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研究目的:地震遗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形式,具有保存状况脆弱、保护工程实施风险大的特点,震后遗址的加固保护完成后要能集中反映被地震震损或震毁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功能类型、材料类型、损毁程度、损毁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需要对遗址的破坏特点、加固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论:本文结合地震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特殊设计原则,通过分析汶川及玉树地震遗址的主要结构形式和破坏特点,结合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原真性、可逆性和可识别的原则,提出地震遗址抗震加固的内涵是结构整体加固而非单个构件的补强,在遗址加固时应遵循整体以结构抗倒塌能力补强加固为主,局部以受损结构构件修复加固为辅的原则,给出相应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阿萨巴宾馆工程加固施工实践,总结了增大截面法加固施工技术,对其方案选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存在的加固过程风险、技术措施风险、商务风险等进行了规避和控制,安全可靠地完成了加固工作,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扩张,中心城区的基坑工程紧邻既有建筑物和地下室,周边环境复杂,开挖过程需满足周边严格的变形保护要求,以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本文结合某综合楼的改扩建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成功实践,总结了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措施,给同类基坑工程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改扩建工程的基坑场地复杂多变、具有风险高、保护难度大、变形控制要求高、施工条件限制等特点;(2)偏载作用下基坑两侧水平变形存在不对称性,通过增大围护体系刚度能有效减小其侧移量,减小地面最大沉降量,遵循时空效应分块开挖有利于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及周围地表沉降;(3)应加强信息化施工和过程控制,及时封闭支撑体系,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或注浆加固;(4)本文提供的若干基坑周边变形控制措施,对相似的复杂条件下改扩建工程基坑设计和实施方案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杰 《铁道勘察》2021,(2):134-139
地铁车站端头附近建筑物易受基坑降水、基坑开挖、盾构始发、盾构掘进等多重影响。为研究新建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老旧建筑的影响,以太原地铁2号线某盾构区间为例,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设计提出如下措施:(1)盾构始发采用“钢套筒+洞外3 m冻结壁”的加固措施;(2)建筑物外侧打设复合锚杆桩主动加固建筑物;(3)盾构管片采用多孔管片,盾构通过后再注浆加固地层。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表明,“钢套筒+洞外3 m冻结壁”的加固措施可有效保证富水砂层盾构始发的施工安全;盾构隧道侧穿建筑时,采用复合锚杆桩可有效控制建筑沉降。  相似文献   

5.
以杭州地铁5号线滨康路站—青年路站区间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工程为背景,对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在盾构下穿既有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现场试桩试验数据和实际施工过程监测数据,总结了采用全方位高压喷射加固后既有隧道的变形规律,并提出适用于杭州地区软土地层的施工参数及施工工序.研究结果表明:既有隧道的全方位高压喷射加固建议选择"半圆"加固方式;应合理延长相邻桩的施工间隔时间,优化施工工序;采用全方位高压喷射加固后,既有隧道结构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通海隧道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涌水量大,施工中易发生大规模涌水、突泥.通海隧道出口平导PDK35 770处发生大涌水,迫切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及治理措施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通过对该段地质条件、水文状况调查研究和分析,采取了对正线平导止浆墙封堵,径向和前方注浆加固,预留排水管集中引排,并采用迂回导坑通过该段等处理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保护了地表生态环境,避免了直接处理大涌水带来的安全风险,节约了工程投入和处理时间,为今后类似工程大涌水的处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兰州北环路东段上沟大桥为5×30m结构连续T梁桥,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本文结合2012年最新实施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通过对E1、E2地震作用下全桥动力特性分析,对桥梁相应部位分别进行能力保护构件计算和延性设计.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1)2011版《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是2008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细化和提升;(2)对于允许进入塑性工作状态的桥梁设计,可以按照首先通过加大截面尺寸来控制变形量,再通过调整配筋率来使墩身部分屈服,最后进行能力保护构件设计这一流程进行.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铁浅埋暗挖折返线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北京地铁10号线劲松站至终点站折返线区间具有结构形式多样、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差、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复杂和施工组织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提出第四系地层中地铁折返线区间设计及施工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结论:第四系地层中修建地铁时,设计应考虑化解断面差异、减少断面过渡、预加固中间土体,按照影响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等级的建筑物保护措施;地面无管井降水施工条件下采用辐射井及洞内降水措施.同时,严格按照浅埋暗挖关键工序进行施工,即可解决工程重点难点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斌  向才斌  陈磊 《铁道建筑技术》2011,(9):120-124,134
介绍了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高铁路基软基的技术原理、设计、施工设备改造、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测。新建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路基软基加固工程,对水泥砂浆搅拌桩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参数,总结了多向水泥砂浆桩在高铁地基加固中的试验研究与应用.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铁隧道在穿越建筑物前一般要进行施工方案安全性评价,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建筑物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和控制措施,从而确保隧道上方建筑物与隧道自身的安全。以杭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对盾构下穿房屋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盾构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盾构机前方1D和后方2D(D为洞径)的范围内,由于建筑物的存在,改变了地表沉降等值线原有的扩散形态,使得建筑物所在区域等值线较为密集,且施工完后隧道的"双凹槽"并非完全与隧道轴线重合。最后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和隧道本身的安全。研究结果可以为盾构成功穿越建筑物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并且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purposes: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reinforcement of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in the deep cutting slope under three dimensional strong earthquake, a model of the deep cutting slope is built through FLAC 3D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seismic wave to the model from three directions of x,y and z is input,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lope is analyzed. Then,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reinforcement measures are applied to the model, 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to the deep cutting slope under three dimensional strong earthquake. Research conclusions:(1)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has a good effect on restraining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deep cutting slope. (2) Under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ong earthquake,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and horizontal velocity of the deep cutting slope, which reduces the peak of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and horizontal velocity. (3)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ponse before and after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is given under the 9 degrees three dimensional strong earthquak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estressed anchor frame beam can provide good reinforcement effect to the deep cutting slope. (4)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the slope engineering. © 2018,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12.
