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学俊 《航海教育研究》2005,22(2):61-62,79
用“物化”与“意化”的双重转化原则与“主体”能力的提高这一理论来研究指导实用写作教学,明确实用写作学和逻辑学的关系,最终达到完成实用写作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此文以交流变极调速起货机电路为例,介绍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一种分析方法——控制功能单列分析法,供教学和自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轮机英语的句法和词汇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在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改进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教学模式由"单选"变为"多选";注重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并结合轮机英语适任证书考试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4.
变抽头均衡电抗器的使用可显著提高整流电路的特性,本文以变抽头均衡电抗器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结构特点,建立了变抽头均衡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理论正确性。研究了变抽头不同变比和取不同个数时,对电路特性的影响,计算得到变抽头的最优变比值。  相似文献   

5.
为风力发电变浆距系统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针对风力机变浆距系统的非线性、参数变化等特性,充分利用变结构控制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误差、对象参数的变化以及外部干扰有较良好的不敏感性的优点,在充分考虑风力机变浆距系统的阻尼系数后,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最后通过系统仿真,表明了所提出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熵理论对恒温热源、变温热源制冷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统一的效率表达式及各过程能量的不可逆损失计算式,将热源的差异归结为当量平均温度计算的不同,并给出了平均当量温度计算的具体方法,同时讨论了熵分析中的几个注意点,为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介绍变复杂度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变复杂度的优化框架;以克里索集装箱船(KCS)船舶兴波阻力为目标,采用变复杂度方法对KCS艏部型线进行优化,得到兴波阻力下降的船型,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变复杂度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可显著提升船型优化效率,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船模自航试验和变载试验原理,以及变载试验系数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航速修正方法(ISO 15016—2015)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变载试验和变载试验系数,介绍变载试验系数的数据引用和计算方法。以某40万t矿砂船为例进行变载试验系数计算,并将所得结果与40万t矿砂船水池报告提供的变载试验数据相对比,对提出的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邹俊杰 《船电技术》2006,26(4):28-30
三相异步鼠笼式电机具有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性高的优点,因而在船舶电力拖动系统中应用很广泛,其调速主要采用变极调速法。本文通过介绍常用变极调速应用原理及分析,得出各变极调速的性能特点,从而为我们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电动机的运行特点选择合适的变极调速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谷家扬  谢玉林  吴介 《船舶力学》2016,20(9):1098-1108
文章采用FLUENT软件结合分离涡法对某新型深吃水多立柱FDPSO变截面立柱涡激运动特性开展了研究。将变截面立柱涡激振动系统简化为质量-弹簧-阻尼模型,引入雷诺平均应力模型求解不可压缩粘性Navier-Stokes方程,通过计算出流场作用于柱体的瞬时升力与阻力,并基于UDF程序求解运动微分方程同时运用动网格技术实现流场更新,实现了对变截面立柱涡激运动的数值模拟。对不同来流速度下变截面柱绕流和涡激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截面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运动幅值和运动轨迹等,研究发现:在高雷诺数单柱绕流模拟中采用三维数值模型更具优势,变截面柱后方同一时间内可能有多个旋涡产生,旋涡之间相互影响,抑制了旋涡对柱体的升阻力作用;在折合速度6~9范围内,变截面柱未出现明显“锁定”现象;变截面柱涡激运动的横荡振幅峰值在Ur=4.5,约为1.2D;变截面柱流向平衡位置随着折合速度增加而增加;变截面柱运动轨迹出现了典型的“8”字形,但变截面柱的轨迹相对较紊乱。  相似文献   

