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 45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男性 41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55.8岁。共 48支靶血管内置入支架 49只 ,单纯型病变 5例 (1 0 .2 % ) ,复杂型病变 44例 (89.8% ) ,包括闭塞性病变 3例。 de novo置入 1 4例 ,suboptimal置入 1 4例 ,bail- out置入 1 7例。多支架置入 3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 1 0 0 % ,均无严重急性血管并发症和出血并发症。冠脉造影 (CAG)随访 5例 ,平均随访 1 0 4 d,其中 1例出现再狭窄 (2 0 % ) ,再次行经皮穿刺冠脉腔内成形术 (PTCA)有效。结论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 ,急性心梗者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适应证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8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mTICI分级≥2b)、围手术期并发症、出院时NIHSS评分变化及90 d良好预后率(mRS评分≤2)。结果 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89±12.41)岁,其中男性21例(55.3%),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为100%,血栓逃逸3例(7.9%),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2.6%)。出院时NIHSS评分平均1分(0~1分)较术前NIHSS评分平均4分(4~5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0 d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率89.47%,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比例为91.2%,影像学随访评估病变血管通畅性良好,支架置入患者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临床随访期间无新发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结论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接受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报告我院1995年临床应用8例冠脉内球囊扩张式支架的经验,全部手术成功,狭窄血管病变由平均90%扩张至-10%,随访无合并症,讨论了支架适应症选择、支架植入术操作技巧、术后抗凝治疗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CS患者394例,以BMI≥28.0kg/m2,或WHR男性>0.9,女性>0.85为肥胖标准,分为ACS肥胖组(n=78)和ACS非肥胖组(n=316),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101)。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冠脉血管图像分段评价标准和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ACS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肥胖指标、血脂指标及Gensini积分水平变化,相关性分析肥胖组Gensini积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CS肥胖患者LDL-C/HDL-C比值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ACS肥胖患者Gensini积分、TC、ApoB浓度在LDL-C/HDL-C高值亚组显著高于低值亚组(P<0.01),ApoA1在LDL-C/HDL-C高值亚组显著低于低值亚组(P<0.05)。Gensini积分在LDL-C/HDL-C低值亚组与高值亚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511,P<0.05),而Gensini积分水平与LDL-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t=-0.706,P>0.05)。结论 ACS肥胖患者血清LDL-C/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LDL-C/HDL-C比值较单纯LDL-C浓度能更好地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91例成功接受冠状动脉内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5.6%)、B组(HbA1c5.7%~6.4%)、C组(HbA1c≥6.5%),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间为术后6月~24月,以造影显示支架置入节段管腔直径狭窄≥50%参考管腔直径确定为再狭窄,初步探讨HbA1c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3组间HbA1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91例患者共231处病变,造影随访显示PCI术后再狭窄18例,再狭窄率7.79%,其中A组、B组、C组再狭窄率分别为3.26%、7.46%、13.89%,3组间ISR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C组ISR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ISR发生率独立相关(P=0.001)。结论 HbA1c水平与ISR发生率密切相关,HbA1c水平升高是ISR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012年西安市雁塔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发现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4年后进行电话随访。χ~2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等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774例脑卒中高危人群,4年后随访到735人,排除拒绝调查17人,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4人,发生脑出血4人,纳入统计分析710人,年龄45-98岁(平均59.75岁±9.58岁),男性282人(39.7%)。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50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3.1%vs. 5.2%,P<0.001)。K-M生存分析显示,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生存时间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脑卒中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服用降糖药物、服用降脂药物、高密度脂蛋白异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明显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因素(HR=2.529,95%CI:1.150~5.563,P=0.029)。结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时,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大内皮素-1(big 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与诊断价值,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的冠心病患者261例,按造影复查结果分为再狭窄(ISR)组(70例)和无再狭窄(non-ISR)组(191例),测定CAG复查前外周血big ET-1、NT-proBNP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结果与non-ISR组相比,ISR组血浆big ET-1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CAG复查前big ET-1预测ISR的最佳截断值为2.03,灵敏度为55.7%,特异度为91.6%;lg NTproBNP预测ISR的最佳截断值为2.72(相应的NT-proBNP值为624.0),灵敏度为65.7%,特异度为83.2%。相关性分析显示big ET-1和lg 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488,P<0.001)。结论血浆big ET-1和NT-proBNP关系密切,并且在预测和诊断ISR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囊胚激光人工皱缩预处理方法(LAS)在人囊胚玻璃化冻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的患者行解冻囊胚周期3 859例。根据是否进行激光人工皱缩将其分为激光皱缩组(3 176例)和未皱缩组(683例),进一步根据不同年龄分为<36岁组和≥36岁组,主要比较指标:复苏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结果激光皱缩组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分别为97.32%(5 453/5 603)、66.81%(2 118/3 170)、53.55%(2 912/5 438);未皱缩组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分别为95.13%(1 173/1 233)、62.70%(427/681)、49.74%(582/1 170);二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36岁激光皱缩组的复苏率高于未皱缩组[97.27%(4 887/5 024)vs.95.33%(1 040/1 091)](P<0.05)。≥36岁激光皱缩组的复苏率、生化妊娠率高于对照组[97.75%(566/579)vs.93.66%(133/142)]、[65.45%(216/330)vs.50.65%(39/77)](P<0.05)。激光皱缩组和对照组的取消移植率分别为0.19%和0.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前采用激光人工皱缩技术可提高囊胚解冻后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  相似文献   

9.
