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某大桥使用轻型井点法、成功解决浅滩粉砂土层桥墩承台深基坑降水问题为例,阐述了轻型井点降水法的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为类似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铁建设环境日益复杂,洞桩法地铁车站地面降水变得越来越困难,有必要研究洞桩法车站地下降水的方案。传统的地下降水方法是在车站外侧单独设置降水导洞,但会导致废弃工程量大、工程造价高、环境扰动大等一系列问题。以北京地铁8号线工程王府井站为工程背景,研究对比若干种地下降水的方案。根据洞桩法的工艺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将洞桩法车站上层施工导洞适当放大或合并,提供打设降水井的空间,在临时工程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解决了洞桩法车站的地下降水问题。对于不同的施工导洞内降水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车站的结构型式、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3.
多溶洞高水位地区扩大基础施工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东沿海一带,有许多地区地质构造中岩石溶洞多,且水位较高。介绍多溶洞高水位地质构造扩大基础施工的一个实例。从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工程进度等方面对两种施工方法即单纯抽水降水法、灌注水玻璃降水法进行了比较。在类似地质构造区段,灌注水玻璃降水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在基坑开挖工程中,井点降水是常用的降水方法。在基坑渗流数值计算中,降水井的模拟显得尤为重要。文中根据降水井实际工作机理,在以缝代井列模拟排水孔幕的基础上,采用以缝代井列调整流量法来模拟降水井,通过校正缝水位和缝周渗透系数来实现流量误差的调整。算例分析表明,改变缝的设置范围、改变渗透系数的选取、改变降水时间,该法均能模拟出相应的降水效果,既符合工程实际,又便于工程应用,是模拟基坑开挖中降水井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顺万  周跃龙  李旺准 《公路》2013,(1):196-199
轻型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法结合强夯法和真空井点降水的技术优点,有效地解决了强夯施工中的地下水问题。文中结合威海港新港区2号围堰吹填砂场地地基处理工程,简述该工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庆生 《公路》1998,(4):8-10
井点降水目前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施工中使用广泛,而在软土路基处理中使用较少。笔者就轻型井点降水的原理与施工作了简要论述,并与常用处理方法相比较,建议在软土路基处理中使用轻型井点降水法。  相似文献   

7.
常浩  于丽莉 《路基工程》2015,(1):155-158
以沈阳地铁一号线一期延伸线四号街站管井降水工程为例,介绍受潜水与承压水作用条件下"小间距、小泵量"深基坑管井降水的设计理念,阐述了目标函数法在基坑降水井群优化中的数学模型应用。以基坑总涌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从前人已建模型所欠缺考虑的模型约束条件入手,完善约束条件,使其成为基坑降水井群优化的数学模型,实施结果满足了基坑降水的施工要求。为降水设计者提供一种更加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福安某厂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采用管井降水动力联合预压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分析了其基本原理、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对有代表性区域的地下水位、沉降进行监测,利用静力触探和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手段对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工程实践表明:管井降水动力联合预压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沥青路面结构多指标设计时湿度参数选取及沥青路面气候分区时的需要,以辽宁省为例,用60个气象站14年降水资料,以数字高程数据为基础,将降水量与经度等要素进行线性回归计算趋势面方程并计算采样点降水量残差值,通过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ng,简称"OK法")等3种经典空间插值方法对降水要素进行空间插值方法研究并进行交叉验证估值精度评价和统计量分析及以年降水量为例的插值结果空间分布对比分析。结果显示:3种插值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具有一致性,在精度上看OK法的精度最高。选取OK法求取辽宁省降水量要素值完全能够满足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下通式公路铁路立交桥路面排水的新方法-渗漏排水法,即通过具有较强渗漏透性能的自然地层成人工建造渗水井,将路面汇集的降水,通过渗漏排到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