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闯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1):159-161,165
城市市政道路改拓建工程中往往会涉及较多的地下管线,由于各大管线权属单位不同,且一般时间较为久远,管线位置及走向往往很难确定。业主及各大权属单位提供的管线图纸只能作为项目施工的参考,给道路及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造成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实际项目案例介绍了市政道路管线精准定位及保护的几种方法,为后期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雍和宫新建电力隧道与既有电力沟采用"暗三通"相接,成功避免了管线改移及占用交通道路.介绍了"暗三通"的设计方案及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市政工程领域的基坑工程具有规模小、深度分布复杂、紧贴或穿越市政管线等特点,此类基坑,除常规的基坑支护保护周边环境[1]外,尚需重点处理坑内高差以及现状管线的保护问题。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复杂基坑穿越现状管线时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与施工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以及现状管线整体考虑的保护措施,完美地解决了复杂基坑开挖时坑内高差的处理问题,同时为基坑穿越现状管线时对管线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过去规划及设计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日趋增长的交通需求,在市政道路改建工程中,管线综合相比新建工程更加复杂,与传统二维设计相比,BIM技术在市政管线综合应用中具有更多优势。利用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信息、信息共享、碰撞检查等功能对管线综合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减少了项目的设计变更,保证项目进度并节约了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5.
隧道基坑常位于地下管线数量较多的闹市区,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管线的破坏,如何准确分析基坑开挖对周边管线的影响至关重要。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基坑周边不同管线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数据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基坑开挖对不同管线所造成的位移变形特点,为隧道基坑周边管线的合理保护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古都风貌的整体保护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老城区的整体保护和历史街区的保护理念不断完善,政府对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的研究更为深入。为促进老城复兴,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城区旅游,促进历史街区经济发展,对历史街区的综合整治极为迫切。整治过程中,街区下管线错综复杂、管线破损严重、市政管线混接等问题突出,现状市政管线改造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及难题。结合实际情况,对现状改造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  相似文献   

7.
张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7):337-340,358
介绍了深圳地铁6号线的概况,根据管线迁改工程经验,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管线迁改的总体思路、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地铁重大管线和相交道路工程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重大管线的梳理,主体和前期工程设计时都可以对重大管线方案进行优化,减少管线迁改。通过对市政道路的分类梳理,对市政道路和管线的恢复方案处理方式不同,可根据分类针对性地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建设试点项目——杉板桥路(二环-中环)改造项目为工程背景,阐述了传统市政管线改造设计要点和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理念下市政管线改造设计要点。介绍了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理念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实践。对改造项目进行了管线现状及需求分析和管线建设边界条件分析,详细介绍了市政管线改造采用缆线管廊、综合排管的创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管线的保护     
《经济导报》2007,(2):114-118
石油和石油气输送管线的安全防护问题造就综合的技术研究领域和潜在的人文问题。为管线保护提供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需要对情况作详细评估,既考虑到存在的安全威胁’一又许表许多须克服的物理障碍。其中包括一个国家的管线网络可能面临的各种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桥梁桩基施工中,地下管线常会因沉桩而引起损坏,有时会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损失。例如某立交桥施工中,由于沉桩前未查明一根φ1000的地下自来水管的精确位置,一根桩打穿了该自来水管,水柱冲至数米高,附近居民进水,电视台曝光,社会影响很大,经济损失数万元,另有一座桥梁,桩基施工损坏了通讯电缆,造成大面积电话通讯中断。所以,桩基施工中做好管线保护工作,有重要意义。