选取西安市一地铁车站结构,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结合阪神地震中的车站的震害现象,来分析印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对结构影响较大的地方在顶、底板与柱相交处,柱子是整个车站结构中最脆弱的构件。地震荷载组合对车站的结构配筋不起控制性作用。在边墙及纵梁处均设置加腋,控制柱的轴压比,配置好柱的抗震箍筋,可以有效提高车站的抗震能力。该研究成果可为西安市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非规则铁路连续梁桥各桥墩协同抗震的角度,引入墩底摇摆隔震及支座减隔震,以1座(60+100+60)m连续梁桥为例,建立全桥动力分析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具有中等高度(20~30m)实心桥墩的非规则铁路连续梁桥采用摇摆隔震的适用性,以及全桥采用支座减隔震时的桥墩优化配筋准则。结果表明:采用摇摆隔震时,摇摆墩墩底恒载轴力大,提离位移敏感性高,地震作用下墩顶位移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且提离后墩底弯矩变化稳定,易随其余各墩协同抗震,经抗震性能验算确定摇摆墩配筋率为0.6%;采用支座减隔震时,桥墩本身地震反应贡献率最高可达71%,桥墩惯性力主控墩底内力,以地震作用下各墩同步保持弹性为原则,优化后各墩配筋率依次为0.7%,0.3%,0.5%和0.7%。以上2种优化均可使非规则铁路连续梁桥达到"大震不坏"的设防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维动力有限元方法并结合有效应力法对栖凤湖土石坝受地震作用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分析时上游采用校核洪水位198.5 m,下游为180 m。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275g,持续时间为10 s。计算结果表明,震后孔隙水压力与震前相比,增加了将近1倍,在粘土心墙和淤泥土地基中出现了孔隙水压力等于侧向固结压力区域,这对土石坝的稳定极为不利。通过对坝体表面各点的动力反应分析,发现位于坝体表面中部D和E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峰值均比其他部分的大。  相似文献   

15.
以纵向地震下高速铁路桥梁圆端型实体墩为工程背景,将桥墩置于全桥体系中,利用弯矩曲率关系程序和有限元软件对桥梁进行弹塑性分析计算,得出不同墩高、不同车速以及不同地震作用组合工况下的高速铁路桥墩塑性铰长度,并与既有试验结果以及各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相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纵向配筋率、体积含箍率、剪跨比、轴压比下的塑性铰长度经过修正可以满足要求,提出了适合铁路桥梁圆端型墩的塑性铰长度建议计算公式,为高铁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地震监测技术研究与紧急处置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我国高速铁路沿线地震危害现状,阐述高速铁路地震监测原理、监测点设置原则以及地震灾害紧急处置机制.提出中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与紧急处置系统的构建方案,并给出分阶段建设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地震作用下车辆-CRTS Ⅲ型板式轨道系统振动模型及振动方程,并编制相关计算程序,分析地震动强度以及行车速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强度和行车速度对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上行车安全有重要影响,安全性指标均随着两者的增大而增大,其中脱轨系数对地震动强度敏感性较高,行车速度对轮重减载率的影响较大,且地震动强度以及行车速度的增大会分别导致轮轴横向力和轮重减载率超出限值。研究成果对CRTS Ⅲ板式轨道的抗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辉  朱晞  倪永军 《铁道学报》2011,33(3):91-99
近场地震动和远离震源地区的地震地面运动存在显著区别,速度脉冲是其造成巨大震害后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必要深入研究近场速度脉冲破坏能力的合理度量指标。在既有脉冲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一种采用三角函数叠加不同比例高频分量的速度脉冲模拟模型,考虑地震下结构的累积能量和瞬时能量需求,以强度和能量为指标,对近断层地震的速度脉冲效应进行单自由度(SDOF)体系的谱分析,对不同脉冲参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对比。结果表明:同类脉冲下,累积输入能量受高频地震分量影响明显,而瞬时输入能量则主要取决于速度脉冲的自有强度,脉冲持时与结构自振周期之比、脉冲峰值是决定结构地震响应的最主要因素,从而构建表征速度脉冲强度的度量指标,并采用14条包含典型脉冲的近场地震记录为输入,以一座五跨连续梁桥为算例验证该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以某轨道交通工程高架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地震作用下高架车站墩柱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该高架车站墩柱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该高架车站墩柱非线性位移延性比满足规范要求。计算结果已为该高架车站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分析方法可为同类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与地震监控系统接口设计方案作初步探讨,提出信号系统对地震报警信息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