11.
设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船舶监控数据安全传输系统。构建船舶监控数据安全传输链路,调整标准IC卡槽与中央控制电路,完成船舶监控数据安全传输。搭建系统测试平台,配置软件环境,经过测试数据传输数字频变值,得到测试结果:系统运行前监控数据传输数字频变值最低为250 MHz,系统运行后监控数据传输数字频变值最低为150 MHz。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异步直流发电中变转速控制与变转矩控制相结合的新颖综合控制模式,介绍其发电系统的结构、变转速模式特性、转速寻优策略和转矩控制特性并给出具体方法。以柴油机组万有特性为着眼点,提出分级阶跃变转速策略和控制程序流程,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以验证变速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以异步发电机和变换器为对象,提出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策略(DTC)的转矩控制模式,以实现单机直流电压的稳定;最终通过小比例试验验证转矩控制模式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实验水槽是涉水专业科研和教学都离不开的重要实验设施,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一流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河海大学在有限空间里设计并建设了直段和弯段可拆分的U形实验变坡水槽.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河海大学在实验室设备管理和场地管理方面成功引入了"7S"管理和"设备动态"管理模式,提高了实验室利用效率,保障了实验相关的科研与...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交流恒流源精度不足的问题,对大功率交流恒流源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误差控制策略.将采样信号与目标信号幅值、频率和相位比较,获得参考频率和初始相位,确保DC/AC逆变模块的输出信号与目标信号保持一致.与此同时,研究了一种鲁棒变增益恒流控制策略,以系统等效电阻和输入电压为变量构建线性变参数模型,基于LMI设计鲁棒变增益恒流控制器.控制器参数跟随系统变参数作自适应调整,使得系统闭环极点配置于指定位置,保证系统变参数下的鲁棒性.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大功率交流恒流源控制策略精度高、运行周期长、控制精确、可叠加性强、可靠性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邮轮甲板结构设计中的变高梁的结构形式,以大型邮轮居住舱室局部甲板平台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参数化建模工具对普通强梁板架及局部变高梁板架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局部强梁剖面模数的条件下,采用变高梁设计的板架结构在强梁附近的弯曲应力比普通强梁板架的局部应力小,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对变高梁在大型邮轮中不同场景下的布置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FLUENT软件结合分离涡法对某新型深吃水多立柱FDPSO变截面立柱涡激运动特性开展了研究。将变截面立柱涡激振动系统简化为质量-弹簧-阻尼模型,引入雷诺平均应力模型求解不可压缩粘性Navier-Stokes方程,通过计算出流场作用于柱体的瞬时升力与阻力,并基于UDF程序求解运动微分方程同时运用动网格技术实现流场更新,实现了对变截面立柱涡激运动的数值模拟。对不同来流速度下变截面柱绕流和涡激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截面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运动幅值和运动轨迹等,研究发现:在高雷诺数单柱绕流模拟中采用三维数值模型更具优势,变截面柱后方同一时间内可能有多个旋涡产生,旋涡之间相互影响,抑制了旋涡对柱体的升阻力作用;在折合速度6~9范围内,变截面柱未出现明显"锁定"现象;变截面柱涡激运动的横荡振幅峰值在U_r=4.5,约为1.2D;变截面柱流向平衡位置随着折合速度增加而增加;变截面柱运动轨迹出现了典型的"8"字形,但变截面柱的轨迹相对较紊乱。  相似文献   

17.
张红艳 《水运工程》2006,(3):93-95,99
采用滑模进行变截面钢筋砼筒仓施工尚处于探索阶段。以日照港变截面筒仓为例,介绍滑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静水压力下变厚度圆柱(锥)壳结构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军  万正权  沈永春 《船舶力学》2011,15(10):1151-1160
文章将变厚度圆柱(锥)壳简化为轴对称的二节点单元,根据平衡方法推导了该结构的单元刚度阵与载荷阵,建立了求解静水压力下变厚度圆柱(锥)壳结构强度的解析单元法(AEM)。利用该方法对一个简单的变厚度锥柱接合壳算例进行了计算并与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文中提出的AEM法可以对静水压力下变厚度锥壳结构强度进行准确分析。该方法可以推广到各种轴对称压力作用下的变厚度圆柱(锥)壳结构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金凤  万超 《水运工程》2019,(2):10-14
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在FLUENT软件计算平台上建立二维不规则波浪模型,对透空有梁面板结构底面受到的波浪缓变压力作用进行研究。通过模拟典型工况,采用低通滤波器方法提取上托力信号的缓变部分,将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讨论波陡、超高和板宽各因素对缓变压力的影响,进而在模拟数据和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板底最大缓变压力的经验公式,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国志  徐世杰  邢继峰 《船舶》2013,24(1):17-21
以船舶减摇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将滑模变结构理论应用于船舶减摇鳍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减摇鳍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完成该控制器的理论实现;基于船舶横摇运动的线性方程,对不同浪向下的船舶横摇运动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相比,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