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国内铁路建设高速化发展,铁路隧道设计长度不断增加,隧道设计难点越来越多.隧道防灾是隧道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国内铁路隧道研究中对于防灾设计还不够完善.通过对铁路隧道中常见灾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铁路隧道安全运营影响最大的灾害是火灾.然后提出铁路隧道防灾性能化设计准则,该原则可以为铁路隧道防灾设计提供参考.结合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参与的境外项目越来越多,与国内项目相比,国外铁路项目的设计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为满足国际项目设计的需求,需要系统地对比分析国内外铁路隧道设计方面的差异,找出国外铁路隧道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通过郑西客运专线中外联合咨询这个平台,总结出了在中外隧道设计中,设计理念、设计手段、设计精度、勘察精度等异同点,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勇 《轨道交通》2008,(5):49-52
通过对近几年铁路隧道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目前铁路隧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在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强化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有关措施建议,供从事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铁路隧道发展对防灾救援技术标准亟待完善的需要,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含南梁隧道)防灾救援安全疏散工程设计,对特长隧道防灾救援、安全疏散及通风技术、铁路隧道防灾救援有关技术标准等专项研究,明确了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原则和功能定位,确定了"紧急救援站"、"避难所"、"紧急出口"等疏散工程标准,完善了疏散工程配套的设备系统的设计要求,同时对防灾救援疏散工程如何充分利用隧道设计特点,也提出了满足安全需要并适应建设标准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铁路工程发展迅速,特长铁路隧道发展成为铁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考虑到隧道防灾,特长铁路隧道中需要设置定点站台,定点处安全疏散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永寿梁隧道全长17.1 km,属于特长铁路隧道.该定点疏散救援措施综合考虑了隧道和人员特性,利用Fds和Steps软件分别对隧道火灾场景和人员疏散场景进行了模拟计算,为方案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永寿梁隧道定点疏散救援措施可以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隧道洞门结构稳定性极限状态功能函数具有非线性及其参数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铁路隧道洞门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铁路隧道洞门的极限状态,建立了其极限状态方程.基于可靠度理论,以时速140 km/h的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端墙式洞门可靠指标计算为例,根据采用同样方法对3种设计时速共16种形式、22种类别隧道洞门的可靠指标计算结果,确定各极限状态下的目标可靠指标,建立极限状态设计式,求解并优化抗力分项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铁路隧道洞门主要有抗裂、抗压、倾覆、滑动和地基承载力不足5种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方程中基本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是铁路隧道洞门可靠度设计是否准确的关键,可靠指标的确定是洞门结构极限状态设计的核心;建立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可直接用于铁路隧道洞门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浙江省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中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回顾了浙江省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历程, 总结了近年来省内隧道工程领域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情况, 包括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技术、 火灾安全独立排烟技术、 节能通风技术、 防灾救援技术、 水下隧道建设技术、 机械化施工技术、 洞口微开挖及景观技术、 能耗监测与智能管控技术、 节能照明技术、 发光照明诱导技术、 交通安全运营技术等十余项代表性成果。 同时, 与全国公路隧道及铁路隧道的科技成果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省内公路隧道领域在钻爆法施工质量缺陷、 钻爆法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 TBM/ 盾构法占比低、 智能新技术应用少、 预防性养护与装备技术应用滞后等方面的短板。 最后提出了未来浙江省隧道工程领域科技创新重点发展方向, 包括隧道精细化勘察与地质预报、 隧道机械化施工、 隧道新型衬砌结构形式、 隧道装配化技术、 隧道智能化建造、 水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隧道智慧防灾、 隧道病害智能诊断和修复、 隧道结构耐久性设计、 四新技术应用等。  相似文献   

8.
隧道设计原则 隧道设计应遵循能充分发挥隧道功能、安全且经济地建设隧道的基本原则。隧道主体结构必须按永久性建筑设计,具有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建成的隧道应能适应长期营运的需要,方便维修作业。应加强隧道支护衬砌、防排水、路面等主体结构设计与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交通监控等营运设施设计之间的协调,形成合理的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隧道项目工程的建设数量日趋增多,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复杂地质条件是铁路隧道建设过程中相对特殊的环境条件,对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立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的技术要点,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优化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大公路隧道勘察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公路隧道蓬勃建设的背景下,长大隧道的设计理念值得探讨,特别是大于6 km的超长隧道更需要关注。对长大隧道设计的各环节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渝黔铁路新凉风垭隧道在设计过程中,通过采取加固隧道洞门、做好防火救援设计、做好隧道与周边路网的衔接、加强衬砌结构、做好隧道防排水设计等具体措施,在投资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使隧道具备战时防爆、抗震、易疏散能力,充分贯彻国防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隧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方案日趋成熟与复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与铁路、水工隧道相比。其复杂的一方面是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公路隧道具有断面大,附属设施多,运营环境要求高等特点.将更多的设计理念以及人性化的要求囊括进去,因此对公路隧道建设的技术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根据公路隧道的结构特点和运营、养护的要求,设计的复杂性同时带来了施工的复杂性与经济因素的不确定,隧道的各分部工程中,洞身开挖、支护、防排水、衬砌宜列为主要工程.以及人为的不可控制因素增多,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战时及平时发生突发事件时对铁路隧道洞口的抢修能力,分别对铁路隧道洞口的完全与不完全两种破坏形式的抢修预案进行了分析探讨,重点介绍了暗挖法、拱圈加固补强等技术措施,强调了在隧道抢修中因地制宜地运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我们在此召开铁路隧道建设安全与软弱围岩隧道修建技术研讨会暨第五届铁路隧道年会。首先,我代表铁道部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向参加大会的各位代表表示亲切问候!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铁路工程技术发展,关心铁路隧道工程技术进步的各位院士、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隧道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某些岩溶地区需要设置较多的隧道,高压富水断层作为隧道工程中较为关键的部分成为隧道工程建设过程的阻碍之一。基于此,对隧道工程中高压富水断层的施工技术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山岭隧道的施工方法分为以爆破为主导和以机械开挖为主导两种施工方法。本文主要阐述爆破为主导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8日上午,向莆铁路最长的隧道——青云山隧道开工仪式在福建省永泰县隆重举行,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作为主设计单位出席。青云山隧道是居亚洲第四、中国第三的长大隧道,也是铁四院自创院以来设计的最长的隧道,标志着其隧道设计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邓艳  倪冰 《轨道交通》2008,(4):25-25
3月29~30日,铁路隧道建设安全与软岩隧道修建技术研讨会暨第五届铁路隧道年会在西安唐华宾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20.
结合锦承线铁路扩能工程东南山铁路隧道侧穿既有建筑的工程实例,基于数值分析方法对隧道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评价新建隧道建设过程中及隧道建成后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提出保证新建铁路建设安全、保证既有建筑安全的要求和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