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包春辉 《中国水运》2014,(8):102-103
船舶喷水推进装置具有推进效率高、噪音小、操作性能好等特点,其应用价值将越来越受到高速公务船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文中简要介绍了喷水推进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析了喷水推进装置的优点;探讨了对行驶在中国海域大型高速公务船上应用喷水推进装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船舶绿色节能、智能化、安全化的发展要求,以64000载重吨智能散货船为研究对象,优化总布置方案,采用型线、桨、节能装置一体化的节能装置设计方法优化船舶水动力性能,配置船舶智能系统.实船应用表明:合理的总体方案布置、优化的节能装置设计和船舶智能系统的配置可以使船舶的营运更经济、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现代喷水推进装置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喷水推进装置已有340多年的历史,其演变过程主要经历了早期的喷射推进、液压泵推进、间歇性喷水推进、底板式喷水推进、尾板式喷水推进和外挂式喷水推进等几种类型,文中对各种类型喷水推进装置作了简要介绍;列举了喷水推进在现代各国舰船上的应用;最后归纳了喷水推进装置应用的特点,并就其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浸没式喷水推进方式是传统船舶喷水推进技术的新发展。文中针对该类喷水推进型式,从概念出发,系统分析了推进效率、装置与船体的相互影响、推进泵的比转速,首次建立了以船体与推进装置主要参数描述的比转速及喷水推进船进速系数的数学模型,论证其应用的航速与推进泵比转速范围,揭示其高效机理,并通过案例进行验证。该文掌握了装置主要参数随喷速比与转速的变化规律,为浸没式喷水推进装置的发展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沈其柱 《船海工程》2011,40(1):57-59
Z桨装置组成船舶的推进系统,柴油机输出轴线与螺旋桨输入轴线成Z型布置。该装置舵、桨功能合二为一,操纵灵活,在港作等船广泛使用。其结构特性和传动原理与传统舵桨各不相同,就如何维护保养Z型桨的相关事项作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喷水推进船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不同缩尺比喷水推进系统的水动力性能。通过比较不同缩尺比喷水推进进出口的速度场和出口不均匀度,认为在缩尺比较大时,缩尺比对喷水推进进出口速度场影响较小。将模型尺度推力换算成实型推力时,引入无因次系数C,该系数会随着缩尺比的增加而不断增加。通过计算不同缩尺比喷水推进泵的C值,可以拟合出一条曲线,通过拟合出的曲线可以求出实泵的C值,最终可以将模型喷泵产生的推力通过相似换算得到实泵产生的推力。这对喷水推进装置的设计和喷水推进船的快速性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船舶碰撞三峡通航双浮吃水检测装置,保障船舶通航安全,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本文以船舶通过三峡通航双浮吃水检测装置碰撞风险为对象开展研究.运用头脑风暴、事件树、事故树、海事结构说、因果分析、危险预测分析等风险分析方法,从人、船、环、管四个方面进行风险识别,为后期船舶通过三峡通航双浮吃水检测装置的风险防控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船舶的新型操纵装置。它具有两种结构形式,分别适用于单泵和双泵喷水推进船。这种操纵装置既可作为控制面来控制船舶的航向,又可作为倒航机构使船倒航,还可在不改变主机运转工况下无级调节船的航速。最后介绍了此种操纵装置的模型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控制船舶正倒航的航向和调节船舶的航速。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叫船舶“吃水”? 船舶“吃水”并不是指船上用的淡水,而是指船舶没入水里部分的深度,是从船底水平开始往上计算到实际水面的垂直距离。船舶的装货数量可以从吃水水尺多少来计量。水尺数是标刻在船头,船尾及船中左右侧船壳上的,船中的吃水标记(如图1所示)叫载重线标志,圆圈中横线上边王船底的垂直距离就是满载的平均吃水数。此横线表示夏季满载时的吃水线.在它右边正对着一条X线,“X”是“夏”的汉语拼音第一个丰母,英文字母则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船舶操纵性模拟是常用的方法,但喷水推进船航速高、回转时横倾大,还会出现侧滑现象,有必要开展操纵性水动力影响的研究。论文采用大振幅平面运动机构开展了高速单体喷水推进船的斜航、纯横荡和纯摇首运动的模型试验,在不同航速下对带有喷水推进的船体和裸船体进行水动力测试,分析了与上述运动相关的水动力导数。试验表明,高航速引起的船舶升沉和纵倾等运动姿态较大的变化以及喷水推进作用下船体产生的“虚尾”,使操纵性水动力导数受到很大影响。还发现该船在两个试验航速下都不具有航向稳定性,在总体设计时需要考虑初始尾倾,以消除喷水推进产生的不利影响,必要时需增加呆木或稳定鳍,用于改善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田国新 《珠江水运》2011,(22):59-61
联轴器亦称联轴节,在船舶动力推进系统中,同一轴线的不同设备之间需用各种联轴器进行联接。大多数情况下,不同设备的轴线要求在同一直线上,同心度越高越好,以减少轴系运行时不同心带来的振动对设备造成的破坏。但是,在珠江三角洲运行的部分高速客船的主机与齿轮箱之间的联轴器却采用偏心布置,即主机和齿轮箱的轴线要求一定的不同心,这比较少见,机械方面的维修文献亦少有这方面的资料。根据我们多年的维修经验,将此偏心齿轮联轴器的结构和轴线布置等特点介绍给读者特别是做机械方面的同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船舶骑浪/横甩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新纳入船舶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中的5种稳性失效模式之一.针对当前规范仅适用于螺旋桨推进船的局限性,研究喷水推进船骑浪失稳的问题,为后续进一步完善规范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喷水推进装置的力学模型和船舶在随浪中的一维纵荡运动方程,建立船舶骑浪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四阶Runge-K...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无限水域和限制水域中喷水推进装置的水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开展不同水深条件下喷水推进器进流特性、进口流道效率和推进泵水力特性研究,并据此评估开式循环水槽环境下水槽侧壁和底面限制对喷水推进装置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限制水域下喷水推进船底部和水槽底面间水流因阻塞效应使速度增加产生回流,水槽侧壁对自由液面兴波产生反射,随着水深减小,流道进口获流区平均轴向速度明显增加;不同水深吃水比下,进水流道出口非均匀度增加,但进口流道效率变化不大;相比于无限水域条件,限制水域中推进泵流量系数、扬程系数和泵效率的预报结果偏高1%~2%。  相似文献   

14.
