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圳地铁城区单洞双层重叠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在深圳市繁华商贸区,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地铁单洞双层重叠隧道的主要技术,并就技术措施运用的目的、作用给予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自1987年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采用浅埋暗挖法成功修建后,浅埋暗挖法应用于我国大断面地铁车站建造并取得了持续性发展.在梳理北京地铁车站建造理念发展的基础上,对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建造技术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相应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以期推动我国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建造技术持续更新,并向其他地下工程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国内外修建人行地下过街通道成功实例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地区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了在上海地区施工地下通道采用浅埋暗挖法的可行性.分析表明浅埋暗挖法具备安全、经济、实用的优点,在上海的软土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李连生 《铁道工程学报》2012,(10):101-105,119
研究目的:在城市地铁线路设计中,城市现有构筑物及地下工程状况等多种因素均对工程设计起着限制作用。本文针对深圳地铁1号线罗湖至大剧院段构筑物密集、地下桩基复杂的不利因素,研究探讨更适合的线路布置方式,解决本工程的设计难题,并为类似工程的线路设计提供经验。研究结论:罗湖至大剧院段首次在国内采用左右线上下重叠的布置方式;(2)线路重叠设计,较常规或传统设计模式下布置的隧道,所占用的地下空间减少25%~55%,且增加线路选线自由度,解决了拥挤空间内的布线难题;(3)线路重叠设计,横向占用的空间最小,更有效地避让两侧的建筑物基础;(4)采用地下三层侧式车站,车站管理和乘客使用不便,同时线路转换段的坡度设计有"剪刀差",左右线上下坡度较大,不利运营;(5)转换段线形复杂,施工困难,不宜过长,否则运营后的振动会造成上下线洞体间的土体液化而引起隧道沉降;(6)类似线路设计时,应注意线路埋深、平行与重叠的转换段、重叠段、重叠段两线高程差等问题,要与建筑专业和隧道专业相互沟通、密切配合,确保综合经济效益,同时降低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5.
浅埋暗挖法修建地下工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辉 《铁道工程学报》2005,(2):38-40,37
几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浅埋暗挖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地铁区间、车站已广泛应用,而且在当今城市建设中的热力管线、电力线、污水工程、地下停车场、过街道等项工程中也在应用,本文从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地表沉降、隧道结构防水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浅埋暗挖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盾构法、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外直接或间接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现状,结合我国目前地铁车站施工的技术水平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如果将国内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盖挖法的优势结合起来修建地铁车站,就会既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速度,又能适应目前国内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城市地铁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穿越既有线超浅埋暗挖通道的质量监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的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它与明挖法、盾构法一样为地下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而在超浅埋地层穿越既有线中采用暗挖法施工在国内是罕见的。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公司项目监理部在长春北站房地下通道的施工监理过程中,针对该工程超浅埋的特点,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所采用的超浅埋暗挖法的控制重点及其质量监控措施。通过有效监控,既成功地保证了地下通道穿越了既有线路,保证了铁路运营的安全,同时也使该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良标准,为今后穿越既有线超浅埋暗挖法施工的质量控制积累了经验。该工程的成功建成得到了业主及社会各方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随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速,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修建作为发展地下交通的重要手段。为研究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本文以青岛地铁工程的修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变函数法弹性解析解及围岩应力和位移解析解计算围岩压力反推拱顶可承载厚度;通过拱盖变形量反推隧道拱盖承受的上覆荷载,进而说明在浅埋隧道也存在"成拱效应"。本文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并结合某车站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说明。研究结论:(1)浅埋暗挖隧道围岩自身能承担上覆地层80%多的荷载,证明硬岩地层浅埋暗挖大跨车站也存在显著的自成拱效应,在设计与施工中需重点考虑;(2)硬岩浅埋隧道在一定覆岩厚度条件下存在成拱效应,围岩承受了大部分载荷,初支承受的荷载很少,印证浅埋大跨车站成拱效应存在;(3)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硬岩地区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类似隧道工程的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如何解决重叠隧道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地铁老街-大剧院区间隧道设计由单洞双层结构过渡为双洞平行结构,过渡段为长距离的双洞重叠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通过科研和工程实施,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许多新的技术难题,总结了施工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在建的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太安站~怡景路站暗挖法区间的重叠隧道为例,采用FLAC3D非线性大变形程序对重叠隧道暗挖法施工引起的地层三维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揭示地铁重叠隧道内力、地层变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原理及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认为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是地铁施工中两种重要的施工方法,各有特点,盾构法在今后的地铁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北京市城铁东直门车站地下方厅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浅埋暗挖法多导洞施工技术在大型地下方厅建设中的应用,以及工程中对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丰富了浅埋暗挖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国贸站的设计,选择左右线上下重叠地下三层浅埋式侧式站台的车站形式的建筑功能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剖析。  相似文献   

14.
介绍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深圳市科苑立交隧道的经验,包括大跨度、超浅埋的暗挖技术,采用管棚注浆预加固土体控制地面沉降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浅埋暗挖法隧道小净距下穿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厦门地铁一号线诚毅广场站~软件园站区间浅埋暗挖法施工情况,从分析施工重难点入手,采用三维分析MIDAS-GTS计算软件,对区间下穿海翔大道西亭隧道的施工过程提前进行分析,在最终计算值处于可控范围的前提下提出浅埋暗挖法隧道下穿西亭隧道采用的技术处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该暗挖隧道的支护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对地铁隧道及城市快速路隧道沉降变形监控量测进行了阐述。通过采取技术措施,浅埋暗挖法隧道安全通过了西亭隧道。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十年以来,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铁建设,蓬勃发展。在稠密建筑物的环境中,地铁建设的地下空间被不断压缩,而在既有和新建的线路之间迫切需要建设换乘节点,在较少占用平面面积的条件下用暗挖法修建新的地铁线路势在必行。莫斯科地铁发展规划预定将一些线路修建成双线隧道。国外一些城市,如德国的杜塞尔多夫、保加利亚的索菲亚、巴西的圣保罗、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巴塞罗那、意大利的罗马建设地  相似文献   

17.
浅埋暗挖地铁重叠隧道近接分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浅埋暗挖地铁重叠隧道的净距过小,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困难。基于单一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范围具有局限性原理,采用摩尔-库仑屈服准则,将浅埋暗挖地铁重叠隧道的相互影响区划分为无影响区、弱影响区和强影响区,以便对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施工。以深圳地铁老(街)—大(剧院)区间重叠隧道为例,应用近接分区的研究成果,沿纵向按净距对其进行影响区段划分,并分别制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当左线隧道位于右线隧道上、下45°区且两隧道净距小于1倍平均隧道洞径时,设计支护参数加强两级;当左线隧道位于右线隧道上45°区且两隧道净距在1~1.5倍平均隧道洞径之间时,设计支护参数加强一级;当左线隧道位于右线隧道上45°区且两隧道净距大于1.5倍平均隧道洞径时,可按一般单线隧道设计。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近接分区的划分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8.
下穿公路浅埋暗挖隧道施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在地面有公路,覆盖层既薄又不稳定的复杂条件下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的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19.
介绍在深圳市中心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人行地道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大跨度,超浅埋的暗挖技术,富水地层加固支护控制地面沉降的技术,无铺铺设防水板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践,对铁路站场内地下工程采用浅埋暗挖法技术,在设计、施工中的关键点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并结合设计概算进行了经济分析和评价。对加深浅埋暗挖施工法的认识和拓展浅埋暗挖法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