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庆  郭德发  郭艳 《中国水运》2010,(6):210-211
本次研究对隧洞围岩—支护系统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对工程典型剖面和深埋地段的围岩得到支护前后围岩变形、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隧洞开挖后,围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重分布,围岩位移较大,出现塑性破坏区。开挖支护后,围岩位移减小,塑性破坏区范围也明显减小,隧洞围岩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种不同输水方式的水工隧洞,以开挖量、钢筋制安量、隧洞钢支撑量、隧洞固结灌浆和输水管量作为隧洞主要工程量分别对有压输水、洞内穿管和无压明流三种输水隧洞的投资进行对比分析,并拟合出衬砌围岩a=0.3情况下三种输水隧洞的投资增长曲线。通过对三种形式的隧洞计算得到采用无压明流的方式输水最节约投资,当无压明流的不能输水满足要求时,一般输水管径小于0.6~1m采用洞内穿管较有压隧洞省,而当管径管径大于1.0m采用有压隧洞的方式较省,以此作为不同管径要求下水工隧洞最优输水方式的选择依据,可为水工隧洞设计方案提供相应决策。  相似文献   

3.
陈华俊 《中国水运》2014,(4):319-320
针对有压隧洞施工不方便以及施工难度较大的特点,文中通过结合某水电站有压隧洞工程施工实例,系统地介绍了该工程中土方明挖以及隧洞爆破开挖施工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有效地保证了有压隧洞的开挖施工质量,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船坞工程的锚拉式板桩坞壁结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坞壁位移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期墙前土体的蠕变变形。根据分析研究结果,在#2船坞接长改造工程中,采用了设置临时钢支撑、改进锚碇结构等措施,有效地减少坞壁位移,同时使锚碇施工工序不影响坞室开挖工序,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目标。设置临时钢支撑限制坞壁位移的方法在船坞工程中首次使用,为同类工程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某船闸闸址下伏深厚软土,地质条件复杂,船闸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为满足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变形要求,兼顾船闸施工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拟在双排桩支护方案基础上增设2道装配式钢支撑。以装配式钢支撑与双排桩组合支护形式为研究重点,利用 GTS-NX有限元软件,模拟船闸深基坑施工过程。监测数据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特征、周边建筑物沉降特征与工程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钢支撑可有效限制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减少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用装配式 H 型钢支撑加固软土深基坑可行。  相似文献   

6.
向庆庆 《中国水运》2014,(8):208-209
隧洞灌浆技术是水利枢纽对基础工程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文中结合笔者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的经验及工程实例,阐述了隧洞回填灌浆施工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在建滇中引水工程九道河隧,洞CX106+082~九道,河隧洞出口为依托在对,隧洞施工段的地质情况详细了,解的基础上设计了隧洞开挖方案结合现场隧洞变形特征提出了软岩隧洞变形控制措施为相关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引水隧洞作为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承载着引水、输水、导流的重要作用。引水隧洞施工技术、环境较为复杂,需全面考虑施工地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条件,以确保施工质量。如施工遭遇不良地段,也需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处理,以防止受不良地质影响,导致隧洞塌方问题。笔者从引水隧洞施工实例入手,就引水隧洞施工遭遇不良地质问题相关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处理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工程为例讲述了复合式衬砌作为近年来隧道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在富水水地段的隧道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本水利枢纽工程的工期要求、隧洞地质条件、隧洞长度和洞径,参考国内和省内目前较为成熟的隧洞施工经验,通过钻爆法和TBM法两种施工方案作比选分析,选择适合本工程输水隧洞的施工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