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欢 《时代汽车》2012,(12):54-56
车市遇冷,经销商与厂商对立日益明显,终于有一些经销商选择“抱团取暖”。在11月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经销商年会上,奔驰经销商联会正式成立。代表经销商群体向一家独大的厂家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大山 《时代汽车》2009,(3):51-53
牛年新年刚开场,车市就不断传来令人振奋的新闻,让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看到了希望,作为国内重要汽车厂家的“掌门人”.都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车市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3.
7.8.9三个月天气炎热,大家不好过,可是经销商更不好过,这三个月是车市历来的淡季,销售人员和我们调侃道,“这时候消费者来看车要买的可能性很大,谁没事愿意在这么热的天闲逛呢”。为了“迎接”这已经到来的淡季,很多经销商做好了准备,该清理2004年库存的就大幅清理;不管是不是刚上市的新车,只要不好卖就降价;好卖.车源紧张的车型就“不遗余力”地加价销售,这也为以后不好卖时积累一定的资本;当然,惨淡经营的一些经销商也开始准备退市了。本期我们介绍的是部分主力车型在京.穗两地的销售情况,其他城市由于经销商营销手段以及供求关系的不同,销售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请消费者及时到经销商处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4.
提起韩国,很多人都已不再感到陌生,因为近些年来,韩国服饰、IT产品和发达的美容业等都已逐渐走近中国百姓。不仅如此,从近年来中国车市的发展来看,韩国车型的丰富程度,经销商的投入力度以及销售增长速度,都令人感到车市“韩流”扑面而来。那么,韩国自身的汽车市场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笔者把在韩国的一些见闻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快意车谈     
孟大可 《汽车驾驶员》2005,(11):F0005-F0005
年底将至,车市又快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此时对今年的车市做盖棺定论未免有些为时尚早。但关注今年下半年的车市,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没有像厂商所期望的那样出现。而一轮又一轮的降价和优惠,对消费者来说却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消费者的犹豫表现在行动上.而销售和完成任务情况的不乐观却写在了很多厂家或与厂家在一条船上的经销商的脸上。  相似文献   

6.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9):33-33
9月车市又将有重头戏上演,宝马新3系和丰田锐志同时登场。不过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作为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有利于小捧量轿车的政策估计很快就会出台,它会同时引导着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一些“世界同步车”的争先上市,也会使厂家和经销商继续降价清理库存,肯定会吸引一些持币观望,就等着“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7,(28):14-14
作为金九银十的拐点,2007年国庆黄金周车市并没有真正火爆起来。在商业、旅游业等翘首企盼的“十一”消费黄金周到来之际,各大城市的汽车市场却没有迎来好运,从各地经销商反馈的情况来看,除了少数地区外,车市总体销量没有显著上升。“看车的多,买车的少”,并未出现预期的供需两旺、销售火爆局面,当硝烟散尽,留给车市更多的却是无尽的失意和困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亚市”的变迁 有着近10年“中国车市晴雨表”之称的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在多次风声鹤唳的搬迁声中,终于被迫迈出了最后一步。近日,记者在“亚市”看到,原来人满为患的这里已经人去楼空,一些经销商的门面也开始拆除。  相似文献   

9.
马欣 《汽车导购》2006,(1):21-31
经过两天的羊城之行,广州车展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同前两届相比,它已经不再是当地经销商变相推销的舞台。越来越多国内外整车生产厂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广州车展正在从形态和内涵两个方面向着北京、上海两大国民靠拢。作为媒体记者,我们也从中捕捉到不少有关中国车市未来的发展动向,绝对可以称得上“不虚此行”。  相似文献   

10.
《汽车导购》2004,(8):46-48
从5月份开始,没有一个关心汽车市场的人不惊呼,“车市怎么了?为什么车突然卖不动了?”“五一”黄金周和北京国际车展都没能让车市火起来: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不断增大,叫苦不迭:厂家也联合起来,大规模地调低全系列车型的价格.试图一起来拯救不断下滑的车市。但是,这些行动都没能改变什么,车市依然冷清,消费者仍然持币待购。从2002年的“井喷”到2004年的“持币待购”,刚刚红火了两年多的车市一下子就消沉起来,这似乎让正在不断扩大产量的各大厂家还没有准备好,也令正在加大投资中国这块最广阔市场的国外汽车巨头们感到突然。  相似文献   

