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十年来广大中小河流原有船舶的技术状态基础较差,又加迅猛倒退,难以生存,已对整个水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当前应该认清船型发展方向,必须尽快进行船型技术改造,建造新船应这个方向,并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船型,尽可能增大船舶吨位;将拖驳改造成机动驳顶推船队;旧机动驳若可以改造则接长,使其载货量增加50%左右,在浅水中航速影响不大,若不可改造,应尽快淘汰,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现有航道通过能力及经济性。由交  相似文献   

2.
张哲辉  卢成 《水运管理》2009,31(1):23-25
分析嘉陵江发展集装箱运输潜力及集装箱运输船舶船型相关因素,根据嘉陵江航道、通航建筑物、现有船型的特点及我国内河航运标准,提出嘉陵江水路集装箱运输的推荐船型:载箱量为54TEU的自航船、机动驳顶推船组(1推1)和分节驳顶推船队(1推2),并对这些船型进行经济性论证与分析,认为机动驳顶推船组和分节驳顶推船队优于自航船。  相似文献   

3.
我国内河货运船型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长江及中小河流货运的重要性、现状及对策。长江应充分发挥分节顶推优势,降低运价。中小河流应尽快进行船型技术改造,船型发展方向应是高长宽比船型及机动驳顶推,同时要加大科技兴航宣传力度和尽力提高船舶操纵性。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航道条件为发展内河航运提供了基础 ,从分析国内外理论计算结果着手 ,阐明了内河航运船型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 ,认为我国内河船型应发展大长宽比船型和机动驳顶推运输船队 ,后者更适合我国当前的航道、港口现状。  相似文献   

5.
根据乌江现有航道条件、在多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和大量的机动驳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上滩能力强、下水操纵性能好的适合乌江浅水急流航区的新一代水滴形双尾机动驳船型及船舶主尺度;对该船做了深水船舶快速性试验,并分别进行了不同水深吃水比和不同水深的船模浅水阻力试验、螺旋桨敞水试验及船模自航试验,探讨了不同水地浅水充航区机动驳船型快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确定三峡枢纽通航机动驳及一顶一顶推船组船型尺度的基础上,对该两种运输方式进行了营运经济性计算及敏感性分析,并对未来机动驳及一顶一顶推船组船型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确定三峡枢纽通航机动驳及一顶一顶推船组船型尺度的基础上,对该两种运输方式进行了营运经济性计算及敏感性分析,并对未来机动驳及一顶一顶推船组船型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京杭运河与长江联运的集装箱船舶大多是由长江部分集装箱船舶淘汰而来,或是由普通干散货船改装而成,船型匹配较差,缺乏先进船型的现状,结合江苏省水上运输和航道改造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探讨了新型江河联运集装箱船舶的关键技术,并对其中的船型开发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分析了新船型的主要技术参数,展望了推广应用这种新船型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内河通航标准》是我国必须遵守文件,中小航道规定三种代表船型:(1)一列式顶推二驳船队实践证明在大部分地区推广艰难。(2)一列式拖带船队具有无法弥补缺陷是古老淘汰运输方式。(3)用一列式顶推二驳船队制订航道尺度,用船队载重量一半制订航道等级和配套设施规模,使常用货船载重量人为损失一倍多。规定三种代表船型都有严重浪费航道资源,船型极落后,推广标准船型反引起自发船舶大型化,配套设施还面临返工。至今我国  相似文献   

10.
内河干支直达运输,往往要跨越多个航区,受航道宽度和水深的限制,分节驳顶推船队和机动驳顶推船队需要中转或多式联运.中小型机动驳运输难以形成规模,载重量小、能耗高、效率低.如湖南衡阳地区运往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紫砂陶、瓷泥、钠长石等需要跨越湘江、长江干流、苏南运河等航段,衡山至苏南运河(以金坛为例)1 656km,其中湘江段运距374km,限制吃水1.8m,最大水流速度1.5m/s;长江段运距1 144km,最大流速2m/s左右,船舶限制吃水2.8m;锡澄运河、京杭运河段(江阴--金坛)运距138km,航宽30~40m,水深2.8~3.2m,船闸一座,桥梁23座,设计最高通航高度4.76~6.74m.该航线货主分散,分节驳顶推船队、机动驳顶推船队无法进入苏南运河,目前都是采用小型机动驳(60~120t)运输,运价高出铁路29%.为了较大幅度地提高运输效益,我们提出了组成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进行运输,即:在干流(或航道条件许可的支流)由一艘机动驳顶推若干艘机动驳编队航行,进入支流(航道、物流条件限制时)各机动驳单独航行,具有机动性、灵活性、节能性和规模效益.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船型研究和模型试验研究工作是基于解决这一运输方式的关键技术而开展.  相似文献   

