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为防止台背路基与桥台结构物产生不均匀沉降,选用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台背路基,通过室内试验进行气泡混合轻质土配合比设计,并结合试验段对台背轻质土路基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轻质土湿密度较小,同龄期的体积吸水率相对较大、无侧限抗压强度相对较小;高岭土掺量增加10%,轻质土体积吸水率约至少提高4. 5%、同龄期抗压强度降低4. 8%以上;养生前28d抗压强度增长较显著,28d抗压强度约为90d抗压强度的81. 3%;台背施工中填筑轻质土路床及路床以下轻质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路基强度设计要求且水稳性能良好;台背轻质土填筑280d后,路基累计沉降量趋于稳定,约为0. 80mm,小于设计规范中路桥过渡段沉降标准。  相似文献   

2.
作为近年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型填筑材料,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轻质高强,高流动性,施工方便的特点。在公路工程路堤填筑中具有工后沉降小、节约耕地、工期短、可尽快投入使用等优点,可作为高填方路堤填料的优选材料。  相似文献   

3.
桥头路基的填筑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控制碎石土路基填筑质量的三要素是:选择合适的填料级配,有效地控制现场压实过程,采用正确的室内干密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控制碎石土路基填筑质量的三要素是:选择合适的填料级配;有效地控制现场压实过程,采用正确的室内干密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浮点工程动测仪现场采集高速公路路基的波动信号,基于互谱分析理论分析了各工点的波速指标;通过现场取回各工点的填料制作大量的击实试件,利用面波测试仪测试了击实试件的横波波速,建立了波速和击实试件干密度及压实度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获得的标定曲线计算了对应现场的压实质量。结果表明,填方路基现场的波速和路基压实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波速的测试,可以直接反映填方路基整个断面的压实程度,从而可以实现路基压实质量的无损检测及快速监控。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沿线距离长,不少地段路基填料匮乏,为了降低工程成本,保护自然环境,针对部分区段内卵石料源丰富、废弃粉煤灰数量较大的情况,进行了在原河卵石填料中掺加细粒土和粉煤灰的方式以改善填料级配、使之成为合格的路基填筑材料的研究。为了探讨该方案的可行性,文中分别对配制试样进行了级配试验、击实试验和现场压实检测试验,在现场压实试验过程中分别采取不同的压实方法以探讨科学合理的压实工艺。工艺试验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改良方式改善了填料的颗粒级配,有效提高了路基的强度和密实度,能够使填料满足规范要求,不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7.
研究低液限黏土直接应用于填筑路基的施工技术.通过在现场布设试验段,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和测试,确定路基压实的最佳机械组合方式,获得合理的压实松铺厚度,建立路基回弹模量与压实度的相关关系式,最终提出低液限黏土路基的碾压施工工艺,为低液限黏土作为合格填料在路基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室内试验对磷矿渣生产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生产技术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采用发泡机生产气泡时,尼纳尔的稳定性优于十二烷基磺酸钠,AES的最佳浓度为3%。砂浆静置有利于减少消泡,最佳气泡掺入时间为砂浆静置60~90 min后。磷矿渣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密度主要受气泡添加量的影响,实际工程中适宜气泡添加量为100%~200%;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气泡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28 d强度可达1.5 MPa以上,可用于路基填筑、矿坑回填、建筑物回填土等,28 d后还会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9.
结合红砂岩自身特点,提出分维数控制红砂岩填料级配,以压实度和CBR作为主要控制指标,引入含气率作为个性控制指标,对红砂岩填筑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红砂岩路基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提出红砂岩路基填筑质量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北古高速公路克山段境内存在大量不良级配砾类土,俗称黄黏砂,不宜直接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根据黄黏砂颗粒级配分布掺加细粒土和石灰对其进行改良,对不良级配砾类土掺加细粒土和石灰比例进行分析,选择最优比例作为施工方案,研究经改良后的黄黏砂作为路基填料的力学特性。经过现场检测结果表明,不良级配砾类土与细粒土的比例含量为6∶4,且掺加5%的石灰时方案最佳。并总结出利用改良后黄黏砂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技术指标和施工方法,有助于指导类似问题的施工方案,扩大黄黏砂的应用范围,为克山地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冻土地区普通路基由于保温性能差导致的路基病害问题,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气泡混合土作为路基填料,可起到保护冻土、减少病害的作用。为探讨气泡混合土的抗冻性能,选取了不同容重的气泡混合土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研究气泡混合土质量及强度损失规律,从而获知气泡混合土的容重对其抗冻性能的影响;进而,向气泡混合土试件中掺入玻璃纤维,探讨其对气泡混合土抗冻性能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气泡混合土的抗冻性能随着容重的增大而提高,表现为容重越大,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越多,抗压强度和质量损失率越低;容重为800kg/m3的气泡混合土试件经过15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迅速降低,经过100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质量损失达到9.2%;而容重为1 200kg/m3的气泡混合土试件在经过50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才开始明显降低,经过100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质量损失只有4.5%。