陶鹏飞 《航海》2014,(2):57-60
笔者近几年全程参与了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筹建,由上海东真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两艘大马力近海三用工作船的筹建和监造工作,由于在整个船舶建造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船舶建造质量较高,得到业内行家们的首肯。尤其是主推进系统,经过船舶试航及建成后交付使用检验,未发现轴系震动、轴承发热等现象,复测轴系参数均在设备厂商要求的范围内,船舶的主要参数包括航速、拖力等均高于设计数据。〈br〉 本文针对常规 CPP推进三用工作船建造过程中主推进轴系校中,包括顶升关键工艺控制,以及一些轴系安装过程中常见问题,结合最近建造的6600kW三用工作船实船进行研究和总结;同时对轴线安装精度的检测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希望能够为现场施工人员和船舶监造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28 400 DWT多用途集装箱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江阴海澜中谷船舶租赁有限公司专门开发设计的内贸经济型集装箱船,兼顾运输散货及杂货。该船型布置合理,具有吃水浅、空船重量轻、载货量大、重箱数高、油耗指标优秀等特点,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详细介绍了28 400 DWT多用途集装箱船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钱卫忠 《船舶》2011,22(3):66-68
针对某型艇喷水推进装置尾板法兰和进流管道腐蚀的现象,对在役艇尾板法兰和进水流道存在的腐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改进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喷水推进船舶的阻力性能与常规船舶有着很大的不同,喷水推进器流道的存在会改变船舶尾部流场,对船舶阻力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方法]以FA1型三体船为计算模型,利用CFD软件STAR-CCM+,将喷水推进器流道看作附体,对比研究安装不同进流角喷水推进器流道前后船舶尾部流场变化。通过对比流道表面压力分布、船体流线的变化,阐述船舶阻力以及阻力成分产生变化的机理。[结果]结果表明:STAR-CCM+可以实现对于船舶阻力性能的预报;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的安装会增大船舶阻力,主要为压差阻力的增大。[结结论]对进水流道倾角的优化可以增进喷水推进船舶的阻力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已建高坝枢纽新建通航建筑物轴线布置受河道窄、水头高、电站泄流及已有建筑物影响等条件限制的问题,依托贵州清水江白市水电站枢纽新建通航建筑物工程,采用1∶100正态整体水工模型与自航遥控船模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多条轴线布置方案进行通航水流条件及船舶航行操控研究与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右岸轴线布置方案通航水流条件及船舶航行状态均较好,为推荐方案。研究成果解决了工程关键问题,可供类似已建高坝水利枢纽新建或扩建通航建筑物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对喷水推进船航速的快速、精准预报,基于ANSYS-CFX软件平台建立喷水推进器推力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采用分块六面体结构化网格离散计算域,采用稳态多参考系法求解雷诺时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和SST湍流模型,对喷水推进器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壁面积分法获取喷水推进器的等转速推力曲线,将其与船阻力曲线相叠加,通过求曲线的交点预报航速.选取可提供推进特性图谱的船A、带双级轴流式喷水推进器的船B和带混流式喷水推进器的船C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船A配置的喷水推进器的推力计算值和航速预报值与厂商提供的数值吻合良好,船B和船C的航速预报结果均与实船试航值比较接近,最大偏差小于0.5 kn.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信性和适用性,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指导喷水推进器厂商根据船舶所有人的需求便捷地选出合适型号的喷水推进器.  相似文献   

20.
推进和控制载荷必须从喷水推进装置传递到船体上。喷水推进装置产生的载荷通过艉封板传递到船体上是许多喷水推进装置的基本方式。为此,要求船舶设计师和建造厂对艉封板进行加强。最近船舶建造厂和喷水推进装置制造厂通过分析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艉封板的横向刚度很强,可以很容易地承受转向载荷,而对艉封板的前、后方向进行加强却很困难。相反,进水充道在前、后方向上刚性很好,因此它能够经常承受大部分的推进载荷。问题是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