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PC)病人的麻醉及CO_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认为采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麻醉调节方便,能满足手术要求,术后苏醒迅速,能有效防止CO_2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异丙酚、乙咪酯、硫喷妥钠三种静脉全麻药麻醉中知晓及麻醉遗忘作用 ,以寻求更适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快速连台要求的速短效麻醉方法。方法 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 5例 ,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用异丙酚 2mg·kg 1 、乙咪酯 0 4mg·kg 1 、硫喷妥钠 5mg·kg 1 诱导麻醉。其他诱导药物相同 (有东莨菪碱 0 .3mg、芬太尼 5 μg·kg 1 、琥珀胆碱 1 .5mg·kg 1 )。麻醉维持用 1 %普鲁卡因和 0 .0 8%琥珀胆碱复合液。术后 48h内双盲法收集麻醉中知晓资料。结果 三组知晓分别为 1 4%、5 .6%、1 3.5 % (P <0 .0 5 ) ,无痛知晓异丙酚优于其他二种 (P <0 .0 5 ) ,术毕下台知晓、离室知晓、离室清醒例数异丙酚高于另二种 (P <0 .0 5 ) ,术中作梦发生率分别为 7.9%、3.7%、4.8%(P >0 .0 5 ) ,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异丙酚最快 (P <0 .0 5 ) ,硫喷妥钠与乙咪酯差别不大。结论 异丙酚麻醉作用时间最短 ,知晓发生率最高 ;乙咪酯麻醉作用时间长于异丙酚 ,遗忘作用最强 ;硫喷妥钠麻醉苏醒类似于乙咪酯 ,术中知晓与异丙酚相似。应根据手术 ,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应用气相色谱测定静脉全身麻醉中病人呼吸气中CO_2气体浓度的一种方法。经应用证明方法简便,经济。这对了解病人通气功能加强呼吸管理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对一机多用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气管内插管是绝大多数全身麻醉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其麻醉诱导和维持常需分别进行,麻醉维持期间又要随时调节滴速(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剂的浓度,稍有不慎,易致麻醉过深或过浅,管理较为繁锁。为解决此不足,我们制成了一种麻醉合剂(DCKS:哌替啶50mg,氯丙嗪50mg,氯胺酮200mg,东莨菪碱0.9mg),一次用药即可完成气管内插管的麻醉诱导和维持3h左右的外科手术麻醉水平,手术期间循环及呼吸平稳,便于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部美容手术行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ASAI-Ⅱ级行乳晕切口假体植入隆乳术女性患者,根据诱导期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0、1.5ng/mL)分为3组(n=20):C组(单纯丙泊酚组);REF1组(丙泊酚复合1.0ng/mL瑞芬太尼组);REF2组(丙泊酚复合1.5ng/mL瑞芬太尼组)。观察并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丙泊酚、瑞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以及诱导期和维持期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和麻醉过程呼吸抑制、体动等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麻醉满意率为100%;达到口头反应消失时,C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和诱导时间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且REF1和REF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1.0~1.5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满足胸部美容手术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需求,并且没有剂量依赖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小儿骶管麻醉中几种镇静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小儿骶管麻醉复合不同镇静药物的镇静效果。方法60例择期在骶管麻醉下行会阴部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三组,每组20例。骶管麻醉后分别静脉使用γ-羟丁酸钠(H组)80 mg/kg,咪唑安定(M组)1.5μg/(kg.min),丙泊酚(P组)50μg/(kg.min)维持镇静,记录术中镇静程度、手术时间,麻醉前、麻醉后、切皮时、术中、术后等5个时间点的MA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R变化以及苏醒时间、苏醒期状况、术后行为改变等。结果P组与H组和M组相比,镇静程度满意(P<0.05);与H组相比,苏醒时间短(P<0.01);术后躁动发生率低(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与术前相比,H组的HR在切皮时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组的HR和MAP在切皮和手术30 min时较麻醉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H组相比,P组的MAP在切皮和手术30 min时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骶管麻醉中复合丙泊酚镇静,具有镇痛完善、镇静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4 种常见的不同镇痛方法对子宫切除术后应激反应的抑制程度,以选择较为合理的镇痛方法。方法 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将48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组(Ⅰ组);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Ⅱ组);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硬膜外镇痛组(Ⅲ组);曲马多静脉镇痛组(Ⅵ组)。