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机动车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与驾驶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道路交通法》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过程中,反复涉及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酒后驾车问题,争论的焦点是,我国是否允许驾驶员饮酒,饮多少酒,如何检测等问题。我们除了开展对国人的酒精耐受力和检测标准的研究外,特编译了国外有关饮酒与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情况和法律规定的驾驶员饮酒标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雨竹 《当代汽车》2007,(7):94-95
《中华人名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防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第四十三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  相似文献   

3.
<正>因为机动车是一种速度快、冲力大的交通工具,它要求驾驶员行车时,对于道路上的瞬息万变的交通情况要在0.75秒内做出迅速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交通安全。驾驶员饮酒会导致感觉模糊、判断失误、反应不当,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饮酒而发生的交通肇事仍时有发生,而且酒后开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多为重、特大事故,人员伤亡率高,事故现场触目惊心,为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根据现代生理、心理科学来讲,饮酒对驾驶员驾驶技能有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4.
葛青 《汽车运用》2009,(2):38-38
少量饮酒不会影响行车安全研究机构发现,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由0.5%。增至1‰,发生车辆事故的可能性增加5倍;如果增至1.5%。,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将再增加6倍。在法国,交通事故中的亡人事故有1/10是与驾驶员酒后驾车有关。在德国每年1.4万起交通亡人事故中,因为饮酒造成的就有5000起;因酗酒驾车违反交通法规的就有1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5.
孙全军 《汽车运用》2013,(11):37-37
(1)管好自己的嘴。就是出车前乃至行车途中,切忌嘴“馋”饮酒。酒后驾车是引发诸多交通事故的大敌,特别是路遇那些多如牛毛且又“暗箱操作”的“路边店”,更不是您“嘴馋”的“休闲”场所。否则,您势必落人“陷阱”,既挨“宰”又伤身,更重要的是消耗精力,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6.
酒后代驾     
酒后驾车是一种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行为,然而,在很多情况下饮酒成为一些人不得不做或者是突发的事情。饮酒不能开车,但车又不能放在别处。因此,酒后代驾服务逐渐成为了一种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7.
高庆福 《汽车运用》2005,(11):42-42
管好自己的嘴。这就是出车前乃至行车途中,切忌嘴“馋”饮酒。酒后驾车是引发诸多交通事故的大敌,特别是路遇那些多如牛毛且又“暗箱操作”的“路边店”,更不是您“嘴馋”的“休闲”场所。否则,您势必落人“陷阱”,既挨“宰”又“伤身”,更重要的是消耗精力,影响行车安全,事故发生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同时,出门在外要言之文明,言之有理,言之有恃,不可动辄出言不逊.出口伤人,出语无情,注重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众多的客户,赚取合法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醉驾     
《汽车杂志》2009,(12):64-65
最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拟将醉酒驾车行为纳入刑法处罚范围。并提出与醇驾司机同乘一辆车的乘客也应该进行处罚。这个条款意见稿一经发布,引起了社会热议。有人认为酒后驾驶是司机的责任不应株连同乘者,但是我觉得提醒驾驶员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而且有的时候,朋友、亲人的提醒会比交警执法更容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9.
赵怀 《驾驶园》2011,(5):7-7
自5月1日起.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就要正式实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对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相似文献   

10.
《天津汽车》2014,(8):9-9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某联邦安全监管机构正在与汽车生产厂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一项名为“无缝监测(seamless)”的车载新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触摸和呼吸来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其目的是降低甚至消除因酒驾而引起的汽车安全事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官员表示,虽然目前酒精探测技术仍处于研发和测试阶段,但是计划于2018年开始在汽车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酒精对操控车辆之影响 血液中酒精含量0.03%以下.处于清醒状态,无明显影响,几乎与未饮酒无异。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安全》2009,(2):59-60
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后,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饮酒后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要迟钝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大增加了发生交通意外的可能性。资料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举国欢庆的传统节假日里,席间饮酒无可厚非。然而,饮酒后甚至醉酒后驾驶机动车,那就大错特错了。春节期间,蒙阴县境内发生多起酒后开车酿成的交通事故,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不得驾驶机动车”,并对不同程度的酒后驾驶处以罚款、扣押驾驶证、拘留、吊销驾驶证不同程度的处罚。2011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了修改,开始对醉酒驾驶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酒后驾驶是造成机动车道路伤害的危险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非常严重。本文通过一系列适宜性检测试验,比较饮酒前与饮酒后以及随饮酒量的逐步变化酒精对受试者驾驶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饮酒后受试者心理活动受到影响,反应变差,感知变差,手和脚的动作变迟缓,处置判断错误率上升,并随着饮酒量的逐渐增加,驾驶技能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16.
付梅 《驾驶园》2011,(11):93-93
许多人认为,在看球赛时来上几瓶啤酒或者在晚餐时小酌几杯葡萄酒不会使体内的酒精含量超过驾驶者的法定酒精限度。但是,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性,有很多因素会同时起作用。和慢慢啜饮葡萄酒相比,快速饮酒会使酒精更快进入血液。与边喝酒边进食相比,空腹饮酒更容易使人反应变慢。女性和年长者通常比男性和年轻人更快达到法定醉酒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BAC极限值来确保饮酒驾驶法规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处罚的BAC极限值的使用,较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对酒精影响下驾驶行为的最有效的对策,许多发达国家实施了饮酒驾驶法律,它们都依赖于驾驶员血液里酒精浓度(BAC)作为酒醉的定义。目前两个根本不同的饮酒驾驶法规都在实行之中:(1)在血液、呼气、尿液等一某一谍样内非法酒精2的具体极限;(2)仅能推断出犯法的推定法规,如果分析的结果高于规定的法定极限值。有关驾驶事故的其它信息也可能作为证据出现。影响试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芬兰和瑞典,对酒后驾车者设有1年的自动坐牢期。其中瑞典的警察用设立路障来检查驾驶员的饮酒情况,如果发现驾车者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0.05%或更高,那他便属醉酒开车,就要被逮捕。  相似文献   

19.
平安桂林110虽然法律加重了对酒后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公安机关整治酒驾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从根本上治理酒后驾驶这一痼疾顽症仍然任重道远,一些人仍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饮酒甚至醉酒驾驶机动车,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一些人明知酒驾的危害却依然唆使、纵容驾驶人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同饮人可能承担相应民事或刑事责任的法律后果。在此,提醒饮酒的朋友不要劝酒,更不要教唆或放任醉酒者驾车;饮酒后对醉酒者应当尽到护送、照顾的义务,防止醉酒者驾驶机动车,危害公共交通安全。案例江苏苏州的张某、蒋某等人一起在蒋某工作处饮酒。酒后,张某明知蒋某已饮酒,仍唆使蒋某驾驶车辆,其后蒋某驾驶该车搭载张某等人沿江苏苏州市虎丘区竹园路由西向东行驶至金枫路路口附近时发生交通事故。经苏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