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珍玉  王永和 《公路》2006,(5):120-123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设计、施工、管理等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为了更好地考虑这些不确定性,新版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以可靠度概念取代了传统的安全系数,从而使路面设计更科学。以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靠度的主要结构参数为随机变量,采用疲劳概率分析模型,分析了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和概率分布,编程计算某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可靠度指标。  相似文献   

2.
由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划》(JTJ014-97)已颁布实施,土基与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较前有较大变化,则相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土基与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应进行修正。水泥混凝土跃同设计中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Et也应有所修正。该文通过大量计算,拟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修订建议值,可以向有关设计、施工、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假设,结合多轴化、重载化的交通运载趋势,考虑不同温度梯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力情况的影响,对各种车型位于不同荷载作用位置时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不同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临界荷位,为采用不同设计标准的各种设计方法提出选取临界荷位的合理建议。结果表明,若以板中荷载疲劳应力破坏为设计标准,当水泥混凝土路面处于正温度梯度或零温度梯度时,其临界荷位为车辆载重轴作用于纵缝边缘中部位置;当水泥混凝土路面处于负温度梯度时,临界荷位为车辆相邻两轴作用于同一块路面板的前后两端位置;若以板角挠度破坏为设计标准,无论水泥混凝土路面处于何种温度梯度,临界荷位均为载重轴作用于靠近角隅的板边横缝边缘。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筑路资源、节省工程造价、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从交通特征、土基强度、筑路材料等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抛石水泥混凝土、小板块水泥混凝土、低强度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种符合山区通村公路建设资源特点的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推荐的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对三种结构形式进行经济比较,确定出工程造价最低的路面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状武金堤路重载、超载车辆较多的特点,在加强超载管理控制的基础上,新武金堤路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中考虑结构冗余,采用钢筋混凝土面层,贫混凝土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组合,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土基的回弹模量,从道路结构的面层、基层、土基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延长重载、超载情况下路面结构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路面结构设计中关键因素的分析,考虑土基模量,基层厚度和基层模量三个因素,并根据工程经验选取相应的因素水平,利用正交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并通过直观分析得出这些关键因素对路面性能的影响。根据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路面性能采用路面的设计指标和验算指标来表征:路面表面湾沉、基层底部拉应力和底基层底部拉应力。分析表明:土基模量和基层厚度对路面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基怪模量的影响要小得多。土基的模量宜在50-100MPa之间,基层厚度宜取20cm左右。  相似文献   

7.
徐启友 《公路》1989,(5):3-8
近年来,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大发展,许多省、市都在铺筑,并制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有了规范可循,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打下了基础。一、浙江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情况我省50年代末期开始在公路的沿溪淹水路段、过水路面两头及穿越城镇路段,铺筑少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些早期铺筑的水泥路面,厚度15~18厘米,混凝土标号200号,路面平  相似文献   

8.
1 国内外道路水泥发展状况 世界各国对发展高速公路十分重视,并以高速公路的多少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在高速公路中,采用何种路面主要取决于材料来源的难易。如中东国家多数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美国的高速公路有一半以上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而日本的高速公路则有2/3是水泥混凝土修筑的。 我国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已开始引起公路部门的重视。广东作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在修筑大量的砂石路面、沥青路面的同时,也修筑一定数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预估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疲劳损伤,建立弹性地基上不等平面尺寸双层结构模型,假设面层板与基层受压接触、受拉分离,在荷载与温度梯度共同作用下,采用耦合法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纵边中部和板角隅处结构应力变化规律;与采用叠加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纵边中部荷位,正温度梯度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力耦合法结果大于叠加法结果;对于角隅荷位,负温度梯度下,耦合法结果大于叠加法结果。  相似文献   

10.
康省桢 《中外公路》2011,31(1):66-69
针对Winkler弹性地基,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FWD荷载作用下的弯沉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据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盆的特征,通过选定两个弯沉值之差作为板角脱空评定指标,建立了一种新的板角脱空区域的评定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有文献表示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弯沉验收标准值存在不适。文中结合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路面弯沉检测标准值的规定,提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验收标准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发现土基回弹模量-含水量、水泥稳定碎石回弹模量-养护龄期之间存在相关度较高的函数关系,据此得到任意时间的土基回弹模量和水泥稳定碎石模量;再结合试验得到的其他路面结构实际参数和层状弹性理论计算交工验收时路面的实际弯沉值,以此作为路面验收弯沉标准值判断路面弯沉是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讨论原路基工作区深度确定方法的局限性及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时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以荷载作用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不同荷位时的路基应力比(板角、板边时的路基应力与板中时的比值)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下路基工作区深度的控制指标。采用有限元方法,讨论了路基应力扩散特征和工作区深度,给出了路基深度0.8m处的应力比取值范围。结果表明:不同轴型(单轴、双轴和三轴)及不同公路等级的路基工作区深度变化在0.65~1.55m之间,原0.8m的路基工作区深度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在路面结构和轴荷条件下的情况。在综合考虑轴荷、路面结构和公路等级基础上,推荐了路基工作区深度值。  相似文献   

13.
郑向雷  刘新舟  赵彬强 《公路》2006,(2):109-111
我国现行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采用回弹模量作为土路基的强度指标,而在施工过程中则采用压实度作为控制参数,这就使设计与施工控制无法直接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公路施工控制参数及检测方法,对我国公路的施工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国际会议将于1981年4月14日到16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满利斯召开。会议目的是交换有关公路、农村道路、机场以及其它特殊情况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最近设计资料。从经济和实用的观点出发,重点是对新铺路面和旧路补强考虑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可能使用性。这次会议也是对参加实际工作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5.
祝心树 《公路》1990,(2):15-19
我国公路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8000多公里,其中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接近甚至超过使用年限,维修养护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通荷载的日益重型化,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加速了路面的损坏。因此,制订合理的养护方案,及时对路面进行维修养护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一、路面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公路上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起步较晚。五六十年代,除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和机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现有的路面设计与计算中,路面的计算图式没有考虑路基路面各层材料弹性模量 E沿深度增加的图式。但是实际上 E 沿深度(一般是基层和路基部分)增加的路基路面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大量的。例如:在广大北方冰冻区春融初期当基层和土基未完全融冻时;在山区道路岩石路基地段;在多年冻土路基地段;在刚性桥涵面上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交通部颁发的JTJ012-8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明确规定“路面用的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应以抗折强度为标准”。其后在1986年国家计委颁发的国家标准GBT-8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又明确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验收时的强度指标为三分点加载的抗折强度指标;再则以抗折强度为控制指标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目前也已通过鉴定,不久也将在生产中付之应用。  相似文献   

18.
PDCA循环在水泥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交通部"村村通公路"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在全面展开的西部地区公路特别是市县级公路建设高潮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将会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很多水泥混凝土路面远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期就出现了大面积的破损现象,严重影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的声誉和使用前景.介绍了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情况和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水泥路面施工过程中,使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评分和路面平整度分项工程质量评分分别由最初的93分和70%提高到了97分和94%,不仅保证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内部质量,而且外观美观,保证了行车的舒适与安全;获得了良好的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刘秀菊 《公路》2011,(5):182-184
土基回弹模量是表征路基抗变形能力与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力学参数,合理科学地选定土基回弹模量,对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发挥公路建设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山区通村公路路基回弹模量实际调查基础上,研究了承德围场地区土基回弹模量参数特征,提出采用MINITAB软件,首先对公路进行路段划分,把回弹模量数值相近的路面单元...  相似文献   

20.
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弹性地基上双层板计算模型对半风性基层上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应力和疲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