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多年来渔船海上作业发生碰撞、拖损的事故分析,多数是由于避让不当,对避让的安全距离估计不足而造成的。本文就此问题提出渔船在作业时应保持的安全距离和避让方法,以理论推导结合实际经验,为渔船生产和航行船舶的安全提供可靠数据。 1、用悬链线力与形状的理论推算曳网长度L与水深H的关系:L=f(H)。从而计算出渔具伸出船体以外的尺度和避让的水平距离。 2、按照渔船作业操纵特殊性和转向困难的特点,用实测数据以图解法算出单拖渔轮在拖曳中允许转向的最大转向角——一分钟以内 4°~6°,保证了网具正常拖曳,又可安全转向避让。 3、拖网中的最接近距离。用实例说明相对方位虽然变化很大。而最接近距离未达到安全距离的范围,拖损或碰撞仍不可避免的。因此还必须结合国际避碰规则中关于避让行动的规定。 4、单拖和双拖渔船在同一渔场作业的避让责任和行动。本文以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单拖渔船为让路船,双拖渔船也有协同避让的责任。结论:避让的“安全距离”只能根据不同水深、不同的作业方法和渔具尺度采取不同的水平距离进行避让,才能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避让渔船特别是在雾中避让渔船,历来是航海科研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担任船长的经验撰写该文,仅供航海界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冰 《中国海事》2010,(7):58-60
海上商船和渔船碰撞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引发事故的原因众多。文中通过对海上渔船特点、作业方式的分析,探讨海上商船避让渔船的方法,并给出海上商船避让渔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邹涛 《世界海运》2010,33(5):24-26
研究中国主要沿海渔区分布及捕鱼方式,分析渔船船体小、驾驶台低、通信导航设备落后以及渔船船员自身素质低等原因造成的商船和渔船碰撞,提出商船在设计航线时,要充分考虑安全避让渔船,并采取保持正规瞭望和安全航速等避让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我国东海海域中商船安全避让渔船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渔船作业的特点及其避让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避碰几何学原理,从商船二阶非线性响应型操纵运动数学模型角度出发,运用船舶航向改变控制算法建立商船转向避让渔船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利用MATLAB搭建避让仿真平台,进行实船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解决商船安全避让渔船问题。  相似文献   

6.
《渔船作业避让暂行条例》的公布,给渔船驾驶员提供了判断相互间的避让关系和决定避让措施的依据,对减少渔船间的碰撞、渔具纠缠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本人在学习该条例时觉得某些条文还欠妥。就该条例的编排、有关定义、行动、信号与某些条文,本着尽量与《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相一致的原则,结合各类渔船的作业特点和当前海上渔船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7.
郝安临  洪钢 《世界海运》1999,22(5):13-14
本文介绍了识别从事捕鱼船舶,以及避让渔船,渔网的各种方法和对未来执行“不应妨碍”条款的违规渔船的行动对策。  相似文献   

8.
由于自身特点,商船操纵性不如小船灵活,在渔船密集的海域航行时风险系数增加,航行安全受到威胁。在分析事故案例的基础上,对商船与渔船的避让关系属性进行分析,基于渔船的特殊性,分析由渔船特点引起的碰撞风险,最后提出商船避让渔船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提高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商船与渔船海上安全避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经国 《中国航海》2003,(3):36-38,78
阐述渔船、商船各自特点及海上商船不能及时发现渔船、渔具的几种可能性,提出商船安全避让渔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沿海船舶流密集,渔区渔船数量众多,商船航路与渔船作业区域纵横交错,增加了商渔船之间的避让难度和碰撞风险。文章从渔船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商渔船碰撞事故特点和原因,提出了渔船在与商船会遇时的注意事项,为渔船驾驶员、培训人员以及渔政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渔船作业方式与商船避让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主要介绍了使用拖网、刺网、围网、延绳钓、张网等渔具捕鱼的渔船作业方式,并就商船避让各种作业渔船的行动对策作了研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船舶碰撞事故中,商船和渔船的碰撞事故比例比较高,商船误人渔具作业区,造成网破船损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除了双方当事船在隙望等方面的疏忽外,商船驾驶员对渔船渔具的作业方式不熟悉是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渔业资源的变迁,捕捞作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渔具渔船。为了更好地做到早让、宽让、主动避让,商船驾驶员有必要了解渔船渔具作业和避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20例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的典型案例。分析了造成事故诸多因素中渔船方面的原因,并提出和探讨了商船的避让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渔船碰撞和渔具损坏事故随着渔船数量的增加和单船马力的增大已日益严重,也威胁着近海航行船只的安全。本文针对渔船之间在避碰方面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指出现行的《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渔船的生产特点,对可能造成混乱局面的信号灯、渔船在捕鱼生产中的避让行动规则和避让时的安全距离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引起有关的海洋国家和国际海事组织的注意,从而制订出有关渔船之间避碰的统一规定,以保证海上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渔船及其避让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关于“渔船”概念的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侧重点;考虑到分析避让责任的方便,提出捕鱼船和非捕鱼船的概念,并且对捕鱼船在各种情况下的避让责任进行了分析,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所有的避让行为都是基于船舶驾驶员以瞭望为手段,感知碰撞危险进而做出避让决策,形成"瞭望→感知碰撞危险→避让行动"的过程。在航海实践中,相同船型尺寸(渔船、驳船、小型海船、大型海船、超大型船舶等)的船舶驾驶员常有相似的避让行为习惯。根据"瞭望→感知碰撞危险→避让行动"的过程,反向推理:瞭望与危险感知规律→相似的瞭望条件→相似的瞭望感受→相似的碰撞危险感知→相似的避让行为习惯。驾驶员在瞭望时感知物标碰撞危险的规律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16,(10):12-14
为了减少商船与渔船会遇时可能造成的碰撞损失以及保证碰撞后事故责任认定的公平、公正,从避碰法规的角度,明确商船、渔船在避让中的船舶种类归属,以及会遇时《避碰规则》的适用两个方面,明确在具体会遇局面中双方所承担的责任,以便各自积极正确地履行职责,取得显著的避碰效果,并能够为发生碰撞后的事故责任认定提供明确清晰的责任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正>在海上碰撞事故中,商船与渔船碰撞的案例占了很大比例,在这些事故当中存在着哪些共性呢?现就本人亲历的一次商船与渔船的紧急避让,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一般情况下,渔船集中、数量多,且渔船的行动多变,所显示的号灯不规范,商船值班人员对渔船作为直航船舶对待的疏忽以及望判断失误等,很容易造成碰撞事故。在分析商船和鱼船碰撞事故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正确理解避碰规则、商船相遇渔船时如何避让、如何保持正规望,做好驾驶台班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