玻璃纤维能显著提高气泡混合土的抗冻性能,其抗压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明显较未掺纤维的普通气泡混合土要小,且抗压强度和质量损失的速率明显降低;不同容重的气泡混合土试件掺入纤维后,经过50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抗压强度损失减少50%以上,质量损失减少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短纤维丝和纤维网加筋对泡沫轻质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动三轴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提高抗压强度而言,设计湿密度为700 kg/m3的泡沫轻质土掺入短纤维丝的最优长度和掺量分别为6 mm和0.4%;采用长度6 mm和掺量0.4%的短纤维丝对设计湿密度在400~1 000 kg/m3的泡沫轻质土进行加筋后,泡沫轻质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动应力阈值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最小提高量分别为35.3%、31.4%和53.4%;采用长度6 mm和掺量0.6%的短纤维丝对泡沫轻质土进行加筋后,设计湿密度分别为400、700、1 000 kg/m3的泡沫轻质土抗冻融循环次数分别由5、25、125次提高至10、50次和超过150次,泡沫轻质土抗冻性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相对于提高泡沫轻质土抗折强度而言,纤维网0.4%短纤维丝复合加筋的效果最好,单一纤维网加筋方式次之,单一短纤维丝加筋方式最差;短纤维丝、纤维网或两者复合加筋均显著地增加泡沫轻质土的韧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三轴剪切试验, 对比在不同加筋率和围压下, 聚丙烯纤维加筋泡沫轻质土的剪切力学特性; 研究了泡沫轻质土各强度参数与加筋率、围压之间的关系, 获取了加筋泡沫轻质土裂纹扩展规律, 建立了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 提出了加筋泡沫轻质土各强度参数关于加筋率和围压的本构方程; 将不同加筋率的试验数据归一化处理后进行分析, 得到了加筋泡沫轻质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 获取了曲线方程中各参数关于加筋率、围压2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加筋泡沫轻质土三轴剪切强度和黏聚力均随加筋率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在加筋率达到0.75%时达到峰值; 加筋泡沫轻质土的内摩擦角受加筋率影响较小, 说明纤维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材料黏聚力来影响加筋泡沫轻质土的强度; 而强度降低率随着加筋率增加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最大从40%左右降低至10%左右时达到稳定; 加筋率一定时, 加筋泡沫轻质土的极限强度和残余强度均随着围压的升高呈增加趋势; 经过分析体积裂纹曲线发现加筋泡沫轻质土破坏时主要经历受压、产生裂缝、纤维承受拉力限制裂缝、裂缝扩展张力过大纤维拔出4个阶段, 而加筋泡沫轻质土达到屈服阶段时往往包括裂纹的稳定扩展阶段和裂纹的不稳定扩展阶段2个裂纹发育过程, 由于缺乏筋材, 泡沫轻质土属于脆性破坏, 因此, 没有裂纹不稳定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固化沿海地区淤泥和吹填砂混合物代替山皮石的相关试验,包括在实验室内研究泥和砂的最佳混合比例和合适的固化剂类型;固化泥砂混合物的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冻融试验等;固化混合物的现场施工过程及固化泥砂混合物和山皮石填料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淤泥和吹填以40%和60%的质量比例混合、采用G2固化剂固化泥砂混合物时,固化土各项性能均较好;采用本文研制的固化剂固化泥砂混合物后,现场测试的强度及弯沉值等指标均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要求;固化泥砂混合物可代替山皮石作为路(地)基填料,并可节约成本4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重载铁路水泥改良膨胀土路基填料的工程特性及路用性能,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微观结构试验、路基原位动力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膨胀土掺入水泥3%~5%改良前后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水泥掺量5%和3%改良膨胀土分别用作重载铁路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料建设期的工作性能,评估了服役期列车动载作用下路基的动力稳定性. 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掺入3%~5%水泥改良后,强度提高同时胀缩性显著降低,水稳定性提高3~4倍;相比重塑素膨胀土,水泥掺量3%~5%改良膨胀土临界动应力提高5~6倍;检测路基压密程度与强度指标满足规范且有较大富裕,监测路基中线地基沉降在铺轨前处于稳定状态;原位动力测试表明列车动载作用下路基的动应力沿深度逐渐衰减,在基床表层与基床底层范围内最大衰减量分别可达40%和80%以上,动应力影响深度是基床设计厚度的1.4~1.8倍,动应力影响深度范围内路基的动应力值远小于同位置填料的临界动应力,运营期路基动力稳定性满足安全服役要求. 研究成果能够为重载铁路水泥改良膨胀土路基精细化建设养修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推荐了适合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探讨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养生期内的初期水稳定性,并通过试验段进行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可拓评价方法中单纯依靠指标数据赋权而忽略了指标自身对评价的重要性等弊端.在等级评定中,通过计算等级变量特征值得到等级所属程度.运用上述方法对北京现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路基养护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表明将改进的可拓评价方法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养护质量评价中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概念,并介绍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轻质性、强度和容重的可调节性、易施工性及良好的环保特性;以此为基础,介绍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在地铁隧道减荷中的首次应用,并结合抽芯试验报告.说明了气泡混合轻质上首次应用于地铁隧道减荷的可行性及其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瑞利波原理,分析沪宁高速公路瑞利波检测数据,通过钻孔取样验证瑞利波检测结果可靠性,拟合波速与压实度对应关系式,提出路基质量的瑞利波速评价标准,表明瑞利波波速确立了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质量指标与检测物理参数间直接或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降低泡沫沥青稳定混合料的压实空隙率可以有效地提高该类混合料耐久性.采用不同的成型工艺制备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分析成型方法、成型功以及试件处置方法对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体积参数和强度特性的影响,探讨适宜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成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大马歇尔试件成型工艺和增大压实功可以有效地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压实空隙率,旋转压实成型工艺不适于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降低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可以显著提高该类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