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征  黄成涛 《船舶工程》2017,39(9):31-34
将仿真技术应用于电缆电压降计算,通过几何分析,筛选出典型的电缆布置方案,并通过估算和简化,建立低压电缆计算模型,完成电压降计算,获得优化布置方案。通过试验验证,电压计算误差小于5%,使用优化的电缆布置方案可将电缆电压降减少一半,并大幅降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相似文献   

2.
电缆电压降的计算是船舶电网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论文在船舶电网电压降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为电压降计算提供了两种方法;并利用VB技术,实现了计算方法的程序化,为设计者提供了方便的输入界面和简洁的计算流程,为进一步优化船舶电站的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傅晓红 《上海造船》2017,33(2):35-39
随着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发展,传统的AC220V低压配电网络已不能满足船舶大型化带来的用电需求。针对低压配电系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电压降问题,对超大型集装箱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技术和经济性分析,根据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岛”船型布局的特点提出一种分布式低压配电网络架构。对传统式和分布式2种低压配电网络架构进行对比分析,在减小电缆压降、缓解电缆通道拥堵和降低人工成本方面进行计算与分析。经实船验证,分布式低压配电系统能有效解决电压降和电缆通道拥堵等问题。分布式系统是超大型集装箱船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的一种有效尝试,可为今后超大型集装箱船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鹏  王敏 《上海造船》2012,(1):94-98
从瞬态电压降的产生,阐述了瞬态电压降过大对中压电网的影响。从规范要求入手,参考国内外工程公司相关的计算公式,分析了中压电网中引起瞬态电压降设备的计算方式。并通过示例演算实际工程的瞬态电压降计算流程,为电气工程人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船舶动力电网、低压电网各自的负载特点,概述了电缆选型与电压降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在电缆选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流体域的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于由PEMFC阳极侧极板的平行流道改进而成的波浪形流道,通过对模拟计算得到的压力分布、进出口压降、流道流量分布与流量差异性、流道流速分布与流速差异性的分析,提出对极板的优化方案.对优化后的方案的流体域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将计算得到的性能参数与优化前模型的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模型流道流量分布更均匀,流量差异性减小了,进出口压降减小了.为PEMFC阳极流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罗宁昭  刘勇  张晓锋 《船电技术》2012,32(5):59-61,64
港口对停靠船舶提供岸电时使用的电缆对地存在电容,其中积累的电荷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安全隐患。文章确定了6kV岸电电缆的参数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典型值。通过计算,确定电缆参与电荷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的程度。根据分析,对岸电电缆放电装置进行了原理设计,有效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对黑沙洲水道弯曲、分汊、多汊等特点,结合初拟的顺坝平面布置方案,利用二维数模分别计算在不同顺坝坝长及坝头偏角布置条件下黑沙洲水道各汊道分流比,通过分析不同布置条件下各汊道分流比的计算结果,总结汊道分流比变化的规律并得到平面优化布置方案。黑沙洲水道由南、中、北3个水道组成,其中南水道右槽为通航主航道,南水道右槽分流比的提高作为本工程航道整治成功的关键点之一,通过计算分析提出的坝长及坝头偏角布置可为整治平面布置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海口—海安航线客滚船轮机设计的特点。通过调整机舱及辅助设备间布置方案,增加车道,提高了运能。对主推进系统布置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针对航线特点合理配置应急/停泊发电机组,并介绍了该船消防系统布置特点及居住舱室和车辆舱排水能力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设计中对货舱通风布置方案进行多次调整及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万新斌  杨卫英 《船舶》2014,(4):55-60
以满足CCS关于回旋振动的要求为基础,提出了适合某型船的多种轴系布置方案,从轴承负荷和轴系强度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轴系布置的初步优化方案。通过全面的校中、纵向振动和扭转振动计算对初步优化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最终实现该型船的推进轴系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是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大型舰艇多学科设计优化船体结构子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将船体结构设计分为船体横剖面结构布置方案自动生成、船体横剖面结构方案优选、船体结构重量估算3个步骤;根据总体方案提供的主尺度、横剖面外形轮廓和分层分舱等信息,依据骨材(桁材)均匀布置和余量控制的原则,生成船体横剖面结构布置方案,并提出一套参考母型船设计,确定设计船构件尺寸初值的方法;在船体横剖面结构方案优选过程中,采用调用代理模型代替板架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方法来减少结构分析的计算时间,并采用组合法获得重量最轻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曹穆  王朝红 《船舶工程》2016,38(S1):196-199
