊柱底板、后置槽道和拆除二次衬砌重新埋设槽道等整治方案。对隧道内预埋槽道施工、质量问题整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接线方式及接触网故障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接触网供电除在供电臂末端实现常规并联外,还在供电臂中间进行并联,直接供电方式设置并联点,通过网上开关实现上、下行接触网并联供电,AT供电方式在AT所设置并联开关,实现接触网并联供电。对客运专线接触网采用并联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及分区所、AT所接线方式,以及相应的接触网故障的判定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铁路长大隧道内接触网运行条件特殊且面临隧道地震、火灾及渗漏水、结冰等灾害病害问题,从提高接触网基础稳定性和耐久性、接触网结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接触网电气绝缘安全性等方面着手,提出采用预埋槽道式基础、防开裂型化学锚栓、架空刚性悬挂、防松螺母及接触网防水融冰、灵活供电、接地和等电位、接触网安全监控系统等多项新技术,并按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分别构建长大隧道内接触网防灾安全技术体系,确保接触网防灾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电气化铁路由于其牵引功率大、节能环保、能大幅提高运输能力和速度,比传统的内燃牵引在技术、经济、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因此,对既有内燃牵引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是今后铁路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对既有内燃牵引铁路的改造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低净空隧道接触网的架设问题。在进行接触网设计时,由于受低净空限制,制约了架空接触网正常悬挂模式,引起接触网悬挂标准的下降。既有广通至大理铁路由于既有隧道年久失修,拱顶塌陷、偏斜等病害,造成了隧道断面不统一,接触网设计中需分别对每个隧道断面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既有广通至大理铁路低净空隧道下的接触网悬挂方式的方案论证、比选,为今后解决低净空隧道内接触网悬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内接触网工作特点及安全防灾要求、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分析,提出长大隧道内接触网供电灵活性、接触网悬挂方式、线索和零部件选型、预埋槽道式基础及接触网接地防雷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安全防御措施,进一步提出了重视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内接触网运行可靠性和安全防灾等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直供、AT供电和全并联AT供电方式的接触网阻抗以及测量阻抗的比较,分析客运专线接触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需要保护的范围,并结合上海铁路局客运专线牵引供电专业的运行实践,探索接触网阻抗变化规律,寻求接触网馈线保护的整定方法来提高其保护装置的性能。当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一旦出现故障,馈线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将故障设备与供电系统隔开,避免扩大故障范围。  相似文献   

7.
针对刚性接触网的地铁供电方式,研制出新型地铁区间单扇防护密闭隔断门,在不断开接触网和轨道钢轨的前提下,采用上、下活动梁上下联动的方式解决了刚性接触网和轨道钢轨的密闭难题以及复杂线路条件带来的设防难题和密闭难题;同时解决了在大盾构施工条件下两隧道隔墙很薄的场合安装使用的问题,为人防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大修设计中的低净空隧道接触网绝缘加强,对其设计原理和过程进行了论述,为低净空隧道内接触网大修工作寻求最佳设计方案,节约了施工费用,保证了安全供电,并使接触网低净空隧道内设备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29日,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隧道内接触网施工技术研究"、"强风地区接触网施工技术研究"通过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评审。课题分别结合宜万铁路长大隧道和新疆强风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研究接触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建立了一套标准化作业程序,  相似文献   

10.
