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是贯彻和实施“大职教观”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我国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发展呈现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性质复杂、职业教育集团的功能和层次多元、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多元、职业教育集团的类型多样等特点。文章针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大职教观”的视角探讨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元年"。一年来,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后简称"职教20条"),相关部委就中国特色"双高计划"、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职业证书体系、"1+X"证书试点、职业院校学生奖助学金设置、"大扩招"与"大培训"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拉开了新时代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6月23日—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重要批示,会议颁发了指导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和马凯副总理分别做重要讲话,会议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国家发展能力"。作为新世纪以来国务院第三次召开全国职教  相似文献   

4.
通过感受"以学生为中心"模式的英国职业技术培训,从职业教育对象和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在职业技术培训中的角色三个方面说明了英国职教在教育理念上与中国职业教育的差异,并从市场经济需要的角度提出了借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4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272字重要指示。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1“十二五”时期习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战略高度,从树立正确人才观、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观视野,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加拿大职业教育的四大显著特色入手,通过详细深入的对比剖析,总结了其在学分制、资格证书、认证体系、教学理念、分级培养模式、均衡师资水平、课堂学习氛围及带薪实习等方面的做法。然后结合我国现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从能力教育与多重分级培训模式、合作办学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选拔培养机制、弹性培养机制、教师队伍建设及学分互认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交通学校、上海市道路运输行业协会等单位组建的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于2009年12月11日举行“2009上海交通物流职教论坛”.有关专家、教授和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的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在论坛上,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易通交通信息公司总经理逄诗铭分别作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概念模型与发展战略思考》和《校企合作,产研结合~探索和发展中国物流人才职业教育培养新模式》演讲;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中的部分从事职业教育的专家、教授、企业家作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8.
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着体系之间的融通性有待提高、产教融合实践推进较为困难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尚欠深入等问题。学校作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载体,肩负着推动体系衔接融通以完善其基本框架,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以凸显其自身特色,夯实关键办学能力以提升其建设质量的重要任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创新产教融合实践机制和提高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9.
针对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亟需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结合学校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体系。系统分析新时代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模型建设的现状,阐明当前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模型具体特点,从职业意识、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形成4个一级量表、11个二级量表、34个三级量表的指标评价要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职业教育改革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深化职教改革亦是实践党的十九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重大部署的关键举措。中等职业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必须借鉴和总结经验、创新理念,更好地推动和服务于职教改革发展新局面,更好的发挥经典教材在中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公共性、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的变迁,传统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会计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现代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会计职业能力。本文从基于会计专业能力、会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者结合的综合职业能力角度出发,构建了以会计工作过程和岗位技能力为特色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和会计实训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暖通空调专业为例,对实施情况进行介绍并分析,针对暖通空调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对接存在的问题,从对口单招考试模式、人才培养的层次区分度、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季刊刊物。本指南列出的内容非论文文题,仅指研究论文方向。一、新时代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实践路径研究二、现代产业体系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三、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与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研究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职教现代化研究五、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六、"双高计划"与"提质培优"实践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南通职业教育发展沿革出发,分析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并对未来南通经济腾飞中,如何把握好机遇,抢占先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助推器作用提出战略思路。文章最后指出,提高南通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是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服务区域发展的的必然选择。但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仍然面临路径依赖、德技分离、社会偏见和升学进修的困境,与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仍有差距。通过廓清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结合新《职业教育法》与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推进和深化立德树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职业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承担着服务现代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学生职业发展、服务民生建设的重任,关系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受教育者个性化发展、经济困难群体脱贫、和谐社会建设。因此,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价值。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改革的逻辑起点和其他社会事业一样,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  相似文献   

17.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是形成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的有机衔接。而衔接的根本是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衔接。文中针对中高本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由调研出发,在理清汽运专业人才岗位分布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职业能力框架,形成具有中高本衔接特色的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以安徽省75所高职院校2022年度职教质量年报为对象,对院校师资建设的现状和举措进行反思。提出师资建设的突破路径:应树立正确的引人用人观,分层分类实施精准化师资培训,面向生产一线开展教科研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师资评价与激励体系,以确保师资建设行稳致远,进而增强院校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9.
将三重螺旋理论的系统架构拓展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针对职业教育系统人才培养活动,构建了反映职教系统中政产学关系的金字塔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国拉开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试点建设工作序幕。全国各地陆续申请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截至2021年12月底,教育部共批准设置30余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然而,湖北省至今未开展一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试点建设工作,远远滞后其他省份。我们对“十四五”期间湖北省设置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方案进行探讨,从而为湖北省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