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回眸2006年,“十一五”开局之年,真可谓:又是五年新开局中国车市呈吉祥。概括而言:车市实际增长明显高于预期;自主品牌激发国人拥车梦想;乘用车市场增势依然强劲;商用车市场缓步走出调整期,展望2007年,十七大即将召开,宏观经济更加稳健, 中国车市前景看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回眸2006年,“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的确不同凡响,车市实际增长明显高于预期,商用车市场缓步走出调整期。展望2007年,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宏观经济更加稳健,中国车市前景看好,但商家鏖战亦急,市场博弈也愈难。2006年车市:果然就旺了起来2006年是中国旧历的狗年,  相似文献   

3.
正车市遇冷。预期中的金九银十没有出现,中国车市自7月以来持续低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9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1.7%和11.6%,乘用车和商用车均有很大幅度的下调。从数据来看,1-9月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2049.1万辆,同比仅增长1.5%。如果后面3个月依然维持这一态势,那么2018年的中国车市只  相似文献   

4.
回眸2006年,"十一五"开局之年,真可谓:又是五年新开局中国车市呈吉祥.概括而言:车市实际增长明显高于预期;自主品牌激发国人拥车梦想;乘用车市场增势依然强劲;商用车市场缓步走出调整期.展望2007年,十七大即将召开,宏观经济更加稳健,中国车市前景看好,但商家鏖战亦急,市场博弈愈难也.  相似文献   

5.
尽管车市已度过第一季度的“冰点”季节,汽车销量在缓慢爬升,但车市并没有真正火爆起来。在商业、旅游业等翘首企盼的“五一”消费黄金周到来之际,各大城市的汽车市场却没有迎来好运,节日期间车市中消费者的表现与厂商的热情和期待相差甚远,并未出现预期的销售火爆局面。“五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23,(2):40-43
<正>2022年乘用车市场的走势跌宕起伏,走势与预期有较大的差异。疫情导致的车市零售增长总体低于预期,零售季节性规律打乱。随着世界芯片短缺带来的巨大机遇,中国车企出口和国内市场表现超预期较强。自主厂家销量总体较强,新能源产品表现突出。燃油车是民生车型,普通居民还是要买入门级燃油车的,但居民经营性收入占比剧烈下降,燃油车市场“受伤”超预期。  相似文献   

7.
王福民 《天津汽车》2010,(1):15-16,25
为分析中国车市当前发展趋势,给汽车产销单位和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从宏观经济与车市波动关系入手,进行数据处理,作出车市波动图和数据表。分析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车市2009年底已进入“第6次扩张高峰期”,达到创纪录的新水平,但后继波动恐难避免。文章根据中国车市发展实际提出波形组成内容变化新建议。  相似文献   

8.
6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上半年车市快速下滑幅度超预期,从1-2月零售19%高增长,3-5月的车市增速下滑到10%,6月出现-1%的负增长,这也是外部环境的股市之峰和经济之谷组合因素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车市比往年艰难,从年初的南方雪灾,到四川地震,还有原材料价格涨价、油价攀升等,均对车市造成影响。而“后奥运效应”也逐渐呈现,许多消费者有了看“降”的心理预期,9、10月份是车市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那么,在奥运会结束之后的这个“金九银十”,其成色又有几何?  相似文献   

10.
文龙 《汽车导购》2005,(3):70-73
虽然2004年中国轿车市场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3%,但是已经习惯了中国车市高速发展的人们对此并不满足,他们对2004年车市的普遍看法是“持币待购”、“降价成风”和“库存增多”,并断言中国的车市到了“冬天”。其实,中国车市的增长率由2003年的80%变为2004年的13.8%,这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是中国车市从前两年的高速发展转为现在的正常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的中国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城头变幻大王旗,只在弹指一挥间。2004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这里,猜想2004年中国车市的十出戏是:  相似文献   

12.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7,(28):14-14
作为金九银十的拐点,2007年国庆黄金周车市并没有真正火爆起来。在商业、旅游业等翘首企盼的“十一”消费黄金周到来之际,各大城市的汽车市场却没有迎来好运,从各地经销商反馈的情况来看,除了少数地区外,车市总体销量没有显著上升。“看车的多,买车的少”,并未出现预期的供需两旺、销售火爆局面,当硝烟散尽,留给车市更多的却是无尽的失意和困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已渐渐远去,回顾2003年中国车市,我们会发现,2003年中国车市是如此的不平凡。  相似文献   

14.
负增长大概率。对于2020年中国车市走势,多数机构及专家预期负增长。中汽协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中国汽车消费曲线依然维持"L"形态势,难以出现"V"形反转。2020年车市降幅将比2019年有所收窄,预计销量2531万辆,同比降幅2%左右,正增长拐点或将出现在2023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预测,虽然年末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有所下降,但并不是车市回暖的信号,2020年车市将继续下行探底,预计销量2250万辆左右,同比下滑10%;调整力度超过2019年,还将出现补偿性下跌。  相似文献   

15.
爱丽舍,曾经的老三样之中坚,在中国车市也叱咤多年,但随着车市上越来越多新车的冲击,如何让这款车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让东风雪铁龙颇为伤神。幸好东风雪铁龙已深谙中国车市的行业规则: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找个突破口总能给自己在车市中占到份额。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车市备受关注,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必争之地,所有跨国公司均已悉数摆阵中国。中国车市也不负众望,连续呈现高速增长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即将成为记忆,2007年又给人留下了猜想的空间,纷繁热闹的中国车市亦是如此。 2006年延续了自2003年以来的高增长,2007年中国车市还会喷薄释放吗?2006年的车市降价风席卷了整个车市,明年降价风潮还会继续发飙吗?今年是自主品牌从“配角”变为“主角”的蜕变之年,明年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势头又如何呢?系列问号成了2007年车市猜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已进入后半程,中国车市持续了预期的微增长。但"微增长"背后发生了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考量中国汽车产业。问题集中爆发首先,车市的增长目前已处于低位,今年前7月乘用车产销仅同比增长2.6%和3.4%,7月更是出现同比和环比双降;从全年来看,增速较去年同期维持在3%左右。从市场消费需求来看,刚性需求转弱,车市增长由增量转入存量,消费市场已进入理性消费阶段,消费需求更加偏于实用消费,整体车市"量"的变化趋缓,进入零和博弈时期。其次,今年以来,以SUV驱动市场高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1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2014年11月车市出现先低后平的走势.由于10月零售增13.3%超预期,且月初华北环保压力较大,车市走势出现同比偏弱的负增长,这种偏弱延续到第二周.第三周车市销量逐步回升到正常水平,最后一周的车市增长较强.2014年厂家年末控制产销节奏的情况明显少于去年,但11月零售偏弱导致批发也稍低于预期.2014年属于暖冬,北方气候偏暖,雨雪偏少,冬季的购车热潮启动较晚.加之今年的经济环境不乐观,各地的限购炒作也相对降温,2014年11月的车市缺乏购买的刺激动力.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的中国车市好于行业预期,虽然截止本刊发稿日,全年的产销数据尚未公布,但实现两位数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中国车市在2016年走出一片艳阳天,实属不易。如果盘点一下2016年的市场表现,销量增长除了与消费需求相关外,政策推动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已经开局的201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