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Wimgspan支架、Apollo支架与常规药物治疗在中国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差异。方法通过对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症状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90例,分为3组,标准化药物治疗组、Wimgspan支架治疗组和Apollo支架治疗组,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各组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种支架到位成功率均为96.7%,两种支架系统之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并无差别;解剖路径为Mori分型B型的手术成功率(83.3%)远低于Mori分型A型(100%);Wimgspan支架治疗后即刻残余狭窄率很高,与Apollo支架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1年后随访病变血管狭窄率两组之间差异减小,再狭窄比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现支架治疗的两组患者1年内终点事件,尤其是与狭窄血管相关的卒中和死亡明显低于标准内科治疗组;1年随访结束时两组支架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及MMSE评分与标准化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用颅内支架治疗严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支架治疗后可能对神经功能恢复有益并同时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DL-c/HDL-c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7年内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冠脉支架术后造影的21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再狭窄组(73例)和非再狭窄组(14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按照LDL-c/HDL-c的值,将216例患者分为3组,记为T1、T2、T3组,探讨LDL-c/HDL-c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1)支架内再狭窄组的LDL-c/HDL-c水平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0.01);(2)高水平LDL-c/HDL-c组支架内再狭窄率高于低LDL-c/HDL-c组(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HDL-c、糖尿病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显示,LDL-c/HDL-c可预测支架内狭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0%,曲线下面积为0.66(P<0.01)。结论 LDL-c/HDL-c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连续收入因胸闷、胸痛至我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共114例,按照GRACE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组,另设正常对照组58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9浓度,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浓度,Gensini积分表示冠脉病变程度,并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6个月。结果 1MMP-9、lgNT-proBNP水平在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ROC曲线分析显示lgNTproBNP水平可预测NSTE-ACS随访期MACE,其曲线下面积为0.795,截断值2.069,相应NT-proBNP值为116.56ng/L;MMP-9水平可预测NSTE-ACS随访期MACE,其曲线下面积为0.696,截断值32.49ng/mL;2项指标均异常预测MACE的灵敏度为80.41%,特异度为82.19%,正确诊断指数为0.63。3Cox回归分析显示,MMP-9及NTproBNP均异常与随访期MACE发生率独立相关,OR值为3.751。结论 MMP-9与NT-proBNP可以作为NSTEACS危险分层的血清学指标,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MACE的风险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LVD)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病程进展的影响。方法108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LVD 100 mg/d,同时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随访时间为(28±3)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6.9%和14.0%(P<0.05),Child Pugh评分下降≥2分的患者分别为89.2%和62.4%(P<0.05)。肝癌发生率分别为3.4%和4.0%(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Child Pugh评分、改善肝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HBeAg和HBV-DNA转阴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12、24个月时发生YMDD变异率为24.1%和35.2%,但多数发生变异的患者继续治疗肝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结论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LVD治疗可以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1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结果18例狭窄段血管均位于椎动脉开口部。其中右椎动脉11例,左椎动脉7例。MoriA型病变18例。手术成功率100%,平均狭窄率从86%(70%-95%)下降到10%(0-20%)。围手术期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按Malek评分,疗效极好12例,疗效好6例。术后随访1-27月(平均9.5月),无缺血性神经症状。结论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对胃癌结直肠癌的预后价值及差异。方法采用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imFISH)检测平台检测32例胃癌和36例结直肠癌患者CTCs细胞数,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胃癌组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TCs<2组有8例(25%),随访结束时,全部患者存活;检出CTCs≥2组有24例(75%),仅有8例存活,两组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结直肠癌组患者中外周血检出CTCs<2组有28例(78%),随访时间结束时,全部患者存活;检出CTCs≥2组有8例(22%),其中6例患者在随访终点时间存活,结直肠癌中CTCs<2组与CTCs≥2组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胃癌与结直肠癌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Cs检出结果与胃癌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病理分级均无关(P>0.05)。结论采用阴性富集和imFISH技术检测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TCs,CTCs值升高的患者预后不良,且胃癌较结直肠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胃癌结直肠癌预后的价值和差异。方法采用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imFISH)检测平台检测32例胃癌和36例结直肠癌患者CTC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胃癌组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TC<2组8例(25%),随访结束时,全部患者存活;检出CTC≥2组有24例(75%),仅有8例存活。