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爆炸抛石挤淤处理软基具有施工设备简单、软基处理效果好、工后沉降小、施工进度快等优点,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前景广阔.文中介绍了爆炸抛石挤淤处理软基的基本原理,说明了爆炸抛石挤淤的适用条件、施工程序及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基本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软基强度是保证路基及路面结构稳定的前提条件。本文就东南公路软基处理为例,阐述了抛石挤淤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连云港地区纵七路抛石挤淤加固软基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不处理直接填筑路基、抛石挤淤处理后填筑路基、抛石挤淤+反压护道处理后填筑路基3种工况下的沉降控制效果,结果显示抛石挤淤工法能显著降低工后沉降,反压护道的沉降控制效果不明显;分析抛石挤淤的加固机理主要为置换体的人工硬壳层效应及加速排水。  相似文献   

4.
针对唐(山)—曹(妃甸)高速公路沿海路基特点,为确保路基稳定和减少工后沉降,采用抛石挤淤强夯置换对软基进行处理。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动力触探、瑞利波等方法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抛石挤淤在深厚软粘土地基中的置换机理和效果,通过室内离心模型试验并结合现场检测及监测等多种手段,对抛石挤淤技术在连云港地区深厚软粘土中的应用情况展开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抛石挤淤体通过加快下卧层孔压消散来提高地基强度,同时路基两侧的反压护道能有效限制挤淤体的扩散;抛石挤淤浅层换填方式能大幅提高淤泥路基强度,挤淤后路基侧向变形稳定;对于石料来源丰富的地区,抛石挤淤工法具有施工进度快且经济节约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抛石挤淤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各种工程建设中均有应用,且不乏成功的例子,高速公路建设中也不例外,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抛填块石落底,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施工质量,满足工后沉降的最终要求,其方法却各有不同,另外,如何检验抛石挤淤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则是确定施工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省道1931线、新辟的潮州港大道等软土路基作分析对比,并以该两项工程软基处治为例,介绍了抛石挤淤 填砂逼淤这一简易而又方便施工的软土地基处治方法,提出了笔者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以GZ40勉宁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抛石挤淤法、粉喷桩法、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和冲填法对不同路段软基进行了处理,通过现场的静荷载试验和面波剖面测试对不同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4种方法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分析表明以上4种方法均可适用于山区公路软基处理,而其中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法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施工方便、速度快、无污染、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山区软土处治技术目前研究相对较少,开展适用山区软土处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文中基于广东省内较有代表性的山区软土高速项目——平兴山区高速项目,分析山区软基路基开裂或滑移的主要原因,提出山区软基处治设计关键内容。针对高速公路K87+175~K87+350路段因填筑过快导致路基滑塌问题,进行了换填和抛石挤淤联合处理山区软基方案研究。相对原设计管桩复合地基,片石来自于标段内隧道开挖石料,采用换填+抛石挤淤法可节省大量工程费用,经济优势明显,因此在片石资源丰富的条件下,挖除部分软弱土层再抛石挤淤也是一种可取的山区软基处理方案,相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有较大的经济优势。但采用此工艺在路基填筑前期稳定性相对较低,应结合稳定监控数据动态控制填土速率。  相似文献   

10.
以泉州市泉港区某道路采用抛石挤淤结合强夯法置换处理软基为例,阐述了软基处理方案的选择、设计与施工。采用钻孔揭露结合瑞雷波法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检测,通过计算校核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软基科学合理,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过水路面作为路面一种结构形式,同建造桥梁相比具有造价省、工期短、施工方便的特点,在我国南方水系发达地区低等级公路穿越季节性河流时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国内外对过水路面结构在理论和施工上没有文献给予总结,文章结合沿海地区国道过水路面改建工程设计和施工,对路面的结构形式、路面的防水处理、各结构层施工控制要点以及原理进行总结论证。提出沿海软土地基上的典型路面结构和浅层抛石挤淤处理沿海地区深厚软基的相关设计指标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江罗高速公路为例,介绍软基工程施工前设计补勘的作用,以及采用换填法、排水板+反压护道法、换填+抛石挤淤联合处治法等对不同路段软基处理效果的分析。施工前通过静力触探方法补勘,详细了解地质情况,选择不同段落不同地质的处理方法。实践表明,以上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山区公路软基处理,其中换填法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施工方便、速度快、材料充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爆炸挤淤填石处理公路软基筑堤的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控制,质量检验要求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目前爆破软基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堤头的爆破软基处理技术,结合某滨海公路爆破挤淤路基工程软基施工特点,探讨了其总体施工方案,分析了所采用的抛填施工工艺和药包布设工艺。  相似文献   

15.
肖滨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6):127-129,133
爆炸抛石挤淤处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是一项新技术。以福宁高速公路A17标为工程实例,介绍爆炸抛石挤淤施工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刘利军 《路基工程》2016,(4):234-238
以蓟汕高速公路某大型鱼塘软基处置为背景,对处置方案进行了比选,确定抛石挤淤+堆载预压+泡沫轻质土联合处置技术。对采用抛石挤淤、堆载预压固结、沉降稳定后填筑泡沫轻质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通过沉降观测,对置换并堆载后软基的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用双曲线法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双曲线拟合法预测工后沉降,与实际沉降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7.
地质勘查及地基处理方案,这两种因素皆会左右施工沉降量的推算.基于此,结合某市政道路软基路堤处理项目,探讨沉降动态控制方法.明确软基地质勘查意义,并针对常见的软基加固方案——括换填法、抛石挤淤法、堆载预压法或水泥搅拌桩进行论述.其中以堆载预压法为例展开分析,对施工方案设计及固结沉降计算两方面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最后提出沉降动态控制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处理某高速公路高填路堤下软弱地基,保证路堤的稳定性,运用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采用挖除换填石碴和抛石挤淤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的沉降均满足要求,且与规范法的计算值基本一致;但是抛石挤淤方案因难以确保淤泥全部挤出,从而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及深部侧向位移观测,选用挖除换填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但应严格控制路堤的填筑速率和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15,(6)
水泥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介绍该技术在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对水泥搅拌桩施工中质量要求、施工准备、施工控制、质量检验等控制环节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张,道路建设面临着大量的路基处理工作。兰州市临河而建,建设的制约因素较多,路基处理工作耗时长、投资大,寻求更经济、安全的路基处理方法和措施日益成为工程建设的重点。现结合工程实例,在对路基处理方案对比的基础上,采用抛石挤淤和强夯相结合的方法,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大大节省工程投资。该方案最大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快捷,为兰州市河滩地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