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晨 《海运情报》2004,(6):18-18,5
大型船公司A对亚洲与北美、欧洲的集装箱贸易进行了供求预测。据该预测,由于新造船的竣工,箱位供给2003年达到顶峰,2004、2005年的增长率将下降,预计货流增长率在8%~10%。在船舶供求方面,至少在2005年前将有90%以上的高箱位利用率。在各航线,往  相似文献   

2.
钟秋 《海运情报》2005,(9):12-13
一、港口拥堵与运输基础设施,2004年的集装箱货流.亚洲/北美航线东行比上年增长14.4%.亚洲/欧洲航线西行增长16.9%。2005年的增长率。商船三井预测北美航线东行增长13.4%,欧洲航线西行增长13.8%。太平洋航线稳定化协定(TSA)预测增长12%~14%,远东班转公会(FEFC)预测为17%。  相似文献   

3.
2003年,日本、亚洲往欧洲的集装箱货流以欧元走高为背景迅速增长,达到4585900TEU,比上年增长19.1%。这是该航线年货流量首次突破400万TEU。  相似文献   

4.
钟秋 《海运情报》2007,(9):16-16
2006年欧洲航线东行往亚洲的货流,从卸货地看,中国比上年增长17.3%,为87.9万TEU,货物量和增长率都居第一位,日本的货物量居第二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丁力 《海运情报》2007,(1):24-24
日本三大海运公司对2007年集装箱航线的供求作了预测。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往美欧班轮航线货流的增速将比2006年放慢,但仍在10%~16%,保持两位数增长。各航线的增长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海运情报》2008,(1):32
预测2008年亚洲往美欧班轮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将继续增长。据日本三大海运公司的供求预测,起拉动作用的亚欧航线西行将增长2成左右,保持2007年的增长水平。其原因除了欧盟主要国家的发展外,还有东欧的经济发展扩大了货流。美国因个人房贷问题等经济增长放慢,前途不明朗,但个人消费的底气仍很足,预计北美航线东行将增长5%-9%。亚洲往美欧集装箱船的箱位利用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4年秋季PIERS海运研究机构对南北航线集装箱货流的预测,2004年北美从拉美的进口预计将增长9.5%(见表3)。2004年第二季度仅南美东岸对美国的出口就达到15.1万TEU。比2003年同期增长22%。但回程货量不容乐观,增长率只有2%,货流不平衡的情况到2005年才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5):37-38
中远集运等将开设亚洲/南美东岸航线,中远集运和韩进将调整亚洲/欧洲航线,中海集运2004年营业利润增长1.8倍,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开展往天津的快速交货服务,欧洲航线西行2004年集装箱货流增长16%,2004年远东往波斯湾货流增长20%以上,2004年南北航线南行货流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马特松明年2月开设美国/中国集装箱航线,墨西哥航运加强中美支线运输,马士基海陆与南非海运联合开设新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9.
一、亚洲往美国(东行)货流 2009年亚洲往美国(北美航线东行)集装箱货流为1134.1万TEU,比上年减少14.8%,货流量下跌到2004年的水平(见表1)。然而,与上半年相比,全年的货流变化率已经好转。在雷曼冲击的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持续下降的美国经济增长率,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总算转为增长,经济状况的恶化有了少许缓和。  相似文献   

10.
钟秋 《海运情报》2004,(3):18-19
日本商船三井营业调查室于去年12月初发表了分析近年国际班轮业界动向和预测主要集装箱航线今后3年供求的报告“班轮航运的现状2002~2003(加速的全球化)”。该报告预测2004~2006年间亚洲发往欧美航线的货流每年将增长6%~9%,配船公司的箱位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的高水平。但是,主要是由于7000TEU以上的新造大型集装箱船代替投入亚洲,欧洲航线,该航线的船舶运力2005年以后将两位数增  相似文献   

11.
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往北欧、地中海集装箱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7年运输集装箱货物(航运公会部分)951.5万TEU,比上年增长19%。按目的地计,往北欧的集装箱货物增长18%,为619.1万TEU,经地中海地区的增长22%,为332.4万TEU。与需求增速明显下降的北美航线相比,欧洲航线保持了从2006年起的达两位数的高增长率。各班轮公司认为今后较长时间将继续会有超过10%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2.
丁力 《海运情报》2007,(4):18-18
亚洲往北欧、地中海集装箱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6年的集装箱运输量(航运公会实绩)比上年增长17%.达到683万TEU。按目的地计,往北欧增长14%,为492万TEU,往地中海增长25%,为191万TEU。往北欧和地中海的增长率都大大超过2005年实绩。除了农历正月的2月前后,箱位利用率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95%以上。从德国、英国等主要国家到俄罗斯、东欧等新兴国家,货流都已扩大。进入2007年以后.欧洲航线西行的货流继续呈现箱位紧张的状况,这样的繁荣还将持续很久。  相似文献   

