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区公路路基施工受自然条件制约,施工难度很大。文章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公路路基施工特点,以及冻土地区、塔头地特殊路基路段,阐述了林区公路路基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和路基压实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藏北高原冻土工程地质特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原冻土的成因、特性,探讨其对公路路基、路面及结构物的影响,提出判别及处治措施。指导高原地区公路的勘察设计。  相似文献   

3.
气泡混合轻质土在道路冻土地基保护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少因路基融沉引起不均匀沉降对冻土路段的破坏性影响,选择合适的材料铺设人工隔热保温层是防止冻土融化的有效技术措施。由于气泡混合轻质土导热系数小、隔热性能明显、承载能力强、使用成本低、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在总结国内外冻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试验路段自然气候特点,提出将轻质土用于冻土地基隔热保温的修筑技术,并在我国北方某一级公路试验铺筑。通过对轻质土试验段隔热效果的监测和道路使用状况跟踪观测,表明其隔热效果良好,能够较好防止公路的季节性冻胀与永久冻土地基的融沉,可应用于类似工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湿陷性黄土段公路路基强夯法的施工技术,以甘肃某公路路段湿陷性黄土路基进行研究,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介绍和我国当前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通用方法,总结出对该路段路基进行强夯法处理,在具体的施工流程中,探讨强夯法的优缺点,并且对施工后的试验路段进行路基平整度、压实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路段平整度、压实度指标能够明显满足规范要求,强夯法对湿陷性黄土路基作用明显,路基的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藏公路所跨越冻土地区连续多年现场观测所得到的数据,得出冻土地区低温区和高温区路基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根据所测高低温地区数据对比分析可知,低温区公路使用状态正常,路基一直维持在稳定状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高温区路基则容易产生大的沉陷,影响公路正常使用。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设计原则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高原冻土环境的公路病害特点,以及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高原冻土地区的公路路基设计方法,包括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特殊路基的设计措施。对高原冻土路基的冻害问题提出设计与施工对策,用于保障复杂环境下的道路设计安全与长期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北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工程条件,需要同时处理地质学和冻土学问题。该文针对冻土地区公路的路基和路面结构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根据不同路段的特点,提出并实施了道路下部结构和路基的具体施工方案。同时,延长个别公路区段检修周期的间隔时间,从整体上提高公路的运行可靠性。为了执行地质工程监测,利用相关设备获得道路下部土壤结构的应变状态和温度信息。两年监测结果表明:1号路段建议修建防水护堤,防止路基主体渗水;2号路段的损坏情况不大,热稳定剂发挥了重要作用;3号和4号路段的路基和下部结构得到了有效加固。  相似文献   

8.
季冻区公路路基沉降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公路常发生冻胀病害,需要对路基的设计、施工等进行改进。文中结合213国道朗川段改建工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对季冻土区公路路基隔离层的设置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西北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气候条件恶劣,季节性冻土等不良地质体分布广泛,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威胁行车安全。传统公路形变监测方法效率低、以点带面,形变信息不完整,该文采用星载InSAR技术对公路形变进行监测,实现公路走廊带大范围形变信息提取,获取冻土区公路路基形变规律,为公路危险路段定点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公路科学建设、安全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高填深挖路基施工质量,本文探讨了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工艺。首先介绍高填深挖路基施工设计,然后针对某公路高填方路段,采用强夯施工和铺设土工格栅的措施进行处理;针对深挖路段,采用即挖即防、严控排水的方式进行施工,最后通过路基质量检测评价其施工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强力夯实、铺设土工格栅、即挖即防等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徐占慧  赵新平 《公路》2012,(8):45-49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与公路建设的关系、地基处理设计、不良地质路段路基设计及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公路设计紧密相关.结合工程实际,对共茶公路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不良地质路段,路基应采取不同设计技术,并应进行环境保护.研究成果为共茶公路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可供同类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2.
青藏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祝龙 《公路》2001,(8):105-109
分析了青藏公路一期整治工程路段路基路面发生病害的作用机理,讨论了气候条件、高原工程地质条件、交通量及轴载条件、施工条件等对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得出:高温冻土发生融化、地基中出现融化 和融化夹层及气候条件恶劣是路基路面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浅论公路路基施工重要性及其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牧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100-101,104,11
公路路基施工一般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工序,例如开挖、填筑、压实等。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条件变化会比较大,因此施工难度也就会加大,想要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就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那些地质不好的路段,其施工过程中更是会遇到许多突发性事件或者技术难题需要处理。由此可见,公路路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该文着重分析了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和关键环节,可供有关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冻土路基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公路正常使用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有高含冰量冻土与地下冰分布的青藏公路,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和区域环境更为严峻。在高原冻土地区进行路基设计,只有掌握的影响冻土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才可保持冻土路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胡启青 《路基工程》2003,(2):25-25,35
介绍锦阜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利用偏心轮振动碾对路基进行强压,及台背进行强夯以解决东北季节性冻土对路基填土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以东北岛状多年冻土的冻土温度高、受地表植被及土质岩性和地表水影响大、分布面积小、冻土厚度薄等特征为依据,结合对已有的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的成果提炼后再创新,按预先融化冻土、控制冻土融化速率和保护冻土的路基设计原则,分别提出了冻土厚度小于2 m、大于2 m的路基设计技术方案,对东北岛状多年冻土区的公路路基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省道308线伊尔施至柴桥段公路为例,介绍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内蒙古境内多年冻土的特征和对公路产生的病害,在分析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产生病害原因的基础上,以地基稳定为核心,提出了针对不同冻土路段的路基设计原则,以减少冻胀、融沉带来的工程病害问题,为公路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多年冻土区修筑公路等建筑物后,改变了多年冻土地表的冻土水热条件,造成多年冻土融化,路基失稳,导致一系列的公路病害.片、块石利用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和热屏蔽特性,有利于保护冻土,保持路基稳定性.在研究片、块石路基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根据青藏公路K3005 500~K3006 450路段修筑试验工程,分析片、块石路基的工程效果.通过对观测地温数据的分析认为,片、块石路基有效改善了多年冻土区路基下热状况,是一种有效保护多年冻土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受深圳市土地利用规划控制,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管道与深圳外环高速公路较长路段共用同一走廊资源。由于西二线开工建设在先,且两者之间距离较近,外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时必然会对西二线正常运营造成影响。为了摸清外环高速路基施工期间各种因素对燃气管运营安全影响的程度,外环高速在测设阶段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从施工机械振动、施工车辆碾压、路基爆破影响、运营期安全隐患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其相关结论可为类似公路项目建设期间的设计及后期的施工控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寒冻土沼泽湿地对温度极为敏感,在该区域修筑路基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变形,而路基修筑的施工季节是影响路基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最佳施工季节和季节选定对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以省道224线二道沟兵站109岔口至治多段为依托,针对抛填片块石处治高寒冻土沼泽湿地的典型路基处治方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春、夏、秋3个施工填筑季节对高寒冻土沼泽湿地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中心和坡脚处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同一深度处路基中心处温度高于坡脚处温度,随着运营时间增加,冻土上限降低,路基中心处的冻土上限明显更低。在夏季施工填筑时引起的冻土上限下降值在相同位置处是秋季施工填筑引起冻土上限下降值的1.3~2.5倍。故认为秋季为最佳施工季节,秋季施工对路堤底部的热稳定性影响最小,夏季施工影响则最大,春季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