舰船停靠码头一般需要接用岸电系统。本文根据对舰队码头现有的岸电系统实地调研的结果,对岸电与船电在不同的接地形式下所构成的TT系统和TN-C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TN-C系统优于TT系统,同时,针对现有船舶岸电系统配置现状,提出了电缆配置改造方案和舰船岸电箱优化方案,并对码头岸电建设和舰船岸电系统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镇江电厂燃煤码头靠港船舶的用电需求,优化岸电系统配置。为安全便捷地输送岸电电缆,研制并使用一种新型电缆输送装置。总结岸电系统建设的一些经验与建议,并对低压岸电系统的推广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力式泄放管路设计难点,以某项目的泄放管路布置为例,分析重力式泄放管路的3种布置形式,确定采用流量控制阀控制的管路形式;管路压降计算结果表明压降的主要部位为弯头、三通、异径接头、管道进/出口处、小管道蝶阀和小管径末端排舷外管;流量控制阀流量系数计算和管道压降计算表明,流量控制阀门尺寸不能太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使船舶维持作业位置的稳定,需采用系泊系统来减小浮体的平动。[方法]以一艘南海作业的铺管船为例,通过优化锚泊线的布置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减小系泊状态下锚链的平动位移量,保障船舶作业安全。首先,以抛锚距离和锚链方位角作为正交试验的因素,得到不同的系泊布置方案,利用Moses软件计算不同布置方案在不同浪向下的时域运动位移和锚链受力情况。然后,将结果作为样本,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现BP网络对Moses时域计算的仿真。最后,将抛锚距离和锚链方位角作为优化变量,取不同浪向下的加权平动位移为优化目标,并以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代替Moses的时域计算,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结果表明,该铺管船各个浪向下的平动位移均有了显著的减小,优化效果明显,[结论]可为海上浮式结构物的系泊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使船舶维持作业位置的稳定,需采用系泊系统来减小浮体的平动。[方法]以一艘南海作业的铺管船为例,通过优化锚泊线的布置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减小系泊状态下锚链的平动位移量,保障船舶作业安全。首先,以抛锚距离和锚链方位角作为正交试验的因素,得到不同的系泊布置方案,利用Moses软件计算不同布置方案在不同浪向下的时域运动位移和锚链受力情况。然后,将结果作为样本,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现BP网络对Moses时域计算的仿真。最后,将抛锚距离和锚链方位角作为优化变量,取不同浪向下的加权平动位移为优化目标,并以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代替Moses的时域计算,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结果表明,该铺管船各个浪向下的平动位移均有了显著的减小,优化效果明显,[结论]可为海上浮式结构物的系泊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彭辉 《珠江水运》2014,(19):66-67
近年来,随着东南船厂的发展,看准国际海工多用途船市场不断增大的需求量,开始将海工多用途船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陆续承建了上百艘的海工多用途船。这些产品的电装生产设计任务重,时间紧。主干电缆通道布置是电装生产设计前任务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船厂的需求,本文主要就海工多用途船的船型、总布置特点出发,对主干电缆通道布置进行研析,说明该类型船主干电缆通道布置的特点及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大型远洋货轮的货舱主甲板面因危险区域划分的不同,对于电气设备的布置以及电缆管的走向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某大开口杂货船在这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和比较,采用布置电缆管的方式,达到优化电缆布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船舶电气系统中,控制回路的电缆电压降问题题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是,若对低压控制回路的电压降不作充分的估算,很容易引起控制电路异常。本文以实船设计和调试过程中的几个实例,说明在低压控制回路确实存在电压降问题,希望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能对船舶电气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人员有一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桩墩台在港口工程中常用于承受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等各方向作用力,合理的桩位布置是设计的重难点,通常需要兼顾拔桩力、压桩力、桩身强度、变形、现场可实施性等各方面的要求。在上述限制下,传统的设计手段通常需要多次迭代,耗时长且不一定得到满意的优化效果。针对桩位优化问题,将有限元建模计算融入到遗传算法中,以每根桩的扭角、仰角、桩顶坐标为决策变量,以经验得出的若干布置形式为初始方案,并设置内力限值、几何不干涉等约束条件,实现高桩墩台桩位布置的遗传进化,并据此编制计算软件,通过实际案例计算展示桩位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