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综合监控系统(ISCS)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所有电力和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的分层分布式计算机集成系统。包含了内部的集成子系统,并与其他专业自动化系统互联,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高效率运营。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调研,详尽分析目前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几种集成方式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可看出顶层信息集成方式存在的不足以及深度系统集成方式的优势。给郑州新建地铁的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方案的设计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毅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11):66-67
1综合监控系统简介地 铁综合监控系统(ISCS)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机电设备综合自动化的范畴,提供统一的软硬件平台,对被集成和互联的各个系统进行监控管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作为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重要系统,当灾害来临时,能否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源头,最大限度地缩短故障时间,保证地铁运营不中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及其运营模式的匹配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全自动运行条件下综合监控系统与各种运营场景的关系,提出了全自动运行条件下综合监控系统的设置原则,分析了调度员的设置方案,给出了综合监控系统与包括信号系统在内的各机电系统的接口方案、基于车载监控信息的车地无线传输方案及系统的安全策略等,对云平台与全自动运行条件下综合监控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采用综合监控系统。对综合监控与孤岛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对比。阐述了综合监控的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并提出了主要技术方案。将车站和控制中心具有相关功能的系统进行集成与互联,达到多专业系统设备共享、数据信息互通的目的,减少综合投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以及应变能力,是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系统化方法把环境与机电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报警系统(FAS)、电力监控系统(PSCADA)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互联为一个有机整体。重点讨论并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人机交互系统的体系架构、模块设计以及人机界面设计要点。此外,针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复杂性和人机交互的多样性,对人机交互模块一些技术要点进行了归纳,包括模式控制画面、Python脚本、画面同步、权限管理、联动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国产化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费用和开通后的运营成本,解决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备品备件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我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轨道交通建设的国产化政策和措施。其中机电设备国产化工作的重点是车辆和信号系统。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信号系统国产化的现有状况,进而介绍了分别采用FZL型准移动闭塞系统和LCF-300型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实现信号系统全部国产化的方案,并从技术先进水平及实施难易程度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比较。针对现有国产信号系统,提出了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主流集成方案,分析了建设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综合监控系统的必然性。提出了包括功能优化、接口方案、数据流程、网络方案在内的完整的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分析了其对运营管理的积极影响,并指出了系统集成技术后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管理系统分立建设,以及系统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并设计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系统架构。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管理系统特点,对采用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部署方案进行研究,提出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面向运营指挥的云计算架构设计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管理系统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是运营阶段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监控范围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运营质量。目前国内的监控系统,关键设备和技术大都从国外全盘引进,很不经济,也造成了隐患。实现监控系统国产化势在必行。 研究方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城市轨道智能运输系统的基本构想,并进一步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框架。分析该综合监控系统的内涵、逻辑框架、结构信息流、物理框架和接口技术。 研究结果:跟现有的监控系统相比,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具有监测范围广、分工明确、实现集中化管理、一体化协调运作和智能化管理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研究结论:对于今后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增大,运营工作的难度也逐渐增加,为优化运营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户乘车体验,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智能化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仅通过查看监控画面掌握客室实时情况的感知系统已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营的需求。文章根据当前系统现状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关注点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载综合感知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载综合感知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针对性分析,其次对系统的总体框架、硬件组成与网络拓扑进行说明,同时对系统功能模型进行详细介绍,最后总结得出该综合感知系统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监控的全线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模式。为了实现系统性的节能管理,建立了设备能耗与运行状态、环境和客流等影响因素之间的优化模型,并对能耗状态分析、设备状态管理、设备运行优化、节能控制、评估考核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该系统能够实现节能增效,减少投资成本,推动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综合监控系统已日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基本系统.为了保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安全地工作,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 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简为RAMS)管理规范已逐渐被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控制领域中.介绍了城市轨道...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深度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的弊端分析,介绍了重庆环线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独立组网的自立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及其在控制中心与综合监控系统的互联。介绍了基于电力系统CIM(公用信息模型)和CIS(组件接口规范)的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模型建立,详细阐述了重庆环线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程序控制技术及远程图形服务技术,以及该系统在能源管理及其他高级应用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地铁广播系统的特点。结合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广播系统的不同方案,分析其广播系统在控制中心和车站的系统结构,以及综合监控系统中与广播系统相关的联动功能。综合监控系统与广播系统集成,可实现多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应对紧急情况的联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方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方案,重点对建设目的、系统构成和功能等关键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牵引传动系统是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心脏”单元,其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品质、能耗和控制特性,是轨道交通车辆节能升级的关键系统。而永磁同步牵引系统以其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能耗的优势特点,受到轨道交通行业的密切关注。文章阐述深圳地铁10号线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批量装车概况,重点分析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组成及优势,指出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项目工程实施管理的难点是进度控制和接口协调.以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综合监控项目为例,介绍了工程进度控制和接口协调的方法及项目实施经验.为把软件开发团队纳入项目部的管理范围为项目工程进度的控制提供了组织保障,接口协议分析工具和第三方接口测试认证等是接口协调的技术保障,自主软件平台及其软件开发团队、技术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地铁传统程控卡片控制策略的分析和研究,并运用计算机可同时多个线程并行处理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由串行到并行的程序优化方案,大大减少城市轨道交通早、晚停送电的操作时间。并行程控卡片方案已在成都地铁1、2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平台上进行开发调试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设备运行可靠,效率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综合监控系统已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集成度越来越高,实时控制功能越来越强,智能分析和故障自诊断功能进一步增强,IEC6185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具有能效管理、新能源的应用与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变流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了响应国家节能降耗政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供电系统节能方案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主电路结构和空调等重要负载供电电路,提出一种基于高频直流斩波降压电源的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优化方案,描述其基本原理,并通过理论计算对优化方案的节能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