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所有的车主都知道,买了车就要为爱车上保险,上了车险出了意外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但也有不少车主错误地认为,上了车险后,本车所有的损失都可以找保险公司,其实,保险公司只负责赔偿保险条款中列明的一些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对车造成的损失。这些列明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在车辆损失险中就叫做保险责任:笔者根据多年的车险从业经验,现对车险中的保险责任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各抒己见     
《汽车导购》2005,(9):17
《汽车导购》的编辑同志: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2005年7月12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针对消费者反映较集中的车险、意外险、健康险等服务问题,牵头各家保险公司制订了《全国机动车辆保险服务承诺》和《全国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服务承诺》。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等目前国内市场上经营这三类保险业务的45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承诺协议。  相似文献   

3.
读编往来     
《摩托车》2010,(12):24-25
各家保险公司的车险有差别吗?请问各家保险公司的车险有差别吗?应如何选择?(银川螺纹钢)我国各家保险公司执行的都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统一车险条款和费率,各保险公司承担的责任范围和价格是一样的,仅是在投保和索赔时一些细节规定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很多经营车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各家公司针对自家的商业利益都推出了自主开发的产品,保险种类多,保险条款纷繁复杂,可谓五花八门。消费者面对众多专业条款,如坠云里雾里,不知道该选哪一家。总的来说,买车险  相似文献   

5.
小卡 《世界汽车》2005,(7):114-115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很多经营车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各家公司针对自家的商业利益都推出了自主开发的产品.保险种类多保险条款纷繁复杂,可谓五花八门。消费者面对众多专业条款,如坠云里雾里,不知道该选哪一家。总的来说.买车险一定要做到既要了解保险公司的现行费率政策.也要了解自己的需求。那么购买车险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4,(10):55-55
<正>车险保费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车辆保险费的计算工具,也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保险工具。相信很多车友在买车险时都会对如何计算保费而困惑,繁杂的条例不说,相关的保费计算也只能任保险公司的保险人员计算,自己只能干瞪眼。车险保费计算器能很好的帮助广大车友来计算保费,合理保证自身的利益。车险计算器的计算原理相对简  相似文献   

7.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保险市场,特别是2003年1月1日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各家财产保险公司推出了各自开发的新的车险产品,成为展示各家产险公司综合实力的开端。以往各保险公司是在统一产品和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4,(4):72
<正>随着私家车普及率的逐年上升,车辆保险尤为重要。而车险的起止日期对车主获得理赔直接相关,一旦出现差错,极可能造成保险公司不予理赔、车主白白投保的后果。张女士于2005年9月20日买了一辆新车,并随车一起购买了保险,一年内,车辆没发生任何事故。  相似文献   

9.
“保险容易理赔难”,这是绝大多数向保险公司索赔过的车主发自内心的感慨。随着保险界高素质的保险经纪人与保险公估人的出现,“车险理赔难”的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仍有一些黑幕值得大家留意。笔者根据多年的车险理赔定损经验,冒着被保险公司“封杀”的危险向广大车主朋友揭露7种目前最流行的车险理赔“黑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一、车险理赔的定义车险理赔即机动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经由保险公司执行保险合同,履行保险义务,承担保险责任,给予事故车辆车主的一种商业保险理赔。其理赔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报案、查勘定损、签收审核索赔单证、理算复核、审批、赔付结案等步骤。自2013年1月1日新交规实施以来,旧有的车险理赔认定也随之出现了变化。举例来说,新交规实施前,闯黄灯等违法行为并未被具体纳入违规范围内;但在新交规  相似文献   

11.
自1980年我国全面恢复保险业务以来,车险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开办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介公司数量迅速增多,车险保费的收入快速增长,车险条款日新月异,保障面逐渐拓宽,车险费率厘定开始考虑人员因素,强制责任保险条例即将实施……所有这些,都显示我国车险业发展迅速。相信,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车险业有更广阔的前景。但车险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车险产品价格折扣混乱,赔付率过高及保险欺诈较多等。针对这些问题,各保险公司纷纷着手加强管理,其中车险理赔作为车险业务的重要一环,保险公司对此都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2.
岁末年初,一般是车辆保险续保的高峰期,但面对十几个车险附加险种,不少车主不知如何选择。保险专家提醒,在车险续保时,车主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搭配险种。  相似文献   

