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会动态     
根据中国科协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批准的学术活动计划,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管理科学学术委员会与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于八四年六月十二日至廿二日在江苏省江扬船厂举办了第一期PC-150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班,全国34个单位的58位学员参加了学习。据悉,第二、三期学习班将分别在广州和杭州举办。一九八四年七月三日至四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上海  相似文献   

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于1992年8月7~8日在上海召开浅吃水船舶研讨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船舶设计委员会,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民船船型开发指导组,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武汉造船工程学会,福建造船工程学会的有关船舶理论、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对“周锦宇理论及其船型”进行了研讨。30多位造船专家并为此发出了如下呼吁:  相似文献   

3.
前言     
船舶力学的发展不断地推动和促进着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船舶力学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而船舶与海洋工程的需求又是船舶力学发展的基础,两者密切相关,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船舶力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科学论文交流的平台,把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于1997年联合创办了《船舶力学》杂志,同年9月份《船舶力学》第1期与读者正式见面.随后,每期都按时出版,迄今当她满二十周岁的生日时已出版发行165期.  相似文献   

4.
《船艇》2003,(6)
各有关单位、有关专家: 由北京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设计学术委员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等联合举办的“北京国际船艇学术交流暨城市水系观光船研讨会”(简称北京国际船艇学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流体力学专业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技术委员会稳性及载重线分委员会和海军规范研究室5家联合发起并集资举办《海洋波浪研究进展及其在舰船设计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应用》专题讲座于1988年12月19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参加人员50余人。  相似文献   

6.
学会动态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无锡举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于1990年12月2~4日在无锡举行。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5月。这次纪念成立十周年,以学术活动为主要内容,旨在回顾十年来的工作,展望今后的工作和活动,以期进一步为我国船舶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2月2日上午,纪念活动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海军装技部部长郑明少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舰船研究院院  相似文献   

7.
经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船舶力学测试技术学组与船标技委船模试验及军船理论专业组仪表分组于1982年6月2日至5日在华中工学院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学术讨论及仪表审议会。来自全国38个单位共8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武汉市造船学会付理事长晏成栋教授和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方文均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对我国船舶力学测试仪表的研制和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届节能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卅日至十二月五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会议由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学彦同志主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铭慰同志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会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135名代表来自全国70个单位。会议共交流论文61篇。其中船舶设计22篇,船舶力学16篇,船舶轮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十二届常务理事会批准了 2 0 0 2年 1 1月 6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的改选换届 ,并聘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副秘书长由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任。名单如下。主任委员方书甲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副主任委员吴有生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卓明 (军船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恒一 (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沈长云 (中国舰船研究院总工程师 )李滋刚 (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林鸥 (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苏明 (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应长春 (上…  相似文献   

10.
正由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北京造船工程学会、天津造船工程学会、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力学委员会高性能船组联合主办,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承办的第十七届船艇发展及水系旅游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9月2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阮少华秘书长主持。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郑惠明理事长致欢迎辞。郑惠明  相似文献   

11.
《江苏船舶》2013,(2):24
2013年4月19日,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船舶电气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江苏科技大学召开。会上传达了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船舶电气专业委员会2013年工作计划,讨论了新一届船舶电气专业委员会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操纵性学组第二次学术论讨会暨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操纵性分组工作会议于1981年8月12日至8月18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全国从事船舶操纵性研究的28个单位60名正式代表和6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了有关操纵性的学术论文35篇,有关标准化试验规程讨论稿2篇,有关操纵性设计计算方法任务书2份,有关标准模型操纵性试验大纲1篇。会议由学组组长万廷镫,副组长盛子寅、范尚雍三同志轮流主持。江西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忻元镇同志到会讲了话,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善勤同志作了指示。会议上有19篇  相似文献   

13.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所属船舶结构应力学组、波浪载荷及动力响应学组、结构振动学组和疲劳与断裂学组于1979年12月24日至27日在上海金山宾馆联合召开了建组及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参加四个学组会议的共有41个单位、136名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船舶力学委员会均派领导成员出席会议,并在会上讲了话。会议还邀请复旦大学欧阳鬯副教授作了第二届国际非线性计算力学会议情况和  相似文献   

14.
黄林根 《船艇》2001,(12):38-41
一、会议概况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北京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计算机学术委员会、水面兵器学术委员会等七个学术团体联合举办的全国船舶电子商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年会1993年9月3~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参加这次年会的代表来自国内28个单位共111人。年会回顾总结第三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表扬了先进,确认了有关章程;选举并产生了第四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正、副主任委员,推荐了中国拖曳水池会议主席以及第四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名誉委员。  相似文献   

16.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年会于1982年12月8日至13日在四川重庆市举行。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所属各学组成员、部分省市造船学会及兄弟学术委员会的代表、有关舰船设计部门的代表及近期回国的船舶力学访问学者等共153人出席了会议。重庆市科协主席及重庆市造船学会秘书长到会表示祝贺。以党的十二大精神和赵总理今年十月二十四日在全国科学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为指针,总结学术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讨论学会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向经济建设,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回顾船舶力学国内外研究动向,提出关于船舶力学今后发展研究方向的建议;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造船》2006,47(4):7-7
2006年8月6日至7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第六届全体会议,在江苏镇江一泉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6个单位的110多位船舶力学界代表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结构应力分析、振动和波浪载荷及其动力响应三学组于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二日在上海市金山宾馆联合召开了学术讨论会。120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于五月二十九日开幕。方文均同志代表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祝贺会议胜利召开,并就学术活动如何进一步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问题发表了意见。会议还特邀回国讲学的美国密西根大学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07,24(10):I0002-I0004
日前,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船舶辅机专场主题报告会议在上海市科学会堂顺利召开.会议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船舶辅机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富贵根主持,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共11人做了主题报告.以下内容节选自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20.
康伯霖 《中国造船》2004,45(4):90-90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暨船舶阻力与性能专业学组、船舶推进与空泡专业学组、 船舶操纵性专业学组共同主办,由船舶推进与空泡专业学组挂靠单位海军工程大学一系承办的2004年 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9月25日至26日,在武汉市云都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