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二七长江大桥2号试桩进行测试,试验采集了桩身应力、荷载箱位移等数据,并采用改进荷载传递函数转换法等效转换成传统静载下的桩顶荷载及相应沉降,确定试桩单桩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新型自平衡法试验原理。应用该方法时,先将专用接头焊接在钢管桩自平衡点处随桩一起打入,测试时清除荷载箱接头上部泥土,将伸缩式荷载箱安装在接头处,从而实现钢管桩自平衡法加载。基于钢管桩新型自平衡法试验,对在上海市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1.7 m的大直径钢管桩承载特性进行分析,成功获得了大口径钢管桩总承载力以及侧摩阻力与端阻力,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陶桂兰  吴文聪 《水道港口》2010,31(5):399-402
从自平衡法和静载荷法的加载机理入手,分析了自平衡法荷载沉降曲线的特点,重点讨论了桩周土为粘性土时,自平衡法中上段桩体负摩擦转换成正摩擦时,转换系数K的合理取值范围。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考虑桩与桩周土相互作用接触面滑移特性,对自平衡法及静载荷法进行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得到桩周土为粘性土且转换系数K取值1.15~1.20时,2种方法的荷载沉降曲线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4.
基于基桩+刚性平台空间简化计算模型,引入坐标转换矩阵,提出了可适用于一般高桩码头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空间简化算法,并进行升级改造工程算例验证。算例表明,六维空间简化计算的桩顶侧向位移、侧向内力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接近,简化计算精度可以满足结构设计分析的需要。分析了5种方案的加固效果,认为应优先考虑在横排海侧端的加固方法。对带斜桩的原结构加固,双斜新桩方案优势并不明显,为便于斜桩布置、减少斜桩施工量,推荐采用直桩+斜桩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5.
自平衡法静载试验会使桩身产生裂隙,为保证工程桩在试验后能够继续正常使用,应对荷载箱位置的桩身裂隙进行注浆加固处理.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工程实践经验,设计了荷载箱注浆装置,给出了注浆管数量、埋设要求、浆液材料、浆液配制、注浆步骤等关键技术要点.工程实例验算表明,试验桩经注浆加固后荷载箱处的桩侧土体承载力提高,整桩承载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大桥3根钻孔灌注桩自平衡测试工程,对自平衡试桩时桩土的荷载传递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得出了试桩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与桩顶荷载之间的关系,以及桩身轴力沿深度的分布情况。并且将自平衡测试结果与传统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土力学角度上分析了造成两者结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微哲 《水运工程》2012,(6):174-178
假定桩身位移为三次幂函数,结合倾斜偏心荷载下单桩受力微分方程确定的桩身弯矩、剪力与桩身水平位移关系,引入等效附加弯矩概念,提出了基桩P-Δ效应的等效弯矩有限元迭代法,编制了Matlab分析程序,并结合算例对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桩自重、水平分布荷载、竖向分布荷载和竖向荷载综合作用下基桩内力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弯矩有限元迭代法用于倾斜荷载下基桩P-Δ效应计算分析是有效的;当墩身较高时,墩身倾斜、墩顶偏心弯矩、水平力等对基桩产生的P-Δ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桩基自平衡荷载试验,根据地质破碎带地层情况,研究自平衡试验的荷载布置、加载方式以及受力情况,获取地质断层破碎带区域桩基承载能力,并探究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各桩截面轴力、摩阻力随荷载和深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直径2.5 m桩长80 m的钻孔灌注桩采用旋挖钻成孔,导管法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桩身轴力、位移以及各截面摩阻力均与加载荷载呈类似线性变化规律,符合常规的Q-S曲线特性;地质破碎带的桩基承载能力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侧摩阻力与桩端承力占比分别为87.74%及12.26%,其承载能力以侧摩阻力为主,地质断裂破碎层导致岩层破碎分布不均及岩性变化(桩底糜棱岩层承载能力较低)对桩基承载能力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技术创新,将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引入大管桩检测中,在后张法大管桩管节中加装荷载箱,采用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对大管桩进行极限承载力检测。