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线路接触器是连接机车主变压器次边绕组与牵引变流器的高压电器元件,文章针对HXD1型机车两起线路接触器烧损故障,分析其工作原理及烧损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HXD1C型机车辅助变流器接触器K1的故障情况,查找故障原因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从而使故障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QCC8直流电磁接触器在振动试验中触头振动时间过长的问题,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是衔铁吸合时,动触头、静触头与触头弹簧相互作用造成的,根据分析结果对接触器触头振动时间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触头弹簧和动触头进行改进,改进后减小了接触器触头的振动时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HXD1C型机车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牵引变流器输入端预充电接触器的卡分、卡合的故障现象,通过分析预充电接触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找出预预充电接触器故障的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HXD_2型机车主接触器卡滞故障现象,重点分析了该主接触器工作原理以及卡滞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分析两种电磁阀原理进行更换后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介绍SS4改进型机车3TB三相交流接触器的运用情况,结合其工作过程对其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改进3TB接触器或用6C180接触器代替3TB接触器,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无弧接触器产品的特性,指出了现有机车用接触器产品检验标准的不足,并对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力机车的CJ8Z-150型交流三相接触器不吸合故障的分析,指出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出对接触器线罔切换联锁的改进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交流三相接触器线圈切换联锁触头氧化虚接造成交流三相接触器不吸合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新研制开发的TCC1系列直流电磁接触器是一种新的内燃机车通用直流电磁接触器,试验及运用证明该系列接触器的性能、结构和可靠性均大大优于国产内燃机车原用的CZO系列接触器。且安装尺寸和同规格的CZO系列相同,故能方便取代CZO系列直流电磁接触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ND_s型机车的励磁接触器GF主触头和灭弧罩烧损原因,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HXD3(C)型机车辅助回路接触器及其连锁经常发生不吸合、吸合不到位的故障。本文介绍了一起HXD3C型机车辅助回路接触器故障的查找与处理过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地铁车辆运行期间发生接触器烧毁事故的分析,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直流接触器的灭弧原理。同时针对其采用间接串入磁吹线圈灭弧的弱磁缺点,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产品进行了试验测试,获得了理想的测试结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运行,再未发生类似事故。证明所提方案可以有效地克服载流量越小时,接触器灭弧能力越弱的缺点.说明该方案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对TCK7F型电空接触器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对其低压联锁及支架和控制板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针对放电接触器K4故障频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运用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SS_9型机车在例行试验、交车以及在段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主电路励磁接触器91KM频繁烧损和牵引接触器93KM主触头动作卡滞等故障,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FXD1-J型动力车列供系统短接接触器故障直接影响DC 600 V正常列车供电。文章结合列供系统控制原理,对短接接触器保持电阻及线圈两种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短接接触器状态判断逻辑及改进DC 110 V控制电路的措施。实际运用证明,上述优化措施在实现正常列车供电功能的基础上,提高了列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QCCⅠ型接触器粘连故障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SS3型机车改装新型电磁接触器后发生的接触器故障,分析其原因,通过技术改进,达到了减少由于该接触器故障造成的机车临修、机破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SS,型电力机车在运用中经常发生LC接触器触头拉弧严重,有时造成接触器触头粘连现象,影响机车的正常运用的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技术改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一起HX_D3C型电力机车无流无压机破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HX_D3型电力机车辅助接触器控制电路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