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改进DEA法的铁路应急预案编制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应急预案编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多输入、多输出等特性,提出选用DEA法对铁路应急预案编制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针对传统DEA法的局限性,提出改进的DEA法,克服传统DEA法无法确定有效决策单元优劣顺序的缺陷,并针对应急预案编制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给予不同的权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最后以青藏铁路公司为例对其预案编制绩效进行综合评价,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改进层次分析法在铁路应急预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铁路应急预案的特点,建立了铁路应急预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层次结构复杂、指标分布不均衡的特性。本文对这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其给传统层次分析法带来的影响及误差。据此,对传统层次分析法的构建指标层次结构方面进行改进,并引用G1法计算指标权重值,从而达到减少不利影响及误差的目的。最后以青藏铁路某专业应急预案为例,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并指出该方法在其他领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掌握铁路施工企业在经济、管理、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展示和激发其自身优势和能力,适应新时代铁路工程建设,文章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以资信能力、施工能力、履约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指标为准则层,构建能够反映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各层次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最后通过对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所构建的铁路施工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国铁集团精准施策提供依据,促进铁路施工企业自身优化改进,助力铁路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出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综合评价的概念,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目标决策技术分析研究各指标间的关系,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某一铁路项目的融资中,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TOPSIS的铁路应急资源供应优先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改进传统TOPSIS法缺陷的基础上,针对各类应急资源在不同受灾点的供应优先级各不相同的特点,以提高铁路应急救援处理效率为目标,特别是应急资源储备量、调度运力和时间受约束的条件下,建立铁路应急资源供应优先级评价体系。分析确定影响应急资源供应优先级的评价指标,提出客观熵权计算法确定权重值,以避免由传统主观判断不确定而造成的评价结果不准确。通过计算欧式距离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确定待评价铁路应急资源的供应优先级。最后结合模拟算例得出具体的应急资源供应顺序,结果较符合实际情况,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2013年,铁路总公司为全面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在各铁路局成立了货运中心。基于铁路货运中心运营一年多来的现状,针对其运营绩效的综合评价问题,建立了一套初步的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克服了传统的以"成本--效益"方式评价绩效所带来的评价指标单一、部分数据获取困难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较为完善的铁路货运中心运营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同时针对上海铁路局上海货运中心的数据资料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运营期间对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必要性.从系统工程理论的角度,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应急救援过程的多个功能要素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轨道交通系统实例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安全管理的不足,为管理人员改进和加强系统安全提供依据,促进轨道交通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铁路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精确评价,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铁路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模型:①通过分析铁路的现状特点,采用频率统计法与经验判断法,从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与铁路防洪体系4个方面选定22个指标,建立铁路防洪系统评价体系;②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TOPSIS法建立铁路评价标准;③基于铁路防洪评价体系,构建了三层神经网络的铁路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甘泉铁路的防洪性能进行评价:甘泉铁路综合评价结果为0. 520 4,防洪能力表现为一般。  相似文献   

9.
确定影响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6个主要因素,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对旅客的抽样问卷调查法为基础,建立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模型.以对某铁路客运站的实际调查数据为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针对该客运部门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找出其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铁路选线决策模型中未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对决策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难以综合评价的系统量化问题,选用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及环境影响和社会政治经济意义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铁路选线决策指标体系,并采用九级标度语言评价值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再将定性指标转换为直觉模糊数带入计算;然后定义效用函数表达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采用两次改进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最后结合基于对称交互熵的多属性决策排序法,构建一种新的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的铁路选线决策模型。根据该模型,通过选择不同的风险偏好因子k得出与其对应的最优方案。通过案例分析,该模型具有更好的实践性和可靠性,为今后类似风险偏好铁路选线决策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