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电控节温器电控节温器外观如图16所示,内部视图如图17所示。它包括一个主节温器和一个节温器隔断阀。在预热阶段,隔断阀阻止冷却液流出汽缸缸体。隔断阀包含一个旁通阀,旁通阀实际上是一个屏蔽元件,当隔断阀打开时,旁通阀关闭通向旁通软管的冷却液路径。这样就可以独立控制供应至汽缸缸盖和汽缸缸体的冷却液流量,改善发动机预热时间。节温器  相似文献   

2.
蜡式节温器     
一、蜡式节温器的型式按冷却液的流向来分,蜡式节温器的型式有下述四种:1.直通型(见图1)。这是最普通的型式。它具有常开的小循环水路,节温器阀门关闭时,冷却液通过旁路经水泵流到发动机水套中去。当节温器阀门开启时,仍有一部分冷却液流入旁路。一般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发动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运行半年后出现的T2紫铜管泄漏问题,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腐蚀区域的宏观形貌,利用SEM和EDS观察腐蚀区域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腐蚀产物成分,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区域的截面,分析腐蚀在材料内部的发展路径,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失效冷却器上残留的冷却液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T2紫铜管内壁出现了明显的晶间腐蚀,由于晶粒不断被腐蚀而脱落,形成穿孔最终导致了泄漏;失效冷却器上残留冷却液中Cl~-、SO_4~(2-)浓度异常增高,在被腐蚀的晶间同样发现有S元素和Cl元素,由此判断冷却液中的Cl~-和SO_4~(2-)是导致T2紫铜管发生腐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一、故障现象有一辆2011款2.0L江淮瑞风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冷却液温度表指针接近红区,发动机过热,冷却液沸腾产生蒸汽,表现为明显的高温故障。车主多次到修理厂维修,期间更换过冷却液、节温器、水泵、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但故障依旧存在。二、发动机高温的故障原因分析分析引起发动机高温故障的常见原因:(1)冷却液量不足,冷却效率降低。(2)散热器风扇电机或电机温控开关出现故障。(3)节温器失效、卡死,使冷却液大循环受阻。  相似文献   

5.
1.随意拆除冷却系的节温器 节温器是根据发动机温度的变化,改变冷却液的循环路线,自动调节冷却强度,使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若拆除节温器,冷却液只能大循坏这就可能使发动机处在低温下工作,造成油耗增加、功率下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故障现象:一辆金杯海狮车,装配491多点电控发动机。在其他厂大修后出现水温高的异常现象,且冷却液在发动机大修后出现异常损耗,并导致水温高,补水罐处不缺冷却液(补水罐内的冷却液不能靠真空作用进入水箱)。更换过水箱两次,节温器两次,在节温器处打孔都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汽车在行驶时 ,水温表指针长时间处在表盘上的红区不动 ,则表明发动机有过热现象。发动机过热将会造成其燃烧不正常 ,机油耗增加 ,功率下降 ,甚至造成拉缸或抱死。发动机过热的原因及排除 : 冷却液液面过低 ,循环流量不足。 节温器不能正常开启 ,冷却液不能流经散热器 ,只有小循环 ,而无大循环 ,冷却系冷却强度较小。可对节温器进行加热试验来检测其能否正常工作。 节温器装反 ,使主阀门打不开。安装节温器时 ,注意箭头方向应朝向散热器。 风扇皮带因过松而打滑 ,造成扇风量不足。风扇是用电力驱动 ,并由热敏开关控制 ,风扇不转动 ,应检查熔…  相似文献   

8.
节温器的作用是用来自动调节冷却水的循环。当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它的主阀门关闭,旁通间打开,冷却水直接从旁通阀流回水泵不经散热器而进行小循环,使发动机温度迅速升高。当水温超过70℃时,主阀门逐渐打开,旁通阀逐渐关小,部分冷却水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一辆依维柯40.10型汽车,装用SOFIM8140.27S型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水温过高,出现散热器“开锅”现象。 故障检查:检查冷却液循环系统的散热器、水管、水泵、放水开关,均无渗漏现象,且冷却液充足、水泵皮带松紧度正常、节温器工作正常;启动发动机运转数分钟后,发动机水温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节温器对车用发动机冷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节温器采用节流式调节法来控制内燃机的冷却液温度,所以当今却液流经节温器时要产生很大的阻力损失。这对提高散热器的冷却效率,减少风扇耗能是很不利的。本文通过对有无节温器的内燃机冷却波的流动阻力和冷却能力的测试和分析比较,证明车用发动机在使用自控电幼冷却风扇的条件下,去掉节温器可增水冷却液的流速,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降低风扇耗能,缩短预热时间.使内燃机热效率得到充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节温器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冷却系内水温的变化,自动调节流经散热器的水量。车辆在日常使用时,由于节温器使用期较长或某种原因,往往导致节温器失效,而造成发动机温度过高,发动机爆燃和功率下降;此外,也会造成发动机温度过低,而引起燃料浪费和加快发动机气缸的磨损,为此,一旦节温器失效应及时更换,如何就车诊断节温器失效故障如下。  相似文献   

