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论述,着力传承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钻研技术、克难攻坚、创新超越,积极投身交通运输改革创新发展主战场,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了"感动交通人物——最美南粤交通工匠"推选活动。经过报名推荐、专家初选、网上投票、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程序,推选出了十大"最美南粤交通工匠"。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论述,着力传承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钻研技术、克难攻坚、创新超越,积极投身交通运输改革创新发展主战场,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了"感动交通人物——最羑南粤交通工匠"推选活动。经过报名推荐、专家初选、网上投票、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程序,推选出了十大"最美南粤交通工匠"。我们将一连两期为大家展示这十位感动交通人物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是自动化码头构建智能航运生态的引擎,加快培育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专业人才则为智能港口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以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为基本主线,归纳演绎适应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自动感应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内涵和特征:行为认识、行业自觉、思维创新、技能精进和实践养成。提出其培育路径:确立智慧港口"工匠精神"时代蕴含科学认同理念;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培养"工匠精神"模式,创建"工匠精神"实践实训融合互补模式,打通"工匠精神"人才职业成长通道障碍,架构"工匠精神"评价分析导航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尊师重教、敬业爱国等。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国家科技的灵魂,是工业技术人员提升专业技能,是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主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更是当代中国制造业的强烈呼唤。要从加强工匠精神的传承力度,创新工匠精神的培育理念,渲染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和优化工匠精神的顶层设计等方面,探究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是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学生要有爱岗敬业的学习态度,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踏实负责的职业精神,在物流行业的从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本文以"工匠精神"的构建为基本点,分别从"工匠精神"的定义,构建"工匠精神"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工匠精神"内涵建设的意义论证物流管理专业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同志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入手,解读中国当代工匠精神的新内涵。通过解读世界各国工匠精神,为我国当代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有益借鉴。研究中国当代工匠精神及其培养路径对我国加快国内产业升级,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完成"中国制造2025"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高职高专旅游专业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和路线。首先阐述了"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价值观;然后介绍了旅游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旅游行业需要汲取"工匠精神"中的专业、个性化和精益求精;接着以旅游专业人员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为切入点,从端正思想、明确目标、改革模式、共建师资和打造品牌五个方面,阐述了给高职高专旅游专业人才培播下"工匠精神"种子的的办法;最后从完善制度、文化建设的角度介绍了让"工匠精神"开花结果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培养紧密相关。本文基于现代学徒制探讨了连锁经营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提出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入"匠心"理念,弘扬"匠魂"精神;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改革全过程;以匠心打造工匠型教师团队;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平台,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的关键在于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质量和发展水平,而核心在于培育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现代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我国整体人力资本的全面提升。文章以"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阐释为逻辑起点,在深入剖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提出"工匠精神"的具体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31日,“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论坛”在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之一的合肥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新能源领汽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安徽省科技厅、合肥市科技局等政府相关部门,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国轩高科等整车、电池、电机配套企业,新能源汽车运营单位,上海交大、安徽大学等科研院校,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200多人齐聚一堂,共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大计。与会新能源领域专家表示:本次论坛意义非凡,立足安徽,放眼寰球,将开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召开以来,多次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今伟大工程建设与精美制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2.
倍受业界关注的Busworld Asia 2006于3月28日~30日在上海再次盛装开幕,国内客车产销排名前四位的宇通、金旅、苏州金龙和厦门金龙悉数到场,再加上牡丹、中通、黄海、江淮、安凯、金华尼奥普兰、三一、中大、星凯龙、申龙、一汽丰田、斯堪尼亚等国内外的整车企业,所有的腕儿几乎到齐。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28日,安凯客车又传喜讯,在安凯客车总装车间,随着启动球的点亮,一辆安凯纯电动客车向人们徐徐驶来,标志着2010年第一万辆安凯客车正式下线.来自安徽省、合肥市,江淮汽车集团的各级领导嘉宾,安凯客户代表,媒体代表以及安凯客车全体领导和员工们共同见证了安凯客车正式迈入中国客车行业的"万台俱乐部"这一历史时刻.这也标志着安凯成为继"三龙一通"之后又一家年产过万的客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4.
揭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18级健美操选项课实验班学生"工匠精神"形成的基础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体育教学培养"工匠精神"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24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2008中国交通展"(第九届国际公路水运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其中"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实施10周年成果展"是专门为客车行业搭建的一个展示平台,共有17个企业45个车型参展,他们分别是郑州宇通、厦门金龙、苏州金龙、厦门金旅、丹东黄海、安徽江淮、安凯客车、河南少林、浙江青年、中通客车、亚星客车、桂林大宇、福田欧V、北京北方、江苏常隆、上海申龙、南京依维柯.  相似文献   

16.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中国人民也迎来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胜利日大阅兵!阅兵式现场,作为唯一一个直接参与阅兵式的客车品牌,经过特别改装的敞篷版安凯宝斯通客车搭载着抗战老兵方队与我国高精尖军事装备同台受阅,成功造就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史上的永恒骄傲! 为进一步揭秘受阅客车的受阅历程和幕后故事,全方位展示安凯宝斯通客车的至臻品质,2015年9月9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受阅客车安凯·宝斯通客户交流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举办!会议现场,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安凯客车董事长戴茂方等公司高层领导出席作重要讲话,并与参阅的军方领导、来自全国各省市的重点客户代表、以及中央电视台等核心媒体等各界精英近三百人一道,共同见证了安凯宝斯通的荣耀与喜悦!  相似文献   

17.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10月28日,"2007江淮客车节油万里行--我看行"庆典在具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黄山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论述,着力传承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钻研技术、克难攻坚、创新超越,积极投身交通运输改革创新发展主战场,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了"感动交通人物——最美南粤交通工匠"推选活动。经过报名推荐、专家初选、网上投票、专家评审和公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0月31日,“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论坛”在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之一的合肥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新能源领汽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安徽省科技厅、合肥市科技局等政府相关部门,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国轩高科等整车、电池、电机配套企业,新能源汽车运营单位,上海交大、安徽大学等科研院校,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200多人齐聚一堂,共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20.
"工匠精神"的内涵可归纳为三个层面:第一,敬业。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神圣感,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注重产品的细节和质量,精益求精,敬重顾客,服务无微不至;第二,乐业。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的乐趣,陶醉其中,怡然自得;第三,专注。能够超越名利,超越世俗,拥有高尚丰富的精神世界,宁静淡泊,专心致志,在精进专业的道路上不断奋斗。这三个层面是从外而内、依次递升的,是人格、境界逐渐升华的过程。高职院校是培养中国现代"工匠"的主要基地,必须要以"工匠精神"作为灵魂,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