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高速列车运行时的轨道-地基系统为对象,将轨道-地基系统简化为半无限地基及成层地基上的Winkle梁模型,对高速移动荷载作用下梁-地基系统的协同工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轨道与地表面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2.
胡勇  肖先波 《中国水运》2006,4(11):77-79
以列车运行时的轨道-地基系统为对象,将轨道-地基系统简化为半无限地基及成层地基上的弹性地基梁模型,基于离散波数法推导了轨道和地基土的位移函数计算公式,并考虑了轨道和地基协同作用时的影响.比较了轨道、荷载自振频率、荷载移动速度、地基土模型等不同因素对地基土变形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合理确定地铁隧道内的振动荷载是进行地铁振动响应分析的必要前提,然而,以往的地铁振动荷载研究对列车、轨道、地基模型以及轨道不平顺因素的研究还不够。研究显示,不考虑轨道不平顺时,不同列车模型得到的地铁振动荷载近乎一致,列车可以直接等效为移动点荷载;考虑轨道不平顺时,四分之一列车模型得到的荷载会偏大,而移动点荷载结果又会偏小,此时列车应等效为整车模型。采用浮置板轨道时,作用于隧道上的振动荷载幅值和频率要比整体式轨道的结果小得多,且两者的荷载时程明显不同。地基弹簧刚度对地铁振动荷载结果几乎没有影响,其原因是地铁隧道的抗弯刚度要比轨道结构大得多,隧道近似固定端。最后采用列车-轨道-隧道-地基模型计算了整体式轨道和浮置板轨道结构下隧道内的振动荷载。通过对地铁振动荷载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可为地铁振动荷载计算模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在码头门机轨道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利用夯夯法处理洋浦港二期工程门机轨道和集装箱卸桥轨道抛石地基的施工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轩  郝志斌  林沛生 《水运工程》2022,(10):120-123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采用自动化轨道式龙门起重机(ARMG),ARMG对地基基础的要求较高。由于原状软土厚度较大,大面积真空预压处理的地基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对轨道地基进行二次处理。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ARMG使用要求,通过方案比选,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对轨道进行二次地基处理。堆场区轨道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地基梁结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过路段轨道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轨道板结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可以满足轨道的使用要求,造价较低、过路段差异沉降较小。  相似文献   

6.
大连港大窑湾港区三期工程地基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连港大窑湾港区三期工程工期紧、陆域形成方式较为复杂的工程特点,堆场区分别采用了振冲置换加强夯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和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而场桥轨道梁区采用了预制桩、锥型锤强夯等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晓东  季想 《水运工程》2023,(S2):143-146
针对龙门吊轨道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问题,进行轨道梁受力和地基沉降研究,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数值分析方法,得出偏心荷载作用下轨道梁的受力与地基沉降位移,与轴心受力相比,偏心荷载作用下轨道梁的上部纵筋需配面积增幅为17.08%;下部纵筋需配面积增幅为56.83%;箍筋需配增幅为16.5%。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极限设计轮压为1 197.2 kN/m,是设计轮压250 kN/m的2.55倍。但设计轮压下地基变形已达到39.67 mm,逼近规范要求值,充分体现出变形控制是地基设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港口工程地基计算系统(2008版)紧密结合JTS 147-1-20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的修订和实施,正式推出使用。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了鉴定,认为该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在工程中广泛应用。文中对新版软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进行介绍,希望能给各设计院所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肖飞  王千星 《水运工程》2018,(11):162-166
针对洋山四期陆域回填情况复杂以及自动化堆场使用要求较高等问题,对回填层地基加固提出振冲、强夯和振动碾压相结合的综合施工方法,并进行试验段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地基加固方法各项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研发一套振冲监控系统,进行了强夯法对承台影响的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振冲法地基沉降可达90. 6 cm,强夯法地基沉降可达59. 1 cm;强夯法对承台振动和沉降影响在安全范围内;通过静、动力触探和压实度,加固后地基满足设计要求,可以为后续地基加固全面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具体工程,对强夯法在高填方堆场轨道基础地基处理中的适应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强夯参数进行了全面的设计、试验与效果检验。通过对强夯法特点的分析,认为对于土石混合料回填的高填方地基上的轨道基础,采用强夯法处理是合适的。通过对强夯地基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强夯法处理该类回填地基的效果较好,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提高明显、压缩性减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