<正>铁路作为国家的经济大动脉,在交通运输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量大大超过了其他运输方式。也正因如此,在铁路系统中出现事故、险情等突发事件时,如果抢险不及时,损失将是巨大的,因此,在应急抢险过程中通信保障和调度指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铁路隧道通信主要采用中继器、直放站、漏缆等设备实现无线场强覆盖,供电方式采用接触网供电。当发生自然灾害、隧道塌方、接触网断电、电缆损坏等异常情况时,上述通信手段将失去作用。尤其是一些长大隧道,由于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规模化建设,为提高牵引供电可靠性,满足GIS开关柜的使用需求,在所亭进出线及接触网供电线上网处普遍采用27.5 kV单芯电缆,而其高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牵引供电系统整体的可靠性。根据既有客专电缆上网形式及接地保护要求,以及电缆故障原因分析,总结优化了牵引供电电缆接触网引上方案及直供、AT供电形式下的电缆保护方式,并通过对电缆中间头及终端头的分析探讨,提出了沿桥架或格构式钢柱上网等可靠性保证措施,为牵引供电电缆施工及运营检修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160km/h速度级市域(郊)铁路隧道区段的牵引网架设经验较少,应对牵引网的选型及其组成部分、设计要求和施工精度要求等进行重点研究,以优化完善市域(郊)铁路的供电牵引技术。方法:对我国不同速度等级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市域(郊)铁路线接触网系统的主要应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建议160km/h速度级市域(郊)铁路采用交流供电制式架空接触网。在此基础上结合隧道断面、空气动力学效应及工程造价等因素,以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市域(郊)铁路线的建设和运营经验,进一步建议160km/h速度级市域(郊)铁路隧道区段采用AC 25 kV供电悬臂式刚性悬挂架空接触网。随后针对供电悬臂式刚性悬挂架空接触网的支持装置、汇流排组件及膨胀接头等主要部件的组成及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果及结论:在满足160km/h弓网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能指标基础上提出了悬臂式刚性悬挂的主要设计技术标准以及主要施工精度要求,以确保弓网间具有良好的受流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地铁线路钢轨打磨作业环境,实现接触网供电和内燃混合动力利用而开发了混合动力地铁钢轨打磨车。详细介绍了打磨车的基本组成和各子系统功能及原理。在隧道内采用接触网供电进行打磨作业可有效解决隧道内废气无法排出和噪声污染的问题。经长沙地铁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接触网供电进行钢轨打磨具有零排放、噪声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下接触网斜腕臂的绝缘子遮挡信号机显示的问题,分别从接触网支柱的侧面限界、安装底座以及信号机的安装高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解决绝缘子遮挡信号机显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对接触网的故障测距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根据接触网的特点和行波故障测距原理,采用A型行波故障测距法,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Draw搭建了AT供电方式下的仿真模型,然后对故障暂态电流运用小波分析工具进行处理,以检测暂态电流初始行波波头,从而实现测距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城市景观以及铁路运营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采用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站场的案例也不断增加。以某市政道路明挖隧道下穿安康货运东站为例,对在多股道、大高差、小夹角、运输繁忙条件下,明挖隧道下穿复杂铁路站场的总体布置、线路加固、施工组织、接触网迁改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隧道纵向变截面布置、D型便梁与工字钢"横抬纵挑"铁路加固、线路分区加固与隧道分段施工、利用桩基基础的接触网迁改等技术措施,确保了既有铁路不中断运行的同时,将铁路站场受隧道施工的影响降到最低,为隧道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胜 《电气化铁道》2021,32(3):33-35
针对焦柳铁路塘豹—富用段低净空隧道内刚性悬挂硬点缺陷,分析缺陷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低净空隧道内接触网刚性悬挂施工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方式主要有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和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下,无功补偿回路并联在接触网(T线)与钢轨(R)之间;在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下,无功补偿回路并联在接触线(T线)和正馈线(F线)之间。对无功补偿系统分别并联在T/R、F/R之间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兼顾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和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下无功补偿系统的应用,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余纲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2,(11):158-162+174
我国中、西部铁路地形条件复杂,隧道占比大,复杂的环境给隧道内接触网接口设计带来诸多困难。隧道内接触网支持结构等设备底座与隧道壁的固定采用预埋槽道方式,受地震、地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影响,受力预埋构件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折减和削弱。隧道占比较高的铁路建设周期长、运营维护难度大,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高,为确保接触网预埋接口的可靠性及耐久性,采用调查法、仿真模拟及BIM可视接口探查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接触网预埋槽道基础综合性能分析,确定各种因素对槽道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设计应对措施。经研究,提出一种“采用Q355槽道材质、10 mm槽道锚杆,150μm镀锌厚度、钢板焊接槽道接地、6根T形螺栓吊柱底板”的槽道选型和设计方案,为隧道内槽道预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支撑《市域铁路设计规范》编制,针对市域铁路隧道净空面积取值开展研究。在国内外资料调研基础上,根据现行规范对铁路隧道净空面积的规定,针对市域车辆尺寸及性能、隧道内接触网悬挂方式、建筑限界、防灾疏散等方面要求,确定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市域铁路隧道最小净空面积;综合相应舒适度标准下满足空气动力学效应的隧道净空面积计算结果,提出不同速度目标值下市域铁路单、双线隧道经优化后的隧道最小净空面积取值。研究成果为《市域铁路设计规范》隧道章节相关条文的编制提供了纳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