观察麻醉前、手术后2、24、48、72 h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4种镇痛方法均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②在抑制术后高血糖和术后应激方面Ⅰ组和Ⅲ组好于Ⅱ组和Ⅵ组,尤以Ⅲ组为优。结论 硬膜外镇痛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术后高血糖反应,抑制术后应激反应,以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组为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静脉阻断对实验性肝癌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鼠肝癌模型为材料 ,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观察肝静脉阻断后肝癌、癌周、邻近肝叶 (肝左中叶 )及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 肝静脉结扎组肝癌及癌周组织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 (P <0 0 1 ) ,肝左中叶较对照组明显上调 (P <0 0 1 ) ,肺组织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也明显上调 (P <0 0 5)。结论 肝癌肝静脉阻断可抑制局部肿瘤的生长 ,但有提高肿瘤肝内侵袭及远隔器官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94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行支气管镜检术的麻醉效果,并比较了全身麻醉与表面麻醉下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认为在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全麻行支气管镜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异丙酚、吗啡或普通镇静剂对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机械通气时间及住外科ICU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随机将113例住SICU的常规非感染术后患者及急性创伤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异丙酚加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B组使用吗啡持续静脉泵入;C组使用杜冷丁加安定间断肌肉注射。结果A、B、C组SIRS的发生率分别为41.18%、35.29%、82.35%,A、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1),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和C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住SICU时间缩短(P<0.05)。结论使用异丙酚加芬太尼或使用吗啡进行有效的ICU长程镇静和镇痛,可以明显减低机体对打击的应激反应,减少SIRS发生率。尤其使用异丙酚较吗啡和普通镇静、镇痛治疗明显缩短患者上机时间,缩短住SICU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65.2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53例,颈丛麻醉4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70例,其中全麻应用51例,颈丛麻醉19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71例,症状好转22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颈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硫喷妥钠诱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5例,随机分为3组:A组114例,诱导麻醉用异丙酚2 mg/kg;B组107例,依托咪酯0.4 mg/kg诱导;C组104例,25 g/L硫喷妥钠5 mg/kg诱导。其他诱导药物相同。维持麻醉用10 g/L普鲁卡因,0.8 g/L琥珀胆碱复合液。术后48 h内双盲法观察呕吐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47.4%、56.1%、45.2%(P>0.05)。不同时间段呕吐发生情况,异丙酚组和硫喷妥钠组以术后6 h以内发生最低(P<0.01),且显著少于依托咪酯组(P<0.01);6-12 h异丙酚组最高,硫喷妥钠组次之(组内不同时间段均为P<0.01),但该时间段三组间无差异。依托咪酯组术后24 h内相对均衡。结论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抗呕吐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患者均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DF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30mg加氟比洛芬酯150mg,F组为芬太尼0.01mg/(d·kg),两组均加生理盐水配至100mL。初始负荷剂量4mL,背景剂量2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记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1、3、5d抽血测定患者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F组(P<0.05)。与麻醉前比,术毕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均下降(P<0.05),术后1d达最低水平(P<0.05)。术后3dDF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F组仍明显低于麻醉前和DF组(P<0.05)。