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导读     
<正>IGBT在轨道交通牵引应用中的可靠性研究:IGBT在轨道交通牵引应用中一支独秀,独步市场超过20年,是近似于理想开关器件,其应用在重载机车上故障率相对较高,而在内燃机车、动车及城轨车辆上的应用则比较可靠。城轨车辆低粘着条件下紧急制动减速率研究:车辆的紧急制动减速率与轮轨间的粘着密切相关。在低粘着的轨道上运行时,车辆的紧急制动减速率会明显降低。对于暴露于露天环境  相似文献   

2.
借助JD-1轮轨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踏面清扫器研磨子在干态、水介质、油介质3种工况下对城轨车辆轮轨粘着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压力下研磨子对轮轨增粘的效果变化,考察了轮轨粘着系数的变化情况,为城轨车辆粘着的改善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踏面清扫器研磨子能显著改善轮轨的低粘着,保障城轨车辆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紧急制动优先采用电制动在直线电机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直线电机线路坡度大以及直线电机车辆电制动不受粘着限制的特点,广州地铁的直线电机车辆应用了紧急制动优先使用电制动的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设计、试验情况,认为在紧急制动时优先采用电制动,能有效降低车辆在雨天的紧急制动距离,保证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克诺尔EP2002制动系统基本功能,讲述了地铁车辆紧急制动的基本工作原理,以不同速度等级为初速度,以项目要求的最小平均减速度的极限条件来计算车辆的最大紧急制动距离。最后通过试验测得各速度等级下的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结果表明:各速度等级下,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最小值为1.27m/s~2满足项目合同要求的大于1.20m/s~2。各速度等级下的制动距离均小于理论计算安全距离,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铁道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核定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涉及列车制动限速、信号机布置、速度监控模式等相关重大技术问题,并受粘着条件、非粘制动介入程度以及制动减速度等条件限制。基于列车动能与列车制动力功(含阻力功)相等的条件,建立了普遍的铁道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的核定原则及计算模式,分析与选择了回转质量系数、制动粘着系数、粘着系数利用程度、列车单位基本阻力、非粘制动比例系数、安全距离、制动空走时间以及制动减速度等相关参数。描述并阐明:我国制动粘着系数公式(湿轨)可扩展应用于更高速度范围;粘着系数利用程度因制动装备技术水平而异;非粘制动比例系数可达20%~40%;旅客列车的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宜控制在0 08g~0 1g以内,最大不宜超过0 12g,货物列车的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可按旅客列车的60%~70%考虑。推荐的核定原则与计算模式适用于所有轮轨系列车。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地铁车辆紧急制动功能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国内各地铁车辆紧急制动方式、作用原理及特点,着重介绍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地铁车辆紧急制动气路及电路控制原理,并对其紧急制动空气用量、紧急制动减速度和紧急制动距离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轮轨低粘着问题的主要因素分析,探讨了地铁车辆在低粘着条件下的几种改善措施,重点对撒砂系统进行研究,从撒砂原理、控制方式、试验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试验表明增设撒砂系统能有效提高轮轨间的粘着系数。  相似文献   

8.
为了较好地发挥车辆的牵引、制动性能,需要较合理地选择轮轨间粘着系数取值,从而使车辆处于较有利的粘着利用状况。从地铁列车的运行特点出发,提出电传动地铁动车计算粘着系数的计算要考虑大加、减速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4号线直线电机车辆紧急制动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广州地铁4号线直线电机车辆出现轮轨粘着系数降低时紧急制动距离延长问题,提出了对既有运营车辆增加撒砂装置和紧急制动优先使用电制动的改造方案,详细介绍了2种方案在既有运营车辆上实施改造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直线电机驱动的地铁车辆在牵引或电制动时不受轮轨黏着的限制,将电制动介入紧急制动能提升制动性能。出于安全性考虑,车辆依据防护曲线实时监测电紧急制动性能。为准确计算防护曲线,分析执行装置的施加过程,对紧急制动性能建模;拟合并分析各执行装置的理论性能,得出瞬时理论紧急制动性能;结合性能模型和瞬时理论性能,推导出电紧急制动性能的临界条件;从安全性和可用性角度出发,对临界条件进行优化,求解出车辆的防护曲线。通过北京机场线车辆试验表明,车辆在110 km/h速度等级下,判定系数取0.92,调整系数取–0.12时,减速度安全余量为2.7%,制动距离安全余量为5.3%,验证防护曲线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