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德利 《汽车技术》1997,(10):40-42,53
分析了6V150型柴油机180r2Ni4WA钢制曲轴层渗碳后高温回火工艺对淬火硬度的影响。该曲轴经深层渗碳后,渗碳层残余奥氏体较多几次回火可提高淬火后的表面硬度。550℃高温回火三次,淬火后的表面硬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工艺对3Cr2W8V钢热疲劳抗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提高淬火温度的回火温度,软氮化,软氮化加发蓝等几种热处理方法对3Cr2W8V钢热疲劳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以提高该钢的热疲劳抗力,而软氮化及软氮化加发蓝对热疲劳抗力却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处理的钢板压弯模具其表面有一层白亮的Fe2B,次表层有近1mm厚的高C,N区淬火回火后形成回火马氏体,与C、N、B三元共渗的情况有很大差别,模具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模具,使用寿命可提高近20倍。  相似文献   

4.
2.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强度及塑性的影响锤锻模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拉应力,因而强度及塑性好坏是标志热处理工艺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1) 不同温度淬火、油冷及165℃分级淬火时,不同回火次数对强度及塑性的影响图10是840℃、880℃、920℃加热后,分别油冷或165℃分级淬火后一次回火、165℃分级淬火两次回火处理与强度、塑性的关系曲线。从图10中看出,油冷后无论抗拉强度σ_b还是屈服强度σ_(?)都最高,屈服强度比165℃分级淬火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提高128~176MPa。165℃分级淬火520℃两次回火抗拉  相似文献   

5.
采用淬火钢回火理论方程对27MCJV齿轮钢在不同温度经1h回火后的回火硬度、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预测和验证,在27MCJV齿轮钢回火特性数值解析基础上对回火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选择。结果表明,27MCJV齿轮钢具有良好的短时回火工艺特性,在540~580℃经20~30min短时回火后完全可达到现行标准中的力学性能要求。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热处理情况相符,可用于指导相应钢种回火工艺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n维非自治系统x=A(t,x)x+g(t,x)(x∈R^n)周期解的存在唯一的性问题,应用Banach压缩映象定理得到这类系统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利用矩阵测度的性质,通过建立对线性系统解的估计形式,得到了关于这类系统周期解的便于应用的存在性定理和唯一性定理,给出定理应用和例子。  相似文献   

7.
傅在再 《长安科技》2005,11(4):39-41
本文主要介绍了18Cr2Ni4WA钢的渗碳工艺,发现该钢种经渗碳后二次淬火,Ms点降低,渗碳层硬度较低。金相组织观察,渗碳层组织为残余奥氏体+淬火马氏体,将零件进行零下-50℃深冷处理后,渗碳层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金相观察:大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相似文献   

8.
1开裂现象某发动机曲轴要求对轴颈及圆角部位进行感应淬火处理,生产工序为淬火后210℃×2h回火,数控磨床粗磨和精磨2道磨削。磨削采用CBN成型砂轮,主轴转速45r/min,砂轮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索了冲裁间隙,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工艺对温度补偿冲裁模使用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冲裁间隙,应用W6MoCr4V2高速钢作为模芯及冲头材料,并采用1130-1180℃190-230℃两次回火的真空热处理工艺,冲裁模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回火温度、冲角、粒子尺雨、冲速对Si-Mn-Mo系低碳贝氏体钢抗冲能力的影响以及固体粒子冲击下该钢的冲蚀行为,。660℃回火后抗冲蚀能量最佳、表现出贝氏体铁素体板条束变形、分层、分片滑移的冲蚀行为。低温回火时冲蚀面亚表层有裂纹萌生和扩展。粒状贝氏体钢的抗冲蚀能力优于调质于及淬火45钢。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役某车辆拖车钩存在强韧性不足导致拖车钩牵引拉脱的问题,通过优化拖车钩结构和材料两方面增加拖车钩自身及连接部位的强韧性。采用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对拖车钩施加不同工况载荷进行模拟验证,对载荷卸载后的拖车钩残余变形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拖车钩较原状态的残余变形量降低,拖车钩的屈服强度有所提升,采用热处理方式可提升拖车钩用40CrMo钢材料的冲击韧性。研究了淬火后回火保温时间对40CrMo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为790℃淬火+560℃回火,材料的冲击韧性随着回火保温时间的延长而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25Cr2Ni4WA钢渗碳及淬火回火后的组织变化及所带来的一系列性能变化规律。介绍了该钢种渗碳及其后的最佳热处理规范。针对某些特种零件的使用要求,探寻了具体的热处理工艺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30CrMnSiA钢在HRC26--51等四个硬度值段内真空炉淬火加回火和盐炉等温淬火加回火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对比,为最大眼度发挥30CrMnSiA钢热处理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进行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调整,修理淬火感应器和采用规范的热处理淬回火工艺,使曲轴电渣钢进行中频淬火,热处理和机加工的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工艺或设计标准的要求。这对KVl2曲轴电渣钢材料按工艺试验的参数,进行曲轴淬火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选材与热加工工艺不当造成冷冲头早期失效这一问题,通过分析高速钢碳化物形貌对冷冲头组织性能的影响及进行对比试验,确定了钢材直径≤40mm的M2高速钢为制作冷冲头的材料和M/B复相等温淬火一多次高温回火-Re-S-C-N-B-O五元共渗的冷冲头处理新工艺。结合试验对新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热处理比较,此工艺处理的冷冲头可满足单位挤压力2500 ̄3000MPa的高负荷使用条件,使用寿命提高5 ̄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微分方程-积分方程:x′(t)+a(t)x(t)+∫^βαf[x(t-s),x(t-τ1),…x(t-τn)]dη(t,s)=0的振动性,给出了该方程振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讨论一类其线性部分有非零ω周期解的n维Duffing型方程x+Ax+f9x)=p(t)的ω周期解的存在性,所得结果推广了文献「4」的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8.
对发动机排气歧管垫片装配开裂问题进行了分析,垫片断口的电镜观察分析表明,其断口为沿晶断口并且晶界上有许多颗粒状碳化物存在,具有第一类回火脆性的特征,通过进一步的工艺试验,回火脆性试验和断口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此垫片在原回火温度330℃时产生了第一类回火脆性,该垫片的开裂正是这种火脆性所致,而回火温度在380℃时第一类回火脆性得以消除,由此,针对原因而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将热处理的回火温度调整为360-380℃,解决了该 垫片装配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提高钢板压弯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氰化、渗硼复合工艺处理的钢板压弯模具其表面有一层白亮的Fe2B,次表层有近1mm厚的高C、N区,淬火回火后形成回火马氏体,与C、N、B三元共渗的情况有很大差别;模具表层的硬度梯度平缓,由表面到基体,硬度连续变化,有更强的抗表面硬化层剥落的效果。使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模具,使用寿命可提高近20倍。  相似文献   

20.
以22MnB5后桥扭转梁为研究对象,进行高频连续感应淬火和回火热处理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热处理件的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探讨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连续感应淬火配以回火,可生产出满足产品要求的后桥扭转梁零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