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翻开哈大线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原来哈尔滨至大连之间的铁路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年,从线路老化到电气化改造,再到新建高速铁路,可以说哈大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
美国铁路大发展-大洗牌-大改革-大新生的历史回顾 美国是世界上铁路最多的国家。自英国人史蒂芬森1825年开始建筑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后的3年.美国就动工修建铁路,并于1830年5月24日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全长21公里,从巴尔的摩至埃利州科特。至今,美国铁路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广西地方铁路的历史,始于1935年建设的来合米轨铁路.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从建国开始至广西地方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陆续修建了渠黎-东罗、桂林南-海洋山、三岔-罗城、金城江-红山、洛阳-茂兰、南宁-防城港(与铁道部合资)、沙江-钦州、钦州-北海等7条铁路,并将来合米轨铁路改造为准轨铁路。  相似文献   

4.
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地方铁路的营业里程达到4460公里,使得全国地方铁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学习贯彻的十八大的精神,全国地方铁路协会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于2013年2月27日在海南海口召开了2013年全国地方铁路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2005年2月27日-28日,全国铁路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铁路信息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铁道部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对于全国铁路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会议总结了铁路信息化建设工作,分析了铁路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对实施《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和2005年信息化工作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6.
《世界轨道交通》2007,(4):46-47
“十五”期间,吉林省地方铁路建设取得突破,与国家铁路衔接更加顺畅。建成了靖宇至辉南67公里地方铁路,结束了靖宇县不通铁路的历史,为加快吉林省长白山区域资源开发,实现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积极运作,努力争取,成功地将纳入地方铁路建设规划的项目,包括和龙-白河、靖宇-松江河、长春-烟筒山、和龙-德化、榆树-舒兰等与国铁的合作合资项目共同建设,极大地缓解了地方铁路建设资金紧张的状况,加速了吉林省境内铁路网络建设。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长春-双阳-烟筒山项目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条合资铁路,并于2005年9月开工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吉林省地方铁路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中国500强企业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简称中铁物资)迎来了成立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对于生于铁路、长于铁路的中铁物资来说,是铁路养育了中铁物资,是铁路成就了中铁物资。中铁物资取得的每一次进步、赢得的每一个荣誉,都伴随着铁路的发展与进步。作为铁路物资供应的龙头企业,中铁物资服务铁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1887年的中国铁路公司塘沽材料处,到  相似文献   

8.
梁婕 《铁道知识》2010,(1):28-30
发展经济,振兴国家,一直是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从1896年清政府决定修建粤汉铁路时起,到今天武广高速铁路建成通车,中国铁路走过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之巅的腾飞之路。武广间的钢轨,不仅书写了中国百年铁路史上跌宕起伏,荡气回肠一章,更缩微了中华民族百年发展的兴衰荣辱与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铁路投资高峰期,这也是铁路建设项目的收获期。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从2010年到2012年3年的总投资额将达到21500亿元,到2012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1万km,其中13万km是高速铁路。随着铁路建设进入新一轮高潮,铁路信息化发展也迎未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推进铁路现代化,实现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的快速提升,铁路信息化建设是重要基础,通过铁路信息系统不断挖掘铁路运输潜力是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联邦快速和高速运输发展,不仅是俄罗斯铁路公司业务活动的主要方向,也是整个国家运输工作的重要任务。进入21世纪。原俄罗斯交通部2000年制定了“到2015年快速运输发展纲要”,作为联邦“俄罗斯运输系统现代化(2002-2010年)发展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10月俄罗斯铁路公司成立后,于2006年又制订了“到2020年铁路网快速和高速运输发展纲要”,成为新制订的“俄罗斯联邦铁路运输到2030年发展战略”组成部分,确定未来组织开行快速列车地区的铁路运营里程应当超过7000km,开行高速列车地区的运营里程达到6700km。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2,2万公里到2013年近10万公里的全国铁路网规模,从时速不到60公里铁路到新建运行时速超过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让世人惊叹。2005年,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建设全面展开;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2008年,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相似文献   

12.
自1958年12月兰新铁路铺轨进入新疆以来,新疆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线到复线,铁路布局从“一”字形到“人”字形再到现在不断扩展的网络布局,展示了新疆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的步伐和铁路建设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铁路建设迎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除以前开工的3693公里的9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外,今年,新疆还将新开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6个铁路建设项目,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20亿元.新建铁路里程将达到6779公里。到这些项目完成后,新疆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占到全国路网的十分之一。乌鲁木齐将纳入全国铁路枢纽之一.乌铁局也将成为全路营业里程最长的铁路局。  相似文献   

13.
<正>从1887年到2019年,130余年的中国铁物发展史,同时伴随着中国铁物轨道业务的历史变迁,也是中铁物轨道集团现有业务的历史沿革。从1887年中国自主修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到1937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从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再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国家"八横八纵"铁路建设以及新时代"一带一路"国家  相似文献   

14.
美国Amtrrak公司未来发展主要投资方向 美国Amtrrak铁路客运公司于1971年5月成立.迄今已有40年历史。近40年来,Amtrrak公司从开始主要承担波士顿一纽约一华盛顿东一北走廊的铁路旅客运输经营业务,  相似文献   

15.
1股份制是铁路混凝土生产企业摆脱困境的选择铁路混凝土行业经过“八五”期间的无序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铁路混凝土轨枕生产企业由原来的23家发展到50家,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380万根提高到2167万根;桥梁生产厂家已发展到39家,年生产能力在1万孔以上,而且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目前,铁路混凝土生产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缺乏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二是生产任务严重不足,职工处于下岗半下岗状态。“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从微观来看,的确能减轻企业负担,但从宏观来看,意味着一部分人不创…  相似文献   

16.
对铁路物资供应(总)段实现物流现代化改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是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铁路物资部门的改革方针是“主辅分离,管营分离”,对于在主辅分离形势下的铁路物资供应(总)段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铁路物资供应段应抓住历史的机遇,融人到我国方兴未艾的第三方物流热潮中,积极进行物流现代化的改造,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尽快改造成为适应新形势的现代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7.
《铁路技术创新》2004,(1):40-40
2001年振兴铁路的《运输白皮书》中,欧盟提出运量向铁路转移的运输方式平衡发展战略,提出一系列重点解决铁路运输“瓶颈”的计划,规划了统一开放欧洲运输网的未来。2003年3月欧盟运输部长会议决定,将白皮书规定的铁路货运市场开放时间从2008年提前到2006年。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将从目前的74万公里发展到约10万公里。无疑.这为中国铁路发展设定了一个宏伟远景。据测算.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设资金约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是我们在为铁路能够踏上快速发展轨道而感到欣慰的同时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铁路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铁路是中国铁路主干网的延伸和补充,是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中国地方铁路将新线铺轨1000公里,技改项目完成500公里;到“十一五”末,全国地方铁路年货运量2亿吨,货物周转量120亿吨公里。中国地方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世界轨道交通》杂志从2006年开始,创办了《地方铁路》专栏。今年,本刊将每期固定设置并精心地办好此专栏,为中国地方铁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交流平台。我们真诚地欢迎业内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全球首次3赛区联动、以高铁为主要运送方式的冬季奥运盛会。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正线全长174公里,运营速度350公里/小时。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回望百年历史,更觉京张高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