术后5d两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与芬太尼比较,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可减轻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下降的程度,减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隆朋麻醉、手术应激对犬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犬14只,随机分为单纯隆朋麻醉组(A组,n=7)和隆朋麻醉手术组(B组,n=7),A组按3.0mg/kg肌肉注射隆朋进行麻醉,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腹腔探查术,观察两组麻醉前(0h)和麻醉后2、8、24、72、120和168h血清IL-1β、IL-2、IL-4、IL-8、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相比,A组犬在麻醉后2~72h期间血清IL-1β、IL-2、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在120~168h期间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而麻醉后血清IL-4、IL-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麻醉前相比,B组犬在麻醉后2~168h期间血清IL-1β、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IL-8、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组麻醉后同一时间点相比,B组犬在2、8、24、72、120、168h时血清IL-1β、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L-8、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隆朋麻醉、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均可导致犬免疫功能抑制,并且手术的影响要大于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和5-羟色胺(5-HT)受体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取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曲张静脉为病变组,以正常静脉做对照,制成血管环,用血管张力描记法记录血管收缩。结果在内皮完整时,曲张静脉对5-HT引起的最大收缩(Emax)明显低于对照静脉[(72.8±42.5)%vs.(226.8±98.1)%,n=10,P<0.01];内皮素受体-B激动剂S6c对曲张静脉收缩的Emax明显低于对照静脉[(9.61±1.32)%vs.(30.14±12.89)%,n=12,P<0.01];曲张静脉对内皮素-1(ET-1)收缩的Emax亦明显低于对照静脉[(19.24±12.94)%vs.(132.30±43.42)%n=1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去内皮后,曲张静脉对5-HT、S6c和ET-1引起收缩的Emax也明显低于对照静脉(P<0.01)。结论静脉组织中5-HT受体、内皮素-A受体和内皮素-B受体可能参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盐敏感患者急性静脉盐水负荷后红细胞的钠钾代谢。方法  77例确诊的 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以急性静脉盐水负荷及速尿缩容的方法判定盐敏感性 ,并比较盐敏感 (SS)组及盐不敏感 (NSS)组急性静脉盐水负荷后红细胞内钠、钾含量及血浆钠、钾浓度的改变。结果 高血压盐敏感组急性静脉盐水负荷后红细胞内钠含量显著高于盐不敏感组 (P <0 .0 5 ) ,而红细胞钾含量及血浆钠、钾浓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敏感者存在细胞膜离子转运缺陷 ,当给予盐负荷时 ,即可引起细胞内钠含量的显著升高 ,继而通过一系列机制引起血压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正> 已往国内外义献未见有流行性斑疹伤寒合并明显咯血病例的报导。本例病历报告如下: 患者唐××,男,27岁,农民。8天前开始发热、全身困痛、头痛、乏力、不思食,6天前咳嗽、咯痰带血,2天前高热、咳嗽加重,咯血增多、恶心、且全身发黄、口渴、尿多、似浓茶色,同时卧床不起。查体:体温40℃,脉搏10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84/50毫升汞柱。急性重症热病容,神志清楚。巩膜皮肤轻度黄染,眼结膜下可见出血斑。全身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常见CTD-IL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及胸部高分辨CT等临床资料。结果 147例常见CTD-ILD患者,平均年龄(56.2±12.3)岁,女性为主(72.1%)。皮肤病变(51.7%)、乏力(50.3%)最为常见,高于呼吸系统症状如气短(47.6%)、咳痰(36.0%)、咳嗽(32.0%)。近一半(49.6%)患者出现低氧血症,肺功能改变多表现为混合性通气障碍伴弥散功能障碍。肺部影像学以磨玻璃影(78.3%)为主要特征,最常见影像学分型是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占67.2%。随访时间1~3.5年,期间病死率26.2%,其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66.7%)高于系统性硬化症(SSc)(15.1%)、类风湿性关节炎(RA)(15.1%)及干燥综合征(SS)(3.0%)。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14例(42.4%)及原发疾病急性进展11例(33.3%)。结论常见CTD-ILD患者好发于女性,皮肤改变、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生率高于气短、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病死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感染及疾病急性进展,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诊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安氟醚吸入麻醉对手术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 3 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切皮后及术中心率变异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低频 (LF)在麻醉诱导后显著降低 ,切皮后显著升高 ;高频 (HF)在麻醉诱导后及切皮后未见明显改变 ;安氟醚吸入麻醉过程中 ,LF、HF均显著下降 ,而LF/HF比值较麻醉诱导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安氟醚吸入麻醉可显著降低交感、迷走神经活性 ,但交感 /迷走均衡性却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9个月。以间断性发热、咳嗽、皮疹及面色渐苍白3月余于2004年5月28日入院。3个月多前出现无名原因发热、咳嗽、皮疹,体温在38~39℃之间,发热同时伴有全身散在性红色米粒样大小皮疹,压之褪色;咳嗽呈阵发性加重伴轻度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中小湿鸣。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给抗生素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