13.
据日中海运输送协议会统计,中日航线2003年的集装箱运输量,双向合计比上年增长22%,达到2252383 TEU,已是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地方货物继续增长,而上年转为增长的支线货物再度减少。集装箱运输量日本往中国为669384 TEU.中国往日本为1582999 TEU,后者超过前者的态势依然不变.但日本往中国的增长率27.9%超过中国往日本的增长率19.7%。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货流近20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亚洲往北美的海上货流看,20年前占3成强的日本发运货物,2003年9月已下降到7.4%,缩小到约五分之一左右。而亚洲区域内的货流却惊人地增长。以可作比较的1993年与2002年的集装箱只数相比,约10年间扩大了1.2倍。  相似文献   

15.
丁力 《海运情报》2005,(6):11-11
2004年亚洲往美国东岸集装箱货流首次突破100万FEU,创历史最高纪录。据美国通关数据公司PIERS/JOC的调查,去年亚洲往美国东岸(往美国湾)的货流为1078631FEU,比上年增长18.6%。东岸货物在往美国货流总量中占21.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过去近20年往东岸货物所占比例一直在15%~16%左右.但从2003年起达到20%以上。预计今年4月以后往东岸的货流将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邮船 1.亚洲/北美航线 东行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从亚洲进口服装、鞋类和家具家电等比在本国生产更合算。虽然担心2005年的飓风和汽油费大幅上涨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但由于美国经济增长,亚洲,北美间的货流增加,供求平衡已经稳定。2006年,由于船舶建造量增加,预计船舶供给比上年增长15%,但美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3.5%,船舶需求增长12%,如考虑到实际的运输能力和美国港口、内陆的拥堵状况,预测今后的供求关系将继续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一、亚洲货柜流量流向的改变 仔细观察一下最近流出/进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的货柜流的趋势,便会发现货柜流从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NIE)转向了中国和东盟国家(ASEAN)。 以亚洲/北美航线为例,从1988年到1995年,东向和西向运量都增长了110万TEU。但在东向货流中,由日本运往北美的货柜量减少了9%,由NIE运往北美的  相似文献   

18.
丁力 《海运情报》2006,(9):17-17
亚洲往北欧、地中海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6年上半年的集装箱运输量(航运公会部分),比上年同期增长14%,达到319万TEU,其中往北欧增长13%,为229万TEU,往地中海地区增长18%,为90万TEU,都实现两位数增长。5月上旬的箱位利用率一度低于90%,但上半年其他时间都超过90%。进入7月后货流进一步增长,扩大趋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9.
趋向成熟、稳定的中日航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日本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双向合计比上年增长10.1%,达到约287万TEU,突破300万TEU已近在眼前。中日航线集装箱货流第一次突破200万TEU是在2003年,从那时起仅3年运输规模就扩大了5成。1998年以来,中日间的集装箱货流连续7年以两位数增长。对于日本,中国已牢固地确立了进出口都超过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的地位。然而,中日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成熟,一直扩大的贸易已出现增速减慢的征兆。虽说去年仍是两位数增长,但双向货流的增长已明显放慢。在这种情况下,在中日航线营运的船公司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变化。与中日航线的持续兴旺相反,日本方面认为航线环境已极为严峻,主要是中国地方船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往日本的运价为适应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往中国的运价因货流不平衡经常处于低位。由于日本大型厂家进人中国,日本船公司从数年前起就正式开展该航线的运输,但经营非常艰苦。然而,部分中国船公司已从中日航线撤退,日本主要船公司也已减少中日航线的运输,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尧乐 《海运情报》2005,(3):12-12,18
由于8000TEU型船的大量竣工,集装箱船供给过剩.导致运价市场恶化,这就是集装箱班轮业界面临的“2006年问题”。但是,日本三大海运公司班轮部门的负责人在2004年末前强调指出,这一问题已大体解决。他们认为,亚洲往欧洲、北美的基干航线的旺盛货流超过了预测,造船业界的新造船能力已经吃紧,因此,至少在今后两年间船舶供求仍将处于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