在节省资金、缩短工期的同时,取得了可靠的检测结果。同时总结了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在大管桩极限承载力检测中应用原理及试验桩的制作方法,对后续预制混凝土管桩桩基检测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上基桩的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锚桩法等传统方法较难实施,而自平衡法因其对场地条件要求低,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通过码头作业平台钢筋混凝土嵌岩灌注桩的自平衡测试,获得了实测荷载-位移曲线,得出了极限承载力,同时借助埋设于桩端的自平衡荷载箱,得到了端阻发挥曲线。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于自平衡法在钢管桩中的应用尚鲜有研究。本文结合现场桩基原位试验,就钢管桩的自平衡试验方法进行阐述并将自平衡试验结果同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自平衡试验进一步在钢管桩中的应用积累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值方法模拟舰船受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及气泡脉动载荷作用下的整体响应。计算过程中,考虑波浪载荷的作用,给出水下爆炸载荷与波浪载荷联合作用下船体响应计算方法,并与传统舰船船体强度分析方法相结合,分别研究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气泡脉动载荷以及波浪载荷的相互作用下,船体强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下爆炸冲击波阶段可以忽略波浪载荷的影响,而在气泡脉动阶段,必须考虑波浪载荷与气泡载荷的联合作用。本研究旨在为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舰船总强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武汉二七长江大桥试桩工程实例,利用自平衡法对试桩进行静载试验,根据测试所得结果对桩的承载性能与荷载传递特点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利用此法分析桩身轴力和各土层桩侧摩阻力的荷栽传递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在超长桩静载试验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超长深水钻孔灌注桩荷载传递机理较为复杂,尤其是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研究其承载性能对该类桩优化设计、施工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试桩自平衡静载试验资料,应用有限元软件GTS分析了超长深水钻孔灌注桩单桩在不同风化程度构造岩交替分布地层中的承载能力,其中土体本构关系采用Mohr-Coulomb模型,桩土界面设置接触单元,利用梁单元对桩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静载试验的Q-S曲线实测值和计算值吻合较好,桩的承载性能良好;桩端沉降在桩侧摩阻力发挥一定程度时开始显现,现场桩底沉渣清除较彻底;桩的轴力和桩侧摩阻力随深度变化受交替分布地层影响明显,并呈现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东非某工程海上超长嵌岩灌注桩自平衡试验,探讨不同风化岩层的竖向抗拔侧阻力分布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强风化砂岩侧阻力与位移拟合线性关系为:y=1.534 2x+180.48;2)中风化泥岩侧阻力与位移拟合线性关系为:y=0.954 5x+353.5;3)相对于中风化岩层,桩土相对位移对于强风化岩层阻力值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朱军山 《水运工程》2012,(4):171-17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现场施工加载条件复杂,对地基沉降发展影响较大。利用满载后期沉降曲线与等效线性加载沉降曲线基本相同的特点,基于等效线性加载竖向排水井地基固结理论,提出了根据满载期后的实测沉降数据反演最终沉降的方法,并将其编制为应用程序。对某工程的算例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与三点法结果较为接近,但可避免三点法仅利用个别数据点的缺陷;经验双曲线法推算的最终沉降量最大,实际工程中利用其结果来计算地基固结度时,其值往往偏低。  相似文献   

17.
小半径曲线连续钢箱梁桥在初始设计支承条件下,在最不利工况时,支反力出现较大负值。如果不采取措施,桥梁运营期支座可能会脱空,对桥梁及桥墩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根据曲线梁桥的特点,防止支座脱空一般采用设置拉压支座,或者梁端配重、支座横向调整等构造措施。文中结合设计实例,根据有限元计算,比较配重前后支座反力,结合钢箱梁自身特点,确定采用的最优构造措施,理论上解决支座脱空的问题。通过成桥静载试验证实采取的措施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