11.
龙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为两级带中间渠道的垂直升船机,设计船型为1 000吨级机动驳。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船舶出龙滩第二级升船机船厢的试验,研究船舶出厢过程中船厢内水面波动、船舶下沉量、对接锁定机构荷载等水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升船机对接安全和船舶航行安全角度出发,为满足最大吃水为2.4 m的1 000吨级船舶过机,船厢设计水深3.5 m,船舶出厢航速应≤0.7 m/s。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2009年度交通软科学研究课题"珠江干线现有船型标准化认定研究"的简本。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摸清珠江干线现有船舶的主尺度现状,提出货运船型比选的技术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方法,优秀船型、过渡船型和淘汰船型的分类标准,以及有关政策措施,起草《珠江干线现有船型标准化认定工作指南(草案)》,以便为主管部门进行现有货运船舶标准船型认定提供决策参考,达到保留优秀船型,淘汰落后船型和引导建造标准船型,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的作用,促进珠江干线的船舶、航道、港口等航运诸要素协调发展,推动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航运竞争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3.
董德玉 《中国修船》2011,241(4):56-57
近年来,由于船级社的新规定以及船东为适应当前航运市场的变化而导致改装船舶日益增多,其改装的大多数类型为“油轮改散货”、“单壳改双壳”、“油轮改半潜驳”以及根据船东要求对船体进行加长、加宽等改装项目。改装过程中由于工程量较大、老船体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使改装过程比较困难。为提高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就要对新加分段以及老船体拆旧区域提出较高的精度要求,下面以“油轮改半潜驳”的船型为例进行讨论,如何利用激光经纬仪对改装区域的分段大合龙缝部位进行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14.
正思路由主流思想逐步演变而成,分析渐变过程对认清思路大有帮助。一、思路的重要性我国对船型正真作用了解不足,长期重航道轻船型,实行简统选优、标准化又上升国标是指导中小航道航运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根深蒂固。导致推广标准船型自发大型化、配套设施面临返工、花巨资整治航道对航运作用不太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关键原因由《内河通航标准》规定的通航吨位定得太低,标准船型经济性太差而引起。当时若有尽力提高船舶性能和驾驶技术、适应航道,撑大通航船舶吨位的提案必认为与国家主攻方向不符,又要通过层层领导筛选,能立上研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珠江干线航道建设迅猛,大量运输船舶正值更新换代之际,标准化船型的研发显得十分重要。一是由于珠江水系货运基本上以自航船为主。一批现有驳船已不适用。二是干线上300t以下的散杂货船船龄较长,技术状况较差,已到或强制接近报废年龄。三是近年来在船舶艘数总体减少的情况下,船舶平均载重吨由1999年的113t上升到2003年的244t,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必须对新建船舶进行引导。四是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与航道建设协调发展。因而开发符合现有航运特点的新船型是十分迫切的,在新船型研发中赋予其“标准化”的内涵。使每种船型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我国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以京杭运河干散货船为例,对船型标准和系列实船数据进行分析,回归得到船舶总长、总宽和设计吃水的经验公式,确立不同五年规划下的船型各尺度标准化指标。同时,为提高内河船舶的航道通航适应性,探寻内河船型与航道发展的优质平衡点,基于通航标准探讨船型各尺度与航道弯曲半径、直线段双线底宽及通航水深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关系,最终明确大宽浅船型的发展方向,为船型标准研究、运力结构优化、行业政策制定及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根据“赤水河航运新船型研究”科研项目的要求,研究并设计出赤水河航运的新船型。对设计的新船型进行了快速性能试验,同时选定了赤水河现有的1艘优秀机动驳作为对比船进行快速性能试验。两船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新船型的阻力性能、推进性能优于对比船。在相同主机功率条件下,设计船的预报航速高于对比船。  相似文献   

18.
对珠江干流船舶标准化及简统选优船型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飞 《珠江水运》2000,(12):36-38
本文通过对珠江航运干流现有航道标准与船型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在珠江水系主干流发展标准化优良船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政策扶持推进船舶标准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乌江中上游双尾与隧道尾结合的机动驳船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铮  陈思存 《船舶工程》1996,(5):18-20,24
本文通过对隧道尾涡尾及隧道尾与双尾结合尾型等三种船型的船模快速性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隧道与双尾结合船型是浅水充机动驳适宜的船型,其单位功率负载率和海军系数较现有优秀隧道尾船型分别提高28.61%和34.31%。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珠江干流现有航道标准与船型结构不相适应的分析,论述了在珠江干流发展标准化优良船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推进船舶标准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