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已有了超过年产50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和市场容量,并且正在向2010年年产1000万辆汽车的目标前进。在此时刻,中国政府和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中还存在重视引进、合资而轻视自主品牌、自主开发;重视整车发展而轻视零部件发展;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与国外大的汽车公司相比仍处在小规模、低水平状态等问题。为此,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在政府宏观指导下进行法律法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自主开发、自主品牌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进言中国汽车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目睹我国汽车工业的沧桑巨变,感慨颇深,进言中国汽车工业;搞好汽车产业政策调整;重视基础工作,培养自主开发能力;下决心搞好制度创新;敢于正视危机,善于解决危机;重视经济型轿车和农用汽车的发展;重视汽车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60年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但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实践体,高校科研院所是科技文明的载体,在国家的鼓励下,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双方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基金为新的创新模式,分析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情况并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市场营销模式和策略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 《上海汽车》2002,(10):32-35
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阶段,中国汽车市场营销模式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中国汽车厂商必然要求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对其市场营销模式进行发展和创新,建立有利于汽车工商业发展的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工业具有国内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资金积累能力强等特点,发展汽车工业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发展看,未来汽车工业在国际竞争中有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如果我国不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不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我国汽车工业将由外国垄断和经营,我国未来的经济安全将受到影响,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是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汽车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若没有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没有有效的竞争与合作机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是低速度和低质量的。我国汽车工业整零企业的关系经历了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零部件与整车平行发展等阶段。从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整零关系中的产权关系、技术交流关系等方面看,均有不尽合理之处。在国外,日本整零企业推行金字塔型多层交互垂直式分工体系;欧洲整零企业是保持相互独立契约、各自自由归展的体系;美国整零企业之间责任分明。结合我国汽车整零企业现状和国外汽车整零企业的经验分析,我国汽车工作应采取整合产业、强强联合,组建汽车系统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等措施,选择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作为我国汽车整零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产品创新是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关系到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制定方向,并将进一步影响到企业整体战略的成功与否。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幼稚”产业,其产品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差、价格高、技术含量低长期困扰着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因此,建立产品创新战略模式的决策模型,来指导我国汽车工业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条件,进行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同国外汽车工业的差距不是在减小而是在加大。中国已加入WTO,“幼稚”的汽车工业将逐步面临挑战,只有从技术创新入手,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力争拥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市场中立足。  相似文献   

9.
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体化创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落后,缺乏自主开发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汽车市场成熟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政府监督机制失调、力度不够;研发投入不足,投资过于分散;人才缺乏等。因此,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实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的一体化互动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汽车工业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品水平,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作了分析,并与国外汽车工业作了比较,最后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集资,培养自主开发能力方面,提出了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