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正如原先预计的那样,没有出现2004年式的大起大落,而是保持了一个趋缓、平稳的增长态势。今年车市又将何去何从?大家所关心的2006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火起来,或继续保持平稳上升势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产能过剩论和部分车型开年大幅降价的双重影响下,2006年汽车市场走势扑朔迷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最新完成的预测报告给出一颗“定心丸”:2006年汽车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市场供求总体形势有望好于2005年,价格跌势将主要集中在中高档轿车市场,整体市场价格水平不会大  相似文献   

3.
2006年,在国家按照入世谈判承诺取消了包括进口汽车配额管理降低进口汽车关税等一系列限制性保护措施情况下,市场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实现了平稳过渡,产销双双突破700万辆大关,价格继续保持稳中下降趋势。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汽车市场价格平稳下滑,累计比2005年同期下降2.14%,2006年除7月份汽车市场价格小幅上升0.18%外,其余月份价格基本呈现温和下降态势。其中,客车、货车价格小幅波动,轿车类产品持续走低成为影响全年汽车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展望2007年,在市场供给不断增强,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宏观政策适应性调整的情况下,汽车产业有望继续保持产销两旺格局,价格仍将延续2006年平稳下降走势,且降幅会有所加大。在专家认为,综合目前情况及各方面因素判断,2007年,汽车产销有望突破800万辆,价格在经过连续两年平稳抵位运行后,受成本降低和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预计降幅会较2006年略有加深,全年降幅可能维持在4%左右。有三大主要因素将影响后期汽车价格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临近年关岁尾,200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全然没有了悬念,汽车市场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分析2006年车市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汽车市场呈现六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孙琪 《汽车与配件》2007,(28):40-41
自2002年起,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连续5年的高速发展。到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后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从这几年汽车发展趋势,新华信预测,2012年前。中国汽车市场还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由于年初对市场判断不准确,几乎所有厂家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2005年汽车市场究竟如何?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依笔者之见,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经济下滑的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放缓已经成为事实,但是平稳的中国经济,将带给中国汽车市场平稳的发展动力。谁在未来三年中国市场获得稳定增长空间,将成为决定其世界汽车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又到年底。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一派红火。有关方面的预测显示,2006年我国汽车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700万辆,所有细分市场在06年都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15万辆,比去年增长25%。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场供应的不断扩大,推动了整个06年车市的发展。本期"东方时评"《回顾2006 展望2007》指出:"市场经历了从2005年到2006年的成长,已经打开了一条通往更广阔的市场道路。展望2007年,车市将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再来看看06年的汽车进出口情况。从1~10月的数据来看,截止10月底,  相似文献   

9.
<正>受经济下行、股市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出现下滑,前8个月的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18.24万辆和1501.72万辆,均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作为传统增长引擎的新兴市场正逐渐降速,对全球市场的发展或将产生影响。普华永道汽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由于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将在今后几年保持中低速增长,全球汽车市场也将随之步人平稳增长阶段。总体来看,以金砖国家、东盟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主导今后的全球增  相似文献   

10.
2005年车市究竟会如何?大家所关心的200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以笔者之见,2005年中国车市将呈现6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市场换市场”模式——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又一选择?2006年5月30日,马来西亚最大汽车制造商“宝腾汽车”旗下的国家汽车工业公司与奇瑞汽车以及奇瑞汽车马来西亚总代理ALA DO公司达成协议,探讨相互为对方组装汽车以及进军对方市场的可行性。若合作成功,将意味着宝腾和奇瑞有机  相似文献   

12.
进入3月,国产车价格再次松动,主流汽车厂商的产品纷纷调整价格。但是与国产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车的价格自2006年年底以来就保持相对稳定,仅在年初短暂上涨,年后小幅回落。对此,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认为,2007年中国进口车价格总体走势将保持平稳,不会出现激烈的价格战。  相似文献   

13.
张豫 《汽车与配件》2006,(51):16-17
2006回顾据测算,包含货车和客车在内的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700万辆,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而其中乘用车市场(包含轿车、SUV、MPV)的规模将达到约415万辆,比上年增长近25%。而近100万辆的乘用车市场增量几乎是2001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市场需求2006年,尤其是上半年的市场需求,势头异常强劲。每月市场增长环比超过50%。捷达、凯越和夏利仍然保持畅销车型前三名的地位。所有细分市场在2006年都保持了增长态势,C级车尤其加速增长。诚然,2006年上半年市场的增势要归功于2005年上半年市场的低迷,但其实背后还有其他因素。CSM认为在众多因素中,有两个基本因素更能帮助理解市场的变化。其一是,个人收入的增加;其二是,在过去的两年内车价迅速降低。这两个原因使得消费者基数迅速增加,尤其是拉动了一些大省份(例如山东、河北和辽宁等)的二级城市汽车消费群体。不难看出的是,A级车的增长相对  相似文献   

14.
1995年上半年汽车市场的回升是面积较广泛的结构性回升,是起步较早的阶段性回升,并非持续升温的起点;而非全面回升;是最终启动型的市场回升。详尽地分析了这一汽车市场格局的成因。1995年下半年汽车市场环境存在适度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运行等5个积极因素,以及严峻的物价形势及资金三角债继续扩大等3个不利因素。下半年汽车市场将保持以平稳运行为主调的总体格局,汽车价格将延续以平稳为主,汽车生产  相似文献   

15.
《汽车杂志》2006,(11):173-173
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仍保持10%-15%的增长,正是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强劲增长,使得全球石油企业巨头在中国润滑油市场能够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黄为民 《天津汽车》2010,(11):16-17
受汽车和发动机市场增幅的拉动,2010年1-9月发动机活塞市场亦跟着“水涨船高”,整体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活塞企业产品和市场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由于2010年四季度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2010年10—12月发动机活塞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全年发动机活塞市场发展曲线呈“烟斗型”。  相似文献   

17.
一民 《汽车情报》2006,(1):18-18
经历了2004年的低迷,2005年的调整之后,有专家预测,2006年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增幅在10%左右。因此,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也只能在平稳增长态势的“大局”下谋求更大的发展。笔者以为,2006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抓住以下“机遇”。  相似文献   

18.
如何评估2005年汽车市场?如何看这一年汽车市场的新情况、新变化?以及如何预测2006年汽车市场的新形势?简言之,都应该把握一个理性、冷静客观和实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09,(2):7-7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日前宣布,在充满挑战的2008年,公司在华销售平稳增长,共实现销量1,094,561辆,同比增长61%,再次创下在华业绩新高,连续第四年领先其他跨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导地位。作为通用汽车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的稳定表现已经成为通用汽车抵御全球汽车市场滑坡的“利器”。  相似文献   

20.
文龙 《汽车导购》2006,(2):54-55
中国汽车市场在经过了2003年的“井喷” ,2004年的“黑色五月”和2005年的相对平稳发展之后,2006年的发展形势如何,销量会在哪个范围之间呢?这个问题仿佛难以预测,但是当我们将整个车市分成各个级别,就会发现各个级别车型都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