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随着涡轮增压技术在汽油发动机上的广泛应用,涡轮增压器不仅要满足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要求,还要满足NVH方面的要求。文章以一款1.5L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阀异响问题为基础,分析研究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机构引起的NVH问题。从结构设计、产生机理及应用工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点,制定优化方案,并通过制作样件,搭载整车来检验改进方案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阀异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增压器泄压阀噪声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的声学测试,以确定噪声的频率和声压级等特性。对进气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了优化后系统的声压级差以确定方案的有效性。然后,制作了进气系统样件,将样件装到车辆上进行测量,以验证方案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降低增压器泄压阀噪声,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某自动挡车型在急加速急收油门工况下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泄气噪声问题,对泄压阀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并通过NVH测试设备采集问题工况下的噪声数据并进行分析,确认噪声为压气机泄压阀泄压过程中高压气体快速通过放气旁通流道时产生的气流声。然后,制定了缩短泄压阀行程及节气门缓关标定的优化方案,并制作样件和更新标定程序,搭载整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缩短泄压阀行程及节气门缓关标定的优化方案能有效改善压气机泄气噪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涡轮增压技术的采用使得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带来了相关的NVH问题。为了解决增压器旁通阀敲击涡壳噪声的问题,采用HEAD软件在某整车状态下针对增压器展开了相关测试。以确定噪声的频率等特性,根据测试结果,文章研究和总结了汽车增压器旁通阀敲击涡壳噪声问题的基本特征、产生机理,及解决该噪声问题增加稳压腔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稳压腔的方案能有效降低增压器旁通阀敲击涡壳噪声,对相关问题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车内噪声源识别的主要方法,针对国内某型车在研发过程中的车内噪声问题展开研究,试验分析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综合运用主观评价、频谱分析和运转消去法,确定涡轮增压器冷却水泵电机振动是车内噪声问题的噪声源。分析引起车内噪声问题的原因,提出对涡轮增压器冷却水泵电机振动隔离采用二级隔振的改进方案,并且通过试验和主观评价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新开发的发动机排气歧管隔热罩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CATIA软件的曲面造型功能和CAE分析功能,对四种方案隔热罩自由模态分析,研究固有频率和对应的振型,对比相应的最大变形量,再通过发动机台架辐射噪声测试验证,选出最优方案,并制作最优方案的样件,通过了整车七万公里道路耐久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涡轮增压器Rattle噪声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明确产生Rattle噪声的机理。为了定位噪声源,进行了声源识别测试,发现噪声来源于增压器执行器。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速摄像机对增压器执行器进行拍摄,发现由于增压器执行器压力脉