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港口机械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湿式缸套被穴蚀甚至穿透缸壁而造成柴油机失效。阐述了穴蚀的定义。分析了引发缸套穴蚀的原因。介绍了几种预防措施,较好地防止了缸套穴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活塞-缸套摩擦损失和柴油机整机振动,以TBD620V16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考虑液动润滑及粗糙接触等因素,建立活塞组动力学模型及整机动力学模型,计算不同配缸间隙的摩擦损耗及整机振动响应。基于模型的活塞组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活塞-缸套连接副的摩擦损失随配缸间隙的增加,先减小后略有增大,活塞敲击能量随配缸间隙的增加持续增大。基于模型的整机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整机振动幅值随配缸间隙的增加而持续增大,且活塞敲击对振动的中高频部分影响较大。综合考虑配缸间隙对柴油机摩擦及整机振动的影响发现,应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前提下选取最小的配缸间隙,以减小整机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某柴油机活塞拉缸事故的计算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结合活塞、缸套等主要部件技术指标的检查情况,详细叙述活塞拉缸的拆检情况及故障现象,并计算活塞环等运动部件的磨损量,找到引起拉缸事故的原因。在总结柴油机发生拉缸的机理的基础上,从柴油机的日常使用和维护方面提出了预防柴油机拉缸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每次吊缸检修,缸套都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检修项目,除了清洁除碳,全面检查(裂纹、咬痕、腐蚀等)外,还要进行测量(磨损量、椭圆度、锥度),以便全面判断缸套的技术状况。其中测量数值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对缸套使用性能的判断与分析。如缸套磨损率超过说明书要求,就应该分析其原因,找出对策,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又如实测缸套的最大磨损超过说明书规定范围,就必须进行修理或换掉。由此可见,确保缸径测量值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我司3800TEU集装箱船,共有七条姐妹船主机选用了New Sluzer 9RTA84C型二冲程直流扫气高增压低速柴油机。从1994年营运至今,先后发生了活塞头烧蚀、烧穿、缸头、缸套裂纹等故障。此文通过对“SHH”轮主机No.9缸缸套裂纹故障的浅析,就主机缸套裂纹问题提出管理若干要则。  相似文献   

6.
K6SZ70/150C型柴油机是MAN公司设计的KSZ系列船用低速柴油机,缸径700mm;冲程1 500mm;主机最大持续功率9 900kw,转速132RPM,平均有效压力1.3MPa。该机作为远洋船舶的主机投入营运以来,,由于先天性的设计缺陷,一直存在着缸套容易产生裂纹,缸套过早损坏,给船舶的安全航行和营运效率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功率的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传热学的有关理论,对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系统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系统的动态热力数学模型。针对目前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系统惯性较大,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经常超调的特点,提出了在现有的PID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以船舶主柴油机输出“功率”作为反映缸套冷却水热负荷扰动的信号的前馈控制,以减小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的动态偏差。并利用MATLAB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具体分析了某船舶柴油机拉缸机械故障,由于水套与机体基座接触面的偏磨下沉导致水套与缸套中心线偏斜,运动过程中发生活塞裙与缸套硬接触摩擦,硬接触面的润滑油膜难以建立导致缺少油润滑和冷却,产生更大的摩擦热,使铝裙硬摩擦部位发生金属熔融粘着,造成机械拉缸故障。对此提出了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慧良 《江苏船舶》2004,21(6):23-25
斯太尔WD615系列柴油机,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从奥地利斯太尔(Steyr)公司引进的生产技术,分别在潍坊柴油机厂和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生产,已完全国产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重型汽车及船舶。该机型为6缸直列水冷式强化型柴油机,采用直喷式“ω”型燃烧器,每缸1盖,螺旋进气道,每缸1排1进结构。该系列柴油机有自然吸气、增压、增压中冷以及增压中冷谐振进气4种型式。  相似文献   

10.
8NLD36A-1型柴油机缸套断裂事故时有发生。因为缸套下部与机体结合面处没有凸台,所以一旦缸套断裂脱落,就会直接掉进底壳部位。由于活塞脱离轨道,柴油机转速高,不能立即停车,结果导致活塞被捣碎,连杆严重变形,机体被打穿,曲轴拉伤等,直至整机报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