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化校园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校园的运行模式。本文针对华东交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阐述了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实施的技术开发路线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关键技术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移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拓展传统数字化校园业务功能和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进行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性,总结了当前高校进行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基于高校传统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提出了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网络结构和校园架构。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论述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多校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在研究了国内外教育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多校共享平台服务支撑体系,搭建了多校共享平台结构模型,设计了多校共享平台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数字化校园是高等院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校园应用服务资源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高校校园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高校校园信息化本身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的倾向。本文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为例,结合学院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总结了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相关措施,对高等职业院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发展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当前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运维成本高等问题,以构建符合高校数字校园建设需求的云数据中心为目标,通过对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适于高校应用与实施的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基于该方案在兰州交通大学实施了云数据中心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满足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求,大幅降低了学校信息化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7.
一体化标识网络解决了传统网络中IP地址二义性问题,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本文在一体化标识网络中提出一种用户身份认证协议,基于该协议设计了一种利用数字证书构建的接入标识.这种接入标识唯一的表示一体化标识网络中的终端,实现用户身份信息与终端的绑定.该用户身份认证协议基于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完成用户到用户真实身份的双向认证,采用谜题机制和无认证状态防止应答方受到DoS攻击.通过C-K安全模型分析用户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是会话密钥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现有的3G安全认证中身份机密性设计的研究与分析,目前3G的接入端鉴权认证是3G安全体系认证阶段的薄弱环节,可以应用Internet及电子商务上成熟的WPKI技术来实现用户身份的实体认证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WPKI环境下实体认证方案,对比现有的3G中的身份认证实现措施,经过改进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WPKI环境下的用于实现3G认证的具体方案,并对方案实现过程作了简要介绍,应用该方案可以增强3G认证环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实训场所建设与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败。为了配合新形势下的专业建设,探索最佳的实训场所建设与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场所实行了“一校两制”的管理模式。文中分析了“一校两制”的管理模式的利弊及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主张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应当提倡主动式交通管理模式来解决越来越紧张的城市交通问题.而不是单一依靠传统的“人一车一路”的被动式管理模式。针对目前沈阳城市的交通现状.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孔孟经董仲舒到朱熹,论者对“经权”关系的讨论,经历了肯定“权”、取消“权”、再到肯定“权”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态,而走向知性不及的拯救.通感由“看”到“听”的挪移在于自闭性的“目睹”开放向“聆听”的交互.通感正是“交互”在身体官能上的表达.因“通感”探讨而逼问出的肉身感通学同时也关联着哲学本体论的尝试和一般主体间感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萨特的“无”的思想,并指出“无”与萨特的自由理论的联系,即“无”是作为自由的哲学基础,在萨特哲学中,有(存在)是先于无的,但这种有要“无”去化之才有意义,而人又在不稳定的无中又追求着有,人生就是这种“无用的激情”。“无”是自由的哲学基础,正因人本是无,人才有无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论《尚书》“命”体及其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中的"命"体都是册命之文,册命之文是因册命制度而生成的,册命有着繁缛的礼仪过程,因而,"命"体之文均显示出三段式的仪式性结构模式.册命之文是经过两次书写而形成的,具有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之分.原生形态的册命之文,体现的是一种君臣之间权责契约式的关系;而次生形态的册命之文,体现的则是一种人祖之间归美和福佑的关系.册命之文,在西周宣王时代,因献祭祖先时诵读和记忆的需要,渐次由散体形态发展为韵体形态,这对后世的韵体铭文的生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和“职业化”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而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既精通专业业务又有外语交流能力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这种形势下,本文提出将高职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和设计,分成四大模块,即EGP教学模块、ESP教学模块、等级考试模块、实训实习模块。笔者认为这种模式既能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又能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机舱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探索了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并总结了"机舱资源管理"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取得的成效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产权问题历久而弥新,其中“私有产权”是否是历史上的实然存在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而因此把“私有产权”与“走出中世纪”相勾连,更是可能在史实、制度精神等数个层面上难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20.
《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课程是针对普通机床的工艺员和操作员工作岗位的学习领域。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选择具有实用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工学结合项目,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进行高阶思考,通过多种学习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