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军队车辆安全环保监测是军车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消除车辆安全隐患、提升军车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军后勤管理正规化建设的重点之一。这项工作从1995年开始在局部地区试运行至今,在总部机关的统筹安排和领导下,各级主管部门共同努力,我军车辆安全环保检测体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汽车运用》2005,(11):9-10
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抓好车辆安全管理的紧迫感。车辆安全管理是部队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部队战斗力的巩固和提高,关系军事斗争准备的落实,关系部队的安全稳定。伴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车辆安全管理的责任将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通过各级不懈努力,全军车辆安全管理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军车交通违章和车辆事故仍然十分突出。对此,军委首长高度重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深刻指出,这些事故反映了部队基层管理和纪律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军务部门、军交运输部门是主管这项工作的,尤其要高度重视,拿出对策,抓好落实。要清醒认识当前军队车辆安全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3.
统筹好分责预防与归口预防的关系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车辆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一方面,车勤人员和车辆装备的管理使用,职能交叉、权责分离的现象突出,管人的不管车,管车的不管人,管用的不管修,管修的不管用;另一方面,车辆事故诱发因素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其预防责任主体涉及到部队党委和司、政、后、装等各个部门。  相似文献   

4.
《汽车运用》2005,(11):4-6
安全工作是军队建设的“保底工程”,不是中心牵动中心,不是全局影响全局。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履行好我军的历史使命,完成好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安全稳定是个重要前提,抓好部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大力预防车辆交通事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应当做好、而且必须做好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5.
预防车辆事故,是部队“双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减少车辆事故,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笔者编写了《预防车辆事故透视》系列文章,旨在探索预防车辆事故的特点和规律,为部队有效防止车辆事故的发生提供一些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一起特大行车事故的反顾,阐述对车辆执行安全检查作业与预防行车事故的重要关系。呼吁行车人员,安检人员和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不容忽视对车辆安全检查作业的落实(编者按:单车承包后,车辆安检工作切不可“以包代安检”),切实实现预防和减少行车事故的频率。  相似文献   

7.
在管理教育上.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安全教育,是做好预防车辆交通事故的基础。安全教育必须突出“预防为主”这个主题,组织广大官兵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工作条例》和《军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度,学习军队预防车辆交通事故工作《指南》和《范例》,强化安全意识,熟悉法规制度,掌握基本常识,不断提高预防车辆交通事故的能力。同时,要充分运用典型事故案例,对官兵进行警示教育,使他们从血的代价中吸取教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要从增强效果出发,讲究质量,废除教条式的、空洞的教育,力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实把握教育的时机、选择教育的内容、注意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步挠 《汽车运用》2009,(9):16-17
消除消极保安全的决策误区。牢固树立科学防事故的安全观念。近些年,部分领导干部受“事故定乾坤紧箍咒”的束缚,害怕出事故,在处理车辆使用与安全管理的关系上,出现严重偏差,扭曲了车辆使用与安全管理相辅相成的关系,过分强调车辆安全,随意停止动用车辆。要解决这一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确立科学的安全观念。一要辩证地认识车辆事故。车辆固然靠人操纵,然而汽车是由上万个机器零件组成的,汽车在道路上行驶,难免机件失灵,人驾驶车辆也难免违章和失误,加之交通环境千变万化,发生车辆事故,事出必然,这是客观规律,否则就不是唯物主义。二要认清“疏”与“堵”的关系。预防车辆事故与治水一样,  相似文献   

9.
要在统一思想认识上下功夫预防车辆事故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重要工作。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各级一定要用上级的指示要求、法规制度统一思想认识,正确看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一是要用贯彻从严治军的要求统一。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管好车、管好人,是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保持部队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的重要手段。部队发生车辆事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数单位思想麻痹,管理松懈,法规制度不落实。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做好预防车辆事故工作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从严治军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要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统一。安全问题无小事。一旦出了车辆事故。不仅给官兵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给部队建设带来很大被动,而且会损害军队形象和声誉,影响军政、军民团结,与全国、全军上下正在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文明军营目标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0.
必须在深化教育、提高认识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首要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要深化安全发展认识。教育广大官兵深刻领会胡主席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认清做好车辆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打牢预防车辆事故的思想基础。二要强化法规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孙瑜  孙超 《汽车运用》2014,(5):13-14
车辆安全管理是部队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务条令》把车辆交通事故防范列为常见事故防范之首,凸显了车辆交通事故防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社会经济和军队建设的快速发展,省军区部队编配车辆和军人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车辆安全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省军区单位类型多,既有军分区、人武部.又有预备役部队和边防部队,有的单位地处深山.远离领导机关:有的单位身处闹市,营区就是街区。边防一线每天都要执行边防巡逻勤务.师、旅、团辖区内动用车辆都有自主权。从车辆运行环境看。  相似文献   

12.
胡主席指出:“科学高效的管理,对于降低军队建设成本、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率、增强部队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车辆装备作为我军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全域机动作战和野战综合保障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支撑,是我军数量多、用途广的重要武器装备,是推进军事斗争武器装备实质性准备的基础和关键。当前,现行编制体制下影响车辆装备保养工作的因素还比较多,因此必须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扎实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不断推进车辆装备保养改革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用车辆装备作为后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后勤保障能力、保障军队作战与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条件。同时也是衡量军队后勤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立足我军通用车辆装备科学管理的基础。在实现车辆装备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预防车辆事故是部队安全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加强依法从严治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近年来,武警新疆总队在做好车辆事故预防工作中,紧紧抓住人和车辆两个基本要素,结合任务特点,突出动中抓建,确保车辆安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运输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湖南省军区各级军交运输部门和车勤分队牢固确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四总部《军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着眼特点、突出重点、整治难点,始终把预防车辆事故、确保车辆安全、提高保障能力作为军交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在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机制、科学训练机制、安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抓好驾驶员新训车辆预防事故,对进一步促进新训质量的提高,加强部队全面建设,遏制新训车辆事故的发生,保持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司训机构,近几年来,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所属某司训大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为指导,强化教育打基础,狠抓训练强技能,落实制度抓预防,有效地预防了新训车辆事故的发生,保持了新训车辆安全的良好势头,有力地促进了以驾驶员新训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7.
信息快车     
《汽车运用》2006,(5):50-51
71352部队预防车辆事故实行“五责三卡一统一”制度为严格车辆安全管理秩序,71352部队于近期制定出预防车辆事故的“五责三卡一统一”制度,即:车辆动用审批由领导负责、驾驶员选派由主管分队干部负责、车辆出场技术检查由车场值班员负责、行车途中安全督导由带车干部或骨干负责  相似文献   

18.
徐凤超 《汽车运用》2006,(10):25-26
突出“三个预防”一是盯住思想教育抓预防。加强驾驶员的思想教育,强化依法行车观念,每个驾驶员都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军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明确发生事故后个人需要承担的法律和经济责任,认清车祸对部队、社会、家庭带来的严重危害,做到从思想上自觉遵纪  相似文献   

19.
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更是预防事故的热点。我们应当牢牢把握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律和要求,在管理方法上做到“四个注重”,大力促进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防车辆事故工作是以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很广。在汽车、人、交通环境系统中,人的因素稳定性最差,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车勤人员的相关能力,是做好预防车辆事故工作的重要举措。 提高干部科学管理能力 干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其素质高低对管理效能起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