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欧NCAP碰撞试验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32):26-29
2003年第8期《Autocar轿车情报》刊登了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所属起亚汽车公司的SedonaMPV车在欧洲NCAP碰撞试验乘员保护中仅得二星,而在美国NCAP碰撞试验乘员保护中得五星,因此责怪欧洲NCAP规则的改变。 为什么在美国NCAP碰撞试验结果和欧洲NCAP碰撞试验结果有这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美、欧NCAP碰撞试验要求和星级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将就此介绍  相似文献   

2.
按照Euro NCAP 挥鞭伤动态评估的要求,在MADYMO 仿真软件中建立了包括BIORID Ⅱ假人、滑车系统、安全带和座椅的后碰撞乘员颈部挥鞭伤分析模型.选取了颈部损伤准则NIC 等5 个评价指标,首先评价了选取座椅模型在初始状态下的防挥鞭伤性能,之后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OED)和综合平衡法,分析了座椅头枕位置等...  相似文献   

3.
《天津汽车》2010,(6):9-9
欧洲NCAP2011年开始实行更为严格的安全碰撞标准,新的颈部测试和评分细则将于2010年年底公布,基于新的评价体系进行的首次车辆碰撞测试结果会在2011年2月出炉。  相似文献   

4.
Zhanking 《世界汽车》2005,(10):70-70
2005年9月5日,欧洲NCAP公布了最新的汽车安全碰撞试验结果,测试车型为菲亚特Punto,这款意大利小车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测试成绩。特别是在最为重要的成人乘客安全性方面,达到了5星级的最高评价。欧洲NCAP分类微型车NCAP新撞——菲亚特Punto@Zhanking  相似文献   

5.
《世界汽车》2014,(4):108-109
<正>按照Euro NCAP发展的路线图,Euro NCAP每年都将更新评价规程,提高得分难度。2014年2月26日,Euro NCAP正式公布了按照最新的2014年版评价规程测试的首批评价结果:日产新一代逍客(2014款)获得了5星级评价。该车型在正面40%碰撞试验、侧面碰撞试验、侧面柱碰试验中均表现出色,获得23.3分(满分24分)。在座椅鞭打试验中,前排乘员的颈部有一定失分,获得了1.4分(满分2分)。在2014年新增加的后排座椅鞭打试验项目中则获得了1分的满分。但该车型没有配备市区AEB系统,因此未能获得最高3分的加分。  相似文献   

6.
《世界汽车》2015,(3):142-143
<正>总体星级评价★★★★★总体得分:58.2正面100%碰撞试验得分:15.69正面40%碰撞试验得分:16.50侧面碰撞试验得分:18.00座椅鞭打试验得分:4.00加分项得分:4.00(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0.50分,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1.00分,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1.00分,ISOFIX装置0.50分,ESC 1.00分)沃尔沃V40是一款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良好声誉的安全车型,在国外各种NCAP测试中都获得了较高评价。在欧洲NCAP 2012年的测试中,综合成绩创该协会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并当选该年度的"最佳安全车型"称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的C-NCAP发布第二批测试结果的同时,国外同行的欧洲NCAP也公布了最新的碰撞测试结果。与我们C-NCAP主要以正面鼓励为主不同。欧洲NCAP的测试报告则用语越来越严厉,对碰撞成绩较差的车型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NCAP     
占强 《世界汽车》2007,(1):32-3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C—NCAP正如火如萘进行的时候,有必要了解国外NCAP情况。 澳大利亚新车评价规程(AustraliannewcarassessmentprograR简称A-NCAP)是澳大利亚最权威的新车安全评价机构。它由澳大利亚汽车主管机构和汽车相关行业协会支持,并由澳大利亚国家道路及车辆驾驶人协会(NRMA).各汽车俱乐部等共同创立。测试标准参考欧洲NCAP,主要包括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和柱碰3项。值得一提的是,虽然A-NCAP的测试方法与欧洲NCAP非常相似,但由于评价体系不同,潮试结果不完全一样,而且往往还会有很大差异。[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于2007年1月23日正式公布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06年度第二批6个车型的评价结果。至此。2006年度C—NCAP评价计划全部完成,12个车型共36车次的碰撞试验前所未有地呈现了国内市场多种品牌乘用车产品在碰撞安全性能方面的真实表现。2007年的C—NCAP计划不久即将启动,消费者将从更多车型的评价结果中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占强 《世界汽车》2006,(11):78-81
在C-NCAP首批测试结果正式发布的同时,欧洲NCAP也公布了最新的碰撞测试结果,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欧洲同行的测试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世界汽车》2006,(4):72-73
欧洲NCAP日前公布了6款最新车型的碰撞试验结果。参加试验的6款车型包括阿尔法罗密欧159、起亚赛拉图、雪弗兰乐骋、标致207、铃木SX4及现代途胜。在这6款测试车型中阿尔法159和标致207两种车型取得了较高的成绩,它们在乘客保护方面都获得了5星级的最高评价,在儿童保护方面获得  相似文献   

