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道部《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76号)中规定,“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160km/h及以下的I级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应选用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当缺乏A组填料时,经经济比选后可选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Ⅱ级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应优先采用A组填料,其次为B组填料;当选用B组填料时,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地区,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填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
豫东平原区公路路基病害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东平原区的土质特性多为粉质低液限黏土和低液限粉土,路基沉陷和水毁损害病害对路基损害较严重.文章分析了路基病害的成因,根据分析结果,对该地区常见路基病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供类似维修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1前言   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多雨和土质不良,特别是在中、高塑性土和膨胀土路基地段,基床下沉外挤是常见的路基病害.这种病害发生时,基面变形、下沉外挤,线路几何尺寸难以维持,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甚至会导致行车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集通铁路既有线路路基、基床下沉,基床板结,路基冻涨等路基、基床病害类型和产生机理,提出基床下沉外挤、路基边坡溜坍、路基与基床板结、路基冻涨等路基病害整治措施;提出强化基床表面、改良基床土性质、设置封闭层和疏导地下水等基床病害防范措施,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运量的增加和列车提速,对铁路路基强度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由于铁路基床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线路几何尺寸经常变化的现象,铁路工务部门投人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提出了许多整治路基病害方法,如基床换填法、石灰桩、水泥桩和复合地基法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正在全路推广应用;但是,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基床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和基床病害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已有的基床加固方法已逐渐不能满足目前铁路运输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铁路正朝着重载、高速方向发展。在铁路建设和运输生产过程中,铁路路基基床的损伤越来越大,基床病害也越来越多,基床病害的原因也在不断增加,变化万千。面对这种情况,铁路路基基床的病害整治手段也应在不断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结合芜湖市铁路路基状况,详细分析路基基床病害并合理进行整治,可对今后铁路建设和维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铁路正朝着重载、高速方向发展。在铁路建设和运输生产过程中,铁路路基基床的损伤越来越大,基床病害也越来越多,基床病害的原因也在不断增加,变化万千。面对这种情况,铁路路基基床的病害整治手段也应在不断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结合芜湖市铁路路基状况,详细分析路基基床病害并合理进行整治,可对今后铁路建设和维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邯黄线起自邯郸终至黄骅港,地处河北省平原区,沿线农田遍布,多路、无山、缺土,具有典型的平原地区铁路的特点.通过研究邯黄铁路的关键技术标准,重点是限制坡度标准的路基填料标准,为平原地区I级货运铁路的设计积累经验.研究结论:虽然4‰限坡标准较6‰限坡标准投资增加4亿元,但仅占全部投资的2.5%,而牵引质量可达7 250 t,增加明显.为了与相邻路网干线的标准相一致,适应未来货运通道重载化、车辆大型化的发展方向,建议采用4‰的限坡标准.针对平原地区路基填料缺乏的难点,建议路基基床表层采用A组土,路基底层采用改良土加C组土加强碾压的方案,投资节省,可实施性强.  相似文献   

9.
李庆鸿 《中国铁路》2006,(11):15-19
膨胀土遇水膨胀、脱水干缩不能直接填筑路基,因此必须进行改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全线取土场土质调查与膨胀土物理性质试验、改良机理分析和方案选择、改良效果比较及参数确定。改良土拌和是使膨胀土与石灰产生理化反应,降低或消除膨胀性,增强水稳性和耐久性。改良膨胀土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包括基底处理、基床以下路堤与基床底层填筑、砂填层和复合土工膜铺设、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桥(涵)过渡段路基填筑等环节。在用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过程中,应对填料的液限、塑限、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无荷膨胀率、50kPa荷载下有荷膨胀率、胀缩总率、浸水72h崩解等进行复查试验。  相似文献   