13.
晓青 《驾驶园》2007,(1):74-77
一、投保求实惠. 自平安车险折扣后,各保险公司车险费率随着调低.对此,一家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提到,不排除部分保险公司以优惠为招揽客户的幌子,所以在判断一个保险公司是否真有能力实现优惠,还要看其服务是否也跟费率一样打了折扣.价格打折,服务不打折,这样车主才算买到了性价比高的实惠车险.  相似文献   

14.
《驾驶园》2014,(5):62-63
<正>问:请问作为驾车新手,车险怎么买才划算?答:现在保监会不但将投保费率统一,而且各保险公司之间都相互共享出险信息,因此,购买相同的车险险种,无论在哪家保险公司投保,价格相差非常小,当然货比三家也是应该的。建议,买车险,首先要选择合适自己的保险条款,然后选择保险公司,最后选择自己相信并且有能力帮助你处理交通事故的业务员。如果不知道什么条款好,什么保险  相似文献   

15.
车险是购车时产生的附加消费项目。无论买一辆新车或二手车都要买保险,但如何买车险?哪些保险浪费了您的钱?上了全险出了事故就是保险公司全赔么?为什么有时候保险公司只赔偿我80%的费用?这些您都清楚吗?本期专题向您解答这些问题,并向您提供一些购买车险的合理化小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汽车保险对于每一个车主来说都不陌生,只要购买了机动车,就需要给车辆购买保险。在购买了汽车保险后,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车主才有赔偿的后盾,这既是对车主的保护,也使交通事故的受害方能够得到经济上的保障。保险公司针对汽车的险种很多,不同的险种对于车辆所承担的保障责任也有所不同。对于险种,机动车所有人可以选择投保何种保险或不投保何种保险。但是在众多车险中,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是唯一一种必须缴纳的险种,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机动车辆保险产品和费率的市场化改革,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均在产品的个性化方面作了大量的投入,这必将极大完善原有的机动车辆保险产品体系,满足市场的需要。 然而,从当前的机动车辆保险业务来看,存在着保险消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仅以人均保费是全国6.5倍的北京为例:北京2000年车险保费收入占财产险总保费收入的70.17%,同比增长了15%,承保机动车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由欧耕资讯主办的"2018第二届亚太区汽车保险国际峰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保险业精英顺应潮流趋势,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了车联网保险领域。重构车险生态任重而道远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66家保险公司的车险总保费收入为3?794亿元,同比增长6%。承保盈利为37亿元,承保利润率仅为1%,可谓非常惨淡。从各公司来看,66家保险公司中车险  相似文献   

19.
说起购买车险,相信许多车主都会无奈地摇头,是的,作为过来人,大家可能都经历过购买车险时的彷徨,尤其是一些对车险一无所知的新车主,他们中的许多人第一次购买车险基本都是听从了车险代理人员或者4S店服务人员的建议,而之后不得不为他们的"言听计从"付出代价。要么花了冤枉钱,购买了一些几乎用不着的险种或者部分险种投保额度过高,要么就是发生事故之后索赔无门,原因就是个别保险代理人员利用车主对保险条款不甚了解的情况,对车主进行误导;或者因为一味追求低价格而忽略了保险公司的服务,导致理赔时间过长,理赔过程过于冗杂,而导致自己出行的不便。为了消除车主车险投保误区,也为了让消费者不至于在购车时被4S店销售人员"忽悠"而花冤枉钱,或者车辆发生事故时手忙脚乱,索赔无门,而致使自己蒙受损失,从本期开始,本栏目将针对一些上市不久的新车、热销车型或者保有量较大的车型推出保险导购方案。我们会采访保险专业人士,为大家制定出合理的险种方案,并通过记者实际咨询为不同方案寻找到一个合理的价格,给那些即将购车或者投保的车主提供必要的参考,时下销售形势火爆的途观成为本期座上客。  相似文献   

20.
《驾驶园》2014,(2):66-67
<正>车险拒赔的根本原因在于车险条款对理赔作出的事无巨细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又常常被投保人所忽略,因而就造成了出险后的不赔。作为车主,不仅要了解保险公司究竟赔什么,更要了解不赔什么,趋利避害,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酒后驾车不赔原因:车险保单条款中已经明确提示,保险公司不负责因驾驶员饮酒造成的损失或经济赔偿责任。而我国《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情况下未履行告知义务,保险公司不承担因此发生的事故赔偿责任,酒后驾车就属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