12.
(1)润滑油: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回升,如果车辆使用的润滑油时间较长、颜色发黑、附着力差.应及时改换为夏季用润滑油。 (2)冷却系统: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是否充足,需要时应及时添加或更换冷却液。注意不能用清水来补充或替换冷却液。因为清水易生成碱、水锈,而且沸点低。极易造成“开锅”;检测、调试节温器效能,必要时清洗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垢:检查风扇皮带有无破损或断裂,调整皮带的松紧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四季温度变化明显,一些驾驶员和维修工认为:北方用车需装节温器,而南方装与不装关系不大;或者说冬天需装,夏天不必装,而春秋两季可装可不装。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节温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液进行大小循环的控制枢纽.它是根据发动机负荷大小和温度高低,来控制冷却液的循环路线和流量,保证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防止发动机因过冷、过热或冷热频繁变化而影响动力性和经济性,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正>2.冷却液循环回路(如图18、图19所示)通过一个传统冷却液泵确保冷却液循环并通过一个带蜡制元件的节温器确保冷却系统调节。发动机采用冷却液横流方案。发动机机油冷却液热交换器以并联方式连接在冷却液供给管路内。它负责确保在发动机转速很高的情况下机油温度不会过高。补液罐仅带有用于检查液位的最小和最大标记。达到 140k Pa后,补液罐端盖内的安全阀开启。机油或冷却液从泄漏开孔溢出时表示轴密封环泄漏。  相似文献   

15.
正(接2018年第9期)(5)失效保护模式为避免损坏,在冷却液静止且发动机转速大于3?000r/min的情况下启动失效保护模式.?冷却液通过压差盘回流至发动机(短回路),当冷却液温度超过120℃时,无论加热元件是否通电,节温器始终完全打开(应急运行功能,图31)。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过热是冷却系中最常见的故障,在夏季,尤其是在城市工况下,频繁启动和怠速运转,更容易造成发动机过热。由于发动机过热会引起缸垫被“冲”、拉缸和活塞环卡死等严重故障。导致发动机过热的原因主要有:冷却液不足;散热器堵塞;水泵漏液;节温器失效;风扇或控制风扇运转的电气传感器失效等。从车主的角度来说要预防发动机过热,首先应保证冷却液的数量,为此笔者以富康轿车为例详细介绍检查和加注冷却液的正确方法。冷却液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已行驶7万公里的丰田佳美轿车,在一次行驶中出现冷却液“开锅”现象后,发动机频繁过热,冷却液经常“开锅”。故障检查:经检查,散热器内冷却液数量充足,循环系统无漏水、漏气现象。拆下节温器进行加温试验,其性能良好。据此,疑为冷却液因使用时间过长而失效,但更换  相似文献   

18.
一辆03款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采用G4GC 2.0 L发动机,累计行驶17万km,出现只要发动机运转,冷却风扇就常转的故障现象。 检查冷却液液位,正常;用手触摸散热器上的上、下液管,感觉温度差别较大,因为前天刚刚维修过一辆类似症状的轿车,于是没加思索就将该车的节温器给换掉了,可是将节温器更换后,发现冷却风扇依旧常转。检查换下的节温器,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9.
一些1999-2004年生产的装有Dana44型后桥(标签代号为226RDA)的大切诺基汽车,在差速器位置有时会发生液体泄漏的故障。汽车长时间处于寒冷状态,启动后马上进入高速路行驶,就容易出现这种故障。据吉普汽车公司介绍.泄漏原因是出现上述情况时车桥壳体中压力迅速增大,使通风管中的残留冷却液被强制流过摇盖。在通风管线上安装一种零件号为52070409AA的新型集液罐,应能排除上述故障。  相似文献   

20.
姚明 《世界汽车》2005,(5):108-108
散热器易"开锅" 故障现象:一辆本田雅阁(ACCORD)2.0轿车启动后,仅怠速运转15-20min,散热器就"开锅",发动机过热,电子式冷却风扇不转动。诊断与排除:针对该车症状,首先对冷却系的外部进行检查。打开散热器盖,检查冷却液的数量与质量,正常;拆下节温器总成,并将其放入装水的容器内,加热测试,结果是:节温器上的副阀门能在规定的温度(低于76℃)时开启,但主阀门在达到95℃时最大升程仅为2mm(标准升程为8mm),说明其有故障,更换节温器后,再次启动,故障未排除。接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