10.
填方路基的沉降控制,特别是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控制,是铁路施工中永恒的课题。尼日利亚阿布贾地区土的性状比较单一,具有较高液限和塑性指数特性,属类高液限土,作为高路基填方用土,沉降很不容易控制。结合阿布贾铁路施工给出了其用于高填方时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沉降,对于类似工程施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阳平关至安康铁路全线穿越136.4km膨胀土分布区,由于建设年代早,对膨胀土认识缺乏经验,建成通车后既有线在运营过程中路堤、路堑边坡和路基基床部位不断发生病害,详细介绍沿线各种路基病害的分布段落、病害类型,从气象环境、地层岩性、大气降水等多个方面分析路基病害的形成机理。增建第二线时,避绕了易发生病害的区段,优化了二线的选线方案,通过借鉴既有线路基病害整治经验,提出了膨胀土地区路基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建黄(骅南)—大(家洼)铁路的工程地质情况,对过渡段路基采用C组土掺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改良后填筑。从填料选择、施工工艺、过程控制、沉降观测、检测标准等方面探讨了过渡段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通过改良土分段集中路拌解决了过渡段填筑质量受地域、土质等影响的问题。黄大铁路过渡段路基填筑施工质量良好,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及路堤本体的压实系数、地基系数均满足压实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深入分析降雨入渗诱发铁路路基病害的内在机制,采用非饱和渗流数值计算理论,考虑基床填料回弹模量和累积塑性应变的含水率敏感性,建立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路基降雨入渗深度、饱和区、含水率、回弹模量和累积塑性应变的变化及分布规律。研究结论:(1)降雨入渗条件下水分在基床表层内迁移,难以透入基床底层;(2)降雨入渗导致基床表层平均竖向回弹模量值降低,基床底层平均竖向回弹模量值影响较小;(3)当日降雨量增长到25 mm时,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交界面出现水分富集,易软化而引发基床局部塌陷、不均匀沉降和层间接触面剪切破坏等路基病害;(4)通过研究得出基床表层裂缝渗水区域和基床底层底部是路基排水及养护维修重点;(5)本文成果可为铁路路基防排水设计和养护维修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翻浆冒泥是既有铁路路基最常见的一种路基病害。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收集30组翻浆冒泥工程实例资料和61个已发生翻浆冒泥土的实测数据样本,分析和总结发生翻浆冒泥的细粒土物理状态表征指标(塑性指数IP、液限WL、饱和度Sr、细颗粒含量P、渗透系数K)和指标区间,对物理状态表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3个无相关性指标(IP、Sr、P)作为易翻浆冒泥的细粒土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易翻浆冒泥的细粒土综合评判指标F,各评价指标权重由病害表征指标出现的频次经计算得到。研究结果表明,易发生翻浆冒泥的细粒土物理状态为:塑性指数IP大于12,液限WL大于32%,渗透系数K小于1.05×10-5 cm/s,饱和度Sr大于50%,细颗粒含量P(粉粒与黏粒所占土的百分含量)大于60%。通过实例验证,与目前评价指标相比,综合评判指标F能更好地评判土体易发生翻浆冒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在雨水丰富地区 ,因基床土质不良 ,地表水下渗浸润 ,列车荷载反复作用 ,路基基床极易发生翻浆冒泥、下沉外挤等病害。结合应用土工格栅加固基床的工程实例 ,对其加固原理、可行性及作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朔黄铁路重载路基基床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朔黄铁路重载路基基床加固技术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现场试验方案。通过肃宁2.8km的现场试验验证,制定了肃黄段特殊土和特殊条件下重载铁路路基施工方案。所完成的路基,经近5年的运营和雨水冲刷、大暴潮的侵袭考验,基床稳定,未发生基床病害,使用效果好。该技术在重载铁路上首次采用获得成功并在黄万铁路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兖石线膨胀土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整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兖石线膨胀土的分布,以及兖石线膨胀土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病害产生的机理。结合兖石线路基大修的施工条件,通过对基床表面铺设两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基床表层范围内换填石灰改良土两种设计方案进行比选,确定采用在基床表面铺设两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处理兖石线膨胀土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病害。  相似文献   

18.
重载铁路路基相比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路基承受更大的动力荷载,对填料要求更为严格。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简称蒙—华重载铁路)三荆段(三门峡—荆门)沿线分布大量膨胀土,拟采用水泥改良膨胀土作为该区段路基填料。鉴于目前中国尚无在膨胀土地区修建重载铁路的实践与案例,针对重载铁路水泥改良膨胀土路基填料可靠性研究相对偏弱。为此,首先结合室内动三轴试验,系统探索重载铁路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结构范围内水泥掺量3%和5%改良膨胀土的临界动应力;然后借助现场试验测试路基实际动应力水平,对水泥掺量3%和5%改良膨胀土填料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基床底层水泥掺量5%改良膨胀土填料临界动应力范围148.8~233.1 kPa,大于该范围实测路基动应力水平71.45 kPa;基床底层以下路堤掺量3%改良膨胀土填料临界动应力范围142.5~249.7 kPa,大于该范围实测路基动应力水平25.25 kPa,说明水泥改良膨胀土用作蒙-华重载铁路路基填料动力可靠性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对探索重载铁路基床范围内动力水平及水泥掺量3%~5%改良膨胀土填料的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勇  孙喜峰  李廷 《铁道勘察》2004,30(2):57-58
根据现场实地情况 ,对弱膨胀土路基的病害进行分析 ,提出治理措施 ,为今后铁路通过膨胀土地区及对路基构筑物基床土填料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底层病害整治困难的特点,对目前常用的病害整治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提出路基基底纵向水平加固技术。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路基基底纵向水平加固前后轨道、路基的垂向位移和垂向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载铁路出现病害后基床底层位移可达2.5 mm,应力可达175.56 k Pa;基床底层纵向水平加固效果显著,能够减小路基轨道的位移和应力,改善基床底层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