11.
《汽车导购》2005,(6):54-69
车市脚步曾在去年一度放缓,2005年的汽车价格战似乎也远没有想象中的激烈,但这些绝不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越过兴盛的顶峰,本届上海车展就显示出了中国车市今后1—2年闻的强大后劲。上海车展中,生产商们向众人展示了一支庞大的车市“后备军“,中国车市也将依仗着这支“后备军”来保持发展,而一些格局变化也在车展中悄悄地显露了出来。合资品牌们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出新”时不忘“改陈”;自主品牌们则在车展中显示出了惊人的活力,他们正在用奔跑的方式来追赶着合资品牌的步伐,但两个阵营正面竞争的局面还没有在车展中真正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2.
《车时代》2010,(6):304-304
史上首发车型最多的北京国际车展刚刚落幕,首发车型可谓抢尽车展风头。然而,在五一期间走访汽车城及部分品牌经销商时我们却发现,车市消费尚然刮起了“怀旧风”,经典车型持续热销、理性消费主导的风潮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国内车市的汽车销售在平淡中结束,没有期望中的大降价,也没有太耀眼的“黑马”。虽然2005年的车市表面上是“按兵不动”,但实际上却是“暗藏汹涌”。经销商的优胜劣汰更为激烈,厂家的促销手段更为新鲜,市场上的销售模式也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4.
史上首发车型最多的北京国际车展刚刚落幕,首发车型可谓抢尽车展风头。然而,记者在五一期问走访汽车城及部分品牌经销商时却发现,车市消费悄然刮起了“怀旧风”,经典车型持续热销、理性消费主导的风潮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5.
PASSAT领驭上市已经一个月。有关PASSAT领驭各地热销的新闻不断.经销商手中的订单远远超出了上海大众今年的排产计划,于是已经在车市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加价销售又在一些上海大众的经销商处出现.一时间PASSAT领驭的供需矛盾成为年终车市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文龙 《汽车导购》2005,(10):74-75
2005年上半年宣布降价的厂家并不多,经销商对主力车型的降幅也都不大,因此消费者都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工夫不负有心人”.消费者终于在8月8日迎来了上海大众的“飓风行动”,这次降价活动几乎囊括了上海大众的全系车型,消费者和媒体普遍认为此次降价将引爆下半年车市降价的导火线,其他品牌会纷纷跟进,更有媒体将某某车型的优惠幅度加大和上海大众的这次降价联系起来.加以报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来分析一下此次降价到底引起车市出现哪些变化?其他主力车型的市场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7.
《汽车导购》2006,(2):22-28
年底既是2005年全年车价的最低点,又赶上消费者要买车过年的好机会.车市便迎来了一年中最火的时候。经销商为降价促销忙得不亦乐乎,消费者大规模的集中购车还导致了部分车型出现了断货,消费者不得不排起了长队。厂家在年底也最忙碌,一边向经销商返点,一边通过压货来清理库存,同时也要做好下一年的预算,汽车类媒体就更加闲不住了,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年度车型评选”.  相似文献   

18.
陈然 《汽车导购》2006,(8):73-75
7月是炎热的夏季。然而,冷清的车市却显得与这火热的季节格格不入。如果说车市从月份就开始进入其冰冻期的话,那么毫无悬念的7月无异于雪上加霜。在这一年中最困难的时候,厂家和经销商是如何熬过这段“艰苦岁月”的呢?  相似文献   

19.
陈然 《汽车导购》2006,(11):73-75
进入10月,车市迎来了一个销售小高潮。各个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套餐以吸引买家,广大消费者也趁着节假日的闲暇纷纷出手。总之,10月是车市继6.7.8月淡季后的第一次.也是本年度的最后一次复苏,为了完成任务,各个经销商使尽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地赢得消费者的心,毕竟很多经销商明白,比起年末的广家返点来,向消费者让利的幅度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揽客,经销商采取了什么措施?各个车型的表现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3):31-31
经过长时间低迷,车市在2月显出回暖的迹象。各品牌的汽车销售都开始增长,尤其是售价低于5万元的经济型车在春节前还出现了“有价无车”的情况。现在年关已过,库存压力已然缓解,在厂方调低售价和过节减产的影响下,经销商的优惠幅度都相应减小,价格体系也趋于规律。进入到3月,2005年度的车市争夺战将正式打响,还在按兵不动的几个重量级厂家应会有所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