12.
《世界汽车》2008,(2):32-33
2008年1月7日,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管理中心公布了2007年第4批试验结果,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C—NCAP管理中心先后对37个车型进行了CNCAP测试,每款车型需要3辆相同车分别进行正面1。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截至2008年1月7日,参加C—NCAP测试的车辆累计111辆。  相似文献   

13.
商榷C-NCAP     
世界各国NCAP碰撞速度都高于各国碰撞速度,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NCAP正面、正面40%偏置、侧面碰撞速度都与我国碰撞标准相同,这如何能算NCAP?建议将40%偏置正面碰撞的碰撞速度提高到64km/h.这样就与欧洲NCAP的碰撞速度完全相同,想要出口到欧洲的汽车不出国门便可进行NCAP试验.  相似文献   

14.
广州本田思迪在今年1月公布的C—NCAP碰撞试验结果中,以41.4分的好成绩获得了4星级评价。这主要得益于本田特有的G—CON碰撞冲击力控制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7月31日, Latin NCAP公布了2018年第4批评价结果,共测试了日产March和马自达2两款车型。日产March在成人乘员保护项目上仅获得1星级评价;马自达2则是获得2星级评价。LATIN NCAP是如何进行星级评定的?Latin NCAP的测试包括成人乘员保护、儿童乘员保护两个项目。实车碰撞项目有速度为64km/h的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速度为50km/h的侧面碰撞试验以及速度为29km/h的侧面柱碰试验。在星级评定方面,最高为5星级,最低为0星  相似文献   

16.
严莉 《专用汽车》2012,(10):90-92
建立了汽车座椅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GB115502009《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座椅头枕及骨架的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试验设计,改进了座椅的结构参数。结构改进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前提下,新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座椅头枕及骨架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占强 《世界汽车》2005,(11):74-74
美国保险业非营利团体——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日前对14种微型面包车的座席及头枕进行了后部碰撞试验.并公布了试验结果。在14种车型中.安全性能普遍偏低.只有福特Freestar及其姊妹车水星Monterey获得了“G(良好)”评价。Freestar的固定式及调节式头枕均获得了G评价。  相似文献   

18.
正诞生于2010年10月的Latin NCAP是由国际汽联、国际汽联基金会、城际轨道交通、GRMF(贡萨洛罗德里格斯纪念基金会)与美洲开发银行支持成立的一个NCAP机构。该机构主要对拉丁美洲市场上销售车辆的安全性进行评价。2016年,Latin NCAP对评价规则进行了调整,除了之前的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新增加了车速为50km/h的侧面台车碰撞试验和速度为29km/h的侧面柱碰试验。日前,Latin NCAP公布了三菱Eclipse Cross与雷诺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09,(1):10-10
欧洲新车安全评价规程(EuroNCAP)制订了一项新的评估协议用来评估在后部碰撞中乘用车提供的头颈部保护程度。在EuroNCAP对汽车头颈部保护水平进行的首次评定试验中,装有沃尔沃独特的头颈部保护系统(WHIPS)的XC60成为获得最高评级的5辆车之一。评估程序包括多项不同的测试。首先测试的是座椅几何参数,比如头枕的位置等,  相似文献   

20.
李源 《世界汽车》2005,(11):76-77
欧洲NCAP是为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而设置的评价体系.向消费者提供车辆安全性能信息,并促进汽车生产厂商在汽车安全性方面加大投入。本文介绍了欧洲NCAP评价体系星级评价与现实车与车碰撞安全性的相关性。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