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深流急,河床松散的地质条件下,先下沉井再用钻孔桩接长的基础型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阐述了沉井内套钻孔桩基础的设计思路、施工要点,论述其工艺特性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钻孔桩及沉井基础作了比较,在地质条件及工程规模相似时,钻孔桩的施工工期及造价均优于沉井基础。对桩基承台设计高程、施工顺序、不等跨桥墩墩身边坡率的采用等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甬舟铁路金塘水道主航道桥研究两大跨共锚碇钢桁梁悬索桥方案,孔跨布置为(112+224+1050+238+42) m+(42+238+980+336+84) m。桥址位置台风频发、水深流急、浪大潮高、地质复杂、航道众多,为适应共锚碇基础荷载大,建设环境复杂等条件,从结构受力、经济性、可实施性、水流适应性等方面对大直径钻孔桩基础、复合基础和沉井基础进行方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基础结构紧凑、刚度大,施工周期较短、风险低,但其防冲刷性能、受力特性等需开展系列专题试验研究验证,沉井基础相对成熟且在结构受力、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等方面均优于钻孔桩基础方案;圆形沉井和矩形沉井工程造价及施工周期基本相当,考虑到圆形沉井方案对水流适应性好,冲刷深度小,经综合比较共锚碇基础推荐采用圆形沉井基础方案。  相似文献   

4.
水中高桩承台施工在本工程中一改习惯的沉井或钢板桩围堰的常规施工方法,而是采用钻孔桩钢护筒上加设牛腿搭设平台架的施工方法,并在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五峰山大桥北锚碇基础、瓯江北口大桥南锚碇基础等大型陆上沉井首次下沉为工程背景,开展砂袋变形特性模型试验,得到沉井荷载、划破砂袋以及拉槽砂袋部分去除工况下沉井隔墙模型(加载梁)的竖向位移和下部砂袋水平位移,分析砂袋支撑承载力和上部砂袋部分去除后下部砂袋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沉井荷载施加后加载梁竖向位移和砂袋水平位移较小,未发生砂袋挤压破坏情况;划破砂袋后,砂袋中粗砂未被挤出,加载梁竖向位移与砂袋水平位移均无明显增加;上部局部砂袋去除后,下方砂袋水平向位移明显增加,若采用逐层划出砂袋使沉井过渡到土层支撑的方法,会导致砂袋支撑突然破坏。为了确保沉井平稳地由砂袋支撑转换为土层支撑,预先在沉井节点位置用素混凝土垫块进行置换,避免了大型沉井由砂袋支撑转换为土层支撑过程中沉井结构开裂。  相似文献   

6.
一公铁合建跨海大桥跨越8万t级航道,采用(1 050+980)m双悬索桥结构。桥址区建设条件复杂,水深45 m,最大潮差6.29 m,最大设计流速3.27 m/s。主通航孔小里程侧主塔墩基础位于裸岩区,是该桥设计的关键。通过对比圆端形设置沉井、圆环形设置沉井、钻孔桩基础3种基础形式,推荐主塔墩基础采用圆端形设置沉井基础。在确定了持力层、海床防冲刷措施、基坑开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圆端形设置沉井基础的结构设计及检算,并细化钢沉井浮运及施工组织方案。结果表明:圆端形设置沉井基础在施工难易程度、受力合理性、造价等方面均存在较大优势,适用于该桥裸岩桥址区域。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钻孔对测法 ,利用小直径超声波换能器 ,成功地对钢筋密集的沉井混凝土裂缝深度进行了检测 ,拓宽了该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周英 《铁道建筑技术》2009,(1):32-34,50
鳌江的水位受潮汐影响很大,鳌江特大桥3号墩处于江中心,桩基及承台在水下5~10m深,为确保施工方案安全可行,采用搭设栈桥及钻孔平台先施工桩基,然后利用钻孔平台现场拼装钢套箱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水下砼封底后施工承台、墩身。  相似文献   

9.
介绍杭州运河桥水中主墩采用筑岛下混凝土沉井作基坑围护的施工方法,围扩沉井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0.
沪通长江大桥主塔采用水中沉井作为基础结构,2个主塔沉井分为钢沉井和混凝土沉井上下2部分,钢沉井的定位和着床需要沉井的三维姿态数据来指导和控制。利用GPS-RTK信息化实时监控技术能顺利实现沉井在恶劣环境下快速、精确定位,极大地降低沉井深水定位着床的风险,同时也提高定位的精度。沉井在着床后灌注隔舱混凝土的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有限元模拟得出不同的施工阶段下刃脚土压力受力的变化,以及有限元的数据和实测的刃脚土压力数据的对比,并结合沉井姿态和施工阶段的下沉量进行分析,证实施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提出沉井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青藏铁路雪水河大桥深水承台基础沉井下置施工中采用施喷桩帷幕技术,解决防渗和沉井下沉困难等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在特定工况条件下深水承台基础快速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松花江特大桥深基础的施工,总结了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随基础埋置深度的变化,各种施工方案的分析比选,介绍了利用钻孔平台拼装、下沉双壁钢围堰的施工工艺、钢筋混凝土沉井围堰及大口径管井降水明挖基础施工方法,对类似深基础施工方案的选定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小林 《铁道运营技术》2005,11(1):12-15,18
沉井基础具有施工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以胶新铁路五龙河大桥沉井基础施工为例,阐明施工方案设计结合工程特点,主要考虑了沉井采用排水开挖下沉、挖制土模,整体拆装式井孔模板、集中搅拌站现场浇灌等问题。简述了沉井制作、下沉、清基、封底的施工过程,重点介绍了施工定位测控,沉井制造监控,下沉过程(中心位置、接高、刃脚标高及偏斜)监控和沉井就位监控,保证了沉井基础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深水坡岩水文地质条件下进行钢沉井施工 ,难度较大。结合渝怀线阿蓬江大桥主墩基础施工 ,介绍水下深孔爆破开挖、支撑桩式高低刃脚钢沉井的结构及其下沉定位、浮运龙门船的结构、斜岩面上钢沉井抗滑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结合黄河特大桥主桥主墩沉井的施工,介绍了卵石土河道下钢筋混凝土沉井与其他类型围堰方案的比选,以及沉井制作及下沉施工工艺,可为今后同类地质情况下的水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深水沉井基础碎石防护粒径起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水沉井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墩基床面的冲刷、减少沉井下沉的风险,会对墩基附近河床进行预防护。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开展深水沉井基础碎石防护粒径起动特性试验研究,对预防护采用的级配碎石比例、级配碎石在不同水深下起动流速、沉井基础附近水域的碎石在不同位置处的起动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涪江大桥16个沉井基础的施工实践表明,当土层渗水性差、土层稳定、抽水不引起流砂的情况,采用排水开挖下沉沉井的方法,既简便又可保证施工质量。否则采用不排水开挖下沉沉井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例介绍软土地基沉井干法施工中遇到的沉井失稳等问题及其处理措施,强调做好降水是软土地基沉井干法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异型刃脚不等高沉井,由于其形心与重心不重合,施工难度大,在国内工程实践中较少采用。本文中所述沉井位于长江江边,且下沉处为不良地质,文章阐述了此类沉井的下沉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介绍沉井基础施工中有关降水设计,沉井制作、下沉、纠编和封底等问题。由于地下水丰富,降排水是一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