本介绍江杨路跨线立交桥桩基施工中管线保护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地铁文武路站,位于成都市繁华的中心地带,处于交通繁忙的城市南北主干道上,两边建筑紧贴道路红线,地下管线密集,车站带存车线,给车站的设计、施工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通过对文武路站诸多特殊性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应对策,较好地解决了诸如交通疏解、管线改移、附属结构的设置等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重要管线迁改严重制约地铁车站建设进度的问题,依托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4标江星路车站基坑下穿既有运营110 kV高压线缆工程,提出采用导墙开挖前临时悬吊管线并设置U型槽钢构保护、划分槽段并用改进后抓斗完成成槽作业、分段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平面“双拼”方式入槽后灌注混凝土的一整套施工方法,在对电缆排管原位保护情况下完成地下连续墙施工。施工过程中管线未受明显扰动,地连墙分幅处也未发现有明显渗漏情况。对比管线迁改方案,管线原位保护和配套施工方法可以明显节约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实际施工案例的分析,对高速公路与管线交叉(伴行)问题产生时的相关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研究。该项研究的内容从公路与管线的交叉情况出发,根据以往的类似情况的处理案例进行了解决对策的分析。通过对已经竣工的工程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解决高速公路与管线交叉的施工问题要依循基本的管线保护政策和相关制度,将协商处理和保护涵的处理结合起来,实际解决高速公路的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析讨论了综合管廊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分析了不同来源作用下管廊内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及浓度限值。从兼顾保护巡检人员安全、管线运行安全及附属设施安全运行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工程的经济性,探讨不同建设条件下、不同管线入廊时综合管廊内现场检测仪表配置、布置的原则。在综合管廊内部环境控制的运维管理办法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21,66(9):371-378
以福州市某超浅埋隧道斜穿市政管线工程为依托,结合FLAC 3D软件、现有城市管线标准与实测数据,对管线沉降规律展开研究,并制定安全可行的管线控制基准。研究表明:双侧壁导坑法相比三台阶法与CD法开挖时,前者具有"小分步,大分级"的特点,对管线沉降控制效果更显著;隧道-管线交点出现最大沉降量-7.39mm,管线由于自身弹塑性质,而发生两端微小隆起;上覆土重力使管线沿水平方向上发生挤压变形,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2mm,可知管线竖向变形受施工影响更敏感。需对隧-管相交段地表进行外界荷载管理,避免管线在水平方向位移过大而破坏。地表横向沉降最大值S_(max)与沉降槽宽度系数i的比值作为沉降控制限值,可有效保护管线。研究成果对研究隧道下穿管线变形规律与控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能源的输送、信息的传递,关乎城市的安全、居民的生活,被誉为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我国的城市化地区经历了几十年或几百年的开发建设,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如蛛网密布,各类地下管线各自为政,现状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缺失,造成了城市开发建设、改扩建过程中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同时施工过程中对现状管线的破环给城市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从上述问题出发,结合武汉市人民政府2012年出台的《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编制《武汉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推进管线与道路同步建设,并为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审批审查提供依据,逐步做到合理建设,科学监管。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一个DN1000顶管穿越DN1200煤气管道及2-2400×2400污水箱涵的工程实例。其中,顶管与污水箱涵净间距仅为1.5m。为保护既有管线,加强了对既有管线、箱涵及地层沉降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了顶管施工各项参数。监测数据表明,该工程的地层损失率最大为3.4%,管线处地层损失率最大为1.5%,最终,把煤气管线和污水箱涵的变形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深埋地下或海底的管线仍须定期检查其有无裂纹和缺陷。这样的完整(善)性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即使是可触摸到的岸基管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这对设置在难于触摸到的位置的管线则更为复杂。根据市场的需求,智能清管(检测)方案是现在能监测这类不可触摸到的管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研制开发城市道路管线工程综合微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必要性,提出了把管线工程综合纳入城市道路设计范围的理由;在分析AutoCAD12.0版本特性的基础上,尝试用综合微机辅助设计,介绍了城市道路管线工程综合微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总体设计及其实用技术。本项研究成果的应用,可大大减少管线设计综合的工作量和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建城市道路下面埋设着各种地下管线,特别是电力、电信、燃气、给水等管线,埋设比较浅,当后期老路改扩建或者新建道路与之相交时,老路开挖后需要对已铺设的管线进行保护.传统的保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改进后的保护措施不仅能消除安全隐患,还便于埋地管线的维修与养护,施工简单,快速高效,操作容易且绿色经济.通过目前已经实施的几条道路的使用情况来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