两组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结直肠癌组患者中外周血检出CTC<2组28例(78%),随访时间结束时,全部患者存活;检出CTC≥2组有8例(22%),其中6例患者在随访终点时间存活。结直肠癌中CTC<2组与CTC≥2组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胃癌与结直肠癌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C检出结果与胃癌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采用阴性富集和imFISH技术,检测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TC,CTC值升高的患者预后不良,且胃癌较结直肠癌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椎失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采用全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椎失稳的患者2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40 min,平均(206.59±15.69)min;术中出血量50~120 mL,平均(92.73±22.29)mL;住院时间7~13 d,平均(8.82±1.53)d;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95±3.34)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和ODI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1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1%。结论全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伴腰椎失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术前血糖水平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67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胰腺癌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术前血糖水平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67例患者中共110例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8例(61.82%),女性42例(38.18%),年龄(41~84)岁,平均年龄(61.34±10.33)岁。术前空腹血糖升高者(>6.1 mmol/L)共74例(67.27%),正常者36例(32.73%);术前CEA显著升高者57例(51.81%); CA125升高者33例(30.0%),CA199升高者83例(75.45%)。110例患者中,肿瘤大小<3 cm的56例(50.91%),≥3 cm的54例(49.09%);肿瘤位于胰头部73例(66.36%),位于体尾部37例(33.64%);病理学类型:腺癌占92.73%,鳞癌占2.73%,腺鳞癌占2.73%,黏液性囊腺癌占1.81%;病理学分级:高分化6例,中分化65例,中-低分化12例,低分化27例;TNM分期:ⅠA期2例,ⅠB期13例,ⅡA期27例,ⅡB期20例,Ⅲ期15例,Ⅳ期33例;19例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22例伴有远处转移,22例伴有神经浸润。11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1.0~14.0)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6±3.8)月,截至末次随访,共14例患者复发或转移;正常血糖组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而高血糖组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4个月。术前血糖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原发肿瘤大小、TNM分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神经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结论术前高血糖水平是胰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urbohawk减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的15例行下肢动脉血管腔内斑块旋切术患者(旋切组)的临床资料,并从同期完成的28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中,按1∶1匹配选择15例为对照组,保证两组间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下肢动脉闭塞部位、长度等参数匹配(P>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支架置入率、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与术后3月及6月的踝臂指数(ABI)变化及血管通畅率。结果旋切组患者支架置入率6.7%(1/15)低于对照组的86.7%(13/15,P<0.05)。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症状缓解率100%。术后3月旋切组与对照组通畅率分别为93.3%(14/15)和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旋切组通畅率93.3%(14/15),高于对照组的73.3%(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urbohawk旋切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P53瘤体内注射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纳入2012年10月―2014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妇瘤病区收治的28例盆腔复发转移患者,给予行CT引导下的腺病毒介导P53基因(Ad-P53)瘤体内注射治疗。每次(1~2)×1012 VP(病毒颗粒),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4~8mL,每周1次,共1~6次。28例患者共完成41次瘤体内注射Ad-P53治疗,平均每例患者用药(3±1)支。治疗期间无再次放疗及化疗。以肿瘤消退或者患者不能耐受或不愿继续接受治疗为治疗终点。疗效评价分为客观疗效评价和主观疗效评价:(1)客观疗效评价是在治疗前和停止治疗后1月,以盆腔MRI为依据,测量肿瘤最大径,计算出肿瘤缩小率(%),评定疗效;(2)主观疗效评价以患者主诉疼痛或减轻程度以及阴道排液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每2~4周随访1次,至2014年12月,随访时间6~27个月,中位随访17个月。治疗结束1月进行主观及客观疗效评价,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者24例(24/28,85.7%);客观临床获益率82.1%(23/28),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病情再度进展者21例,占91.3%(21/23),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5个月;2例因疼痛减轻后进食及睡眠改善,再次接受姑息性化疗;死亡13例,占46.4%(13/28)。结论 CT引导下Ad-P53局部注射作为女性盆腔复发转移肿瘤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GRACE评分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甘肃省人民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1 118例。记录主要人口学资料、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标准的Judkins技术并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无复流判定至少由2名有经验的心脏病专家独立进行评估。使用标准的计算机程序进行GRACE风险评分的计算。所有病例均通过医疗记录、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进行随访,并分析GRACE评分对实施PCI的STEMI患者冠脉无复流和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在中位时间36个月的随访期间,1 118例患者中有58例(5.2%)失访,其余1 060例患者中,118例(11.1%)发生无复流现象,147例(13.9%)发生MACE事件。无复流患者GRACE评分显著高于正常血流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RACE评分是STEMI患者PCI过程中发生冠脉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34;P=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