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鹏宇 《中国电动车》2014,(11):172-172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输电的主要方式其早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正因如此,如何在第一时间做好高压输电线路的抢修施工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从高压输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入手,并对其抢修施工措施进行粗浅的探讨,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尽可能减少因断电对居民、企业用电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析了不停电跨越技术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组件隐裂特性的自动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检测方法包括:利用无人机对通电后的待测试光伏组串进行初步巡检,识别得到所述待测试光伏组串的边界区域;根据所述边界区域确定巡检路线,无人机按照所述巡检路线进行巡检并拍摄待测试光伏组串的图像;每当无人机在拍摄到所述待测试光伏组串中每个组串单元的测试图...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在新建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跨越高速公路的情况,由于目前我国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缺乏系统性研究,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本文以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跨越合安高速为例,对跨越施工中的各项技术参数、设施安装、拆除方案及作业控制区内的交通安全布控方案进行了研究,为达到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高速公路施工的技术要求,节省施工成本,增强施工安全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悬索桥大尺度、结构复杂、检测盲区问题,采用BIM技术对悬索桥的机器人巡检技术进行探讨。根据悬索桥结构特点、机器人特点分析了悬索桥检测要点及机器人总的巡检实施流程,研究了机器人在巡检中坐标系建立、路径规划问题,利用Matlab开展了巡检仿真模拟,通过悬索桥BIM模型获得待检区域索塔的基本信息并建立栅格地图,推演无人机、爬壁检测机器人等的合理检测路径,进而探讨了主梁及主缆的检测路径。研究表明,采用BIM技术有助于实现悬索桥多机器人检测的全局规划,可提高巡检效率和覆盖率,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完整性,是机器人巡检的必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电力工程的建设也在逐渐增加.在整个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占有重要的地位.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电力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加强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对电力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饶韦 《中国电动车》2014,(10):81-81
电力输电线路是电网系统的运行基础,输电线路的可靠与稳定直接影响到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与运行效率。为保障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必须强化电力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完善电力输电线路的质量与性能,维护电力输电线路的整体效益。因此,本文通过对电力输电线路进行研究,分析如何保障线路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悬索桥主缆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查,开展了基于无人机的主缆巡检路径规划和小样本数据下的主缆病害识别研究。首先,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快速建立悬索桥的三维模型,提出主缆无人机自动巡检路径的规划方法;然后,采用Faster RCNN网络模型识别主缆图像中的表观病害;最后,采用基于图像融合的数据增强方法,提高小样本数据集下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在Faster RCNN网络模型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轮次的增加,测试集中裂纹、锈蚀和划痕3类病害的平均精确率得到提升,并在第15个训练轮次后逐渐稳定,在经过100个训练轮次后,测试集中所有类别的平均精确率为0.723。以小龙湾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主缆的现场检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悬索桥三维模型进行主缆无人机自动巡检路径规划具有实际可行性;基于Faster RCNN网络模型能较准确地识别主缆的裂纹、锈蚀和划痕病害;利用图像融合方法生成病害数据能有效克服数据样本少的问题,并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电力能源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所需的几大必备能源之一,其的改革之步也在不断的实施当中.在电网的改革、运行中,220kV高压输电线路于运转工作中的稳定性、安全性有了明显的、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改进,其中,尤以220kW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技术效果明显.即便如此,我们也未完全解决掉雷电对于220kV高压输电线路所造成的损害.本文主要就220kV高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原因、遇雷击后对于线路的影响、产生的危害、其于防雷方面的原则与意义所在及于防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措施做主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塔基岩锚基础的试验与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锚杆技术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但在输电线路塔基工程中,近20年才逐渐从试验研究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岩石锚杆基础可为原状岩体提供良好的抗拔性能,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输电线路工程中4个岩锚基础的真型试验,从锚固机理、破坏机理、设计参数、基础抗拔承载力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其研究成果,探讨了目前岩土工程勘测、岩锚基础研究与应用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岩锚基础应用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衬砌病害智能化检测在公路隧道运营中的应用,介绍国内外智能检测技术硬件装备和基于衬砌图像的病害检测算法,并重点梳理隧道巡检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方案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巡检机器人在交通隧道应用面临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思路,展望了隧道巡检机器人在交通隧道运营安全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姬永红  张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208-211,219
为开发安全、高效的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分别针对管廊监控系统、管廊本体安全监测以及日常巡检工作内容等方面对巡检机器人提出了技术与应用的实现要求。此外,充分结合了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详细地阐述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综合管廊中应用的建议方案。为建立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的智慧综合管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高压线路增多、输电距离的扩大、输电线路所处的地理环境越来越复杂多样。伴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准确排查线路故障、保障供电系统稳定性、维护电网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行波测距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故障测距的准确度,维护电网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鉴于电力生产供应的特点,保持用电客户的功率因数均衡,对于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以及节约电能和改善电能质量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供电网络中,由于各类感抗性质的用电设备共存,影响表现为电网的功率因数在平均值上下波动较大。功率因数的高低,不但关系到本网输配电线路和设备的供电能力、功率损耗,同时也会对区域输电网络造成冲击。本文通过理论公式和实例,分析了提高和稳定功率因数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功率因数与降低损耗、提高电网供电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110kv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受到普遍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子、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微机或微处理装置的故障测距方法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热门问题之一。大量科研人员提出了许多故障测距原理和方法,归结起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行波法;一是故障分析法。本文首先从110kv输电线路故障精确测距的意义着手,对现有110kv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测距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输电线路运行和维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阐述输电线路运行入手,对输电线路维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以小型无人机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研究为目的,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无人机航测实验。通过对小型无人机测图的流程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利用外业实测数据对航测精度进行评估,为小型无人机在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楠 《中国电动车》2009,(12):15-15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科技管理手段为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各种高压输电线路不断建立,然而,由于高压输电线路建立过程中没有做好防雷措施,也就间接地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相关人员一直对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进行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说明了用电线路连接的种类,介绍了各种连接辅助材料性能和特性,阐述了线路的连接步骤和方法,对实际用电线路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