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运营",线网内部要求实现互连互通、运营灵活、资源共享,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互连互通"的内涵。阐述了城际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新理念,提出了基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的枢纽站点分类和衔接原则,通过研究主要枢纽站点衔接方式,初步形成了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枢纽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曾对江苏沿江港口资源的整合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笔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江苏沿江港口资源整合的具体方案提出几点想法,就江苏港口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整合原则、整合目标、整合思路进行探讨,并提出立体  相似文献   

3.
<正>一、江苏沿江港口海进江煤炭运输现状江苏沿江港口在长江沿线地区的海进江煤炭调运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2013年,苏、皖、赣、湘、鄂地区通过海进江共调入煤炭约2.37亿t。其中,江苏沿江港口完成海进江运量约2.25亿t,占五省海进江煤炭运量的95%。江苏沿江港口完成的海进江煤炭运量主要是满足江苏省需要,同时兼顾皖、赣、湘、鄂沿江地区、浙北水网地区部分转运任务。其中,满足江苏本省通过海进江调入煤炭1.8亿t,占江苏省总需求量的份额由2005年的  相似文献   

4.
陆茵 《中国港口》2006,(3):32-33,35
江苏是港口大省,仅国家批准的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就有11个,拥有对外开放的万吨级泊位100多个,江苏省地域范围内,地方港口较多,其中沿江大小港口有十多个,通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全省沿江港口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作为江苏沿江地区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江苏省  相似文献   

5.
换乘的便捷性对轨道交通线网能否有效地吸引客流相当重要。通过分析香港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的两个典型案例,归纳出相关的同站台换乘设计原则和理念。  相似文献   

6.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作用 在建设卜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带动下,江苏港口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港口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江苏经济和产业的发展,2005年汀苏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7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279亿美元,“十五”期平均增长速度为13.1%和37.9%,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江苏沿江沿海港口在带动江苏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联系,促进了长江流域和沿陇海兰新区域经济崛起腾飞。长期以来,江苏沿江沿海港口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提供物资中转服务,目前沿江港口吞吐量中有35%左右是为长江中上游转运的,中上游60%以上的转运物资是在沿江港口完成。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型企业所需的几乎全部的外贸原油和70%的外贸铁矿石由沿江港口中转,长江中上游地区30%左右集装箱吞吐量通过江苏省港口进出。连云港港作为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70%以上港口吞吐量、40%左右集装箱来自于徐州以西陇海兰新线9省市,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沿江港口是江海联运、江河联运的关键节点,便利的区位优势使江苏沿江港口成为整个长江沿江地区和内河水网地区成品油调入的重要依托。港口成品油吞吐量逐年快速增长,呈现出了旺盛的发展态势,吸引了中石油、深圳光汇石油、联合安能等石化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江苏沿江港口,有意在江苏沿江选址建设专业化成品油码头。因此,有必  相似文献   

8.
时力 《中国水运》2006,6(11):15-17
通过对江苏省长江沿线地区原油货源地和消费地的分析,以南京、南通和宁波一舟山港为研究对象,结合港口原油运输现状和近远期的规划,对沿江原油运输一程、二程和三程转运港的选择做出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转运港选择优化方案,对沿江港口原油运输优化组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概述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可实施性的一些制约因素,并以武汉和昆明的线网规划为例,分析了线网规划可实施性的重要性,提出了树立绿色综合交通规划和大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理念、加强现场踏勘和收集与分析基础资料、建立城市建设资料以及规划成果集中管理和共享机制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03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郑重宣告江苏沿江开发战略正式启动。全国的优势在沿海,江苏的优势在沿江。江苏沿江上海--南京段是长江三角洲的主轴,"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开放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可见江苏沿江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长江南京以下河段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依托长江,江苏沿江地区已成为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江苏沿江地区以占全省47%的面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80%和9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土地利用、轨道交通线网、施工、运营、环境保护等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梳理线路设计在整个轨道交通设计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发展方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运文献信息》2006,(6):20-21
长江沿江地区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2004年沿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重庆及上海六省二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305.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3.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645.3亿美元,经济发展形成了庞大的物流需求。长江干线货运总量2003、2004、2005年分别突破3亿、4亿和6亿吨大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速度23.2%。预测沿江地区物流需求、分析长江航运物流市场对指导长江航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快沿江经济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确立了“开发沿江、呼应浦东、东西联动、南北互补”的工作思路,加快沿江经济带的建设。一是加快沿江产业带建设。充分利用长江水运有利于发展大运输量、大进大出产业的条件,在沿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二是大力推进沿江港口和航道建设。“十五”期间投资164亿元,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76个,目前江苏沿江港口共有泊位70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8个。加快沿江集疏运通道建设,改造六级以上内河航道917公里。三是加强沿江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长江横贯安徽全境,全长343公里,习惯上被称为800里皖江,全省17个市中有9个属于沿江地区,是我省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全省区域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最近,我们关于今后一段时期长江水运建设和沿江经济发展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需要,统筹沿江水运与沿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长江水运能力,加快构筑沿江现代化物流枢纽,打造沿江产业带,建设沿江城市群,促进皖江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长江是世界上内河航道里程最长、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流经江苏境内约400km,其中深水航道360km。2002年以来,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历经了8.5m、10.5m以及长江口12.5m等多次浚深整治,对沿江地区港口产生了重大影响。据统计分析,2002年以来,江苏沿江港口泊位单位长度通过能力翻了一番,5万吨级以上泊位增加了101个,港口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分别增长了2.2倍和4.1倍,形成南京、苏州、南通、江阴、镇  相似文献   

17.
对江苏沿江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黎霞 《中国水运》2007,7(11):223-224
沿江地区是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沿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出发,针对沿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入世"后江苏沿江港口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将面临着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机遇."入世"对江苏航运和沿江港口的有利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的实施,改善了长江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打造了长江江苏段水上高速公路,提高了船舶通航效率;为江苏沿江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定线制”是船舶航行安全的基石,是长江江苏沿江经济腾飞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20.
对江苏苏北地区内河航道网总体情况、航道现状、入海口门自然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苏北内河航道网五种海河联运沟通方案,对各方案分别从入海口门自然条件、工程投资费用、区位条件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并得出几点结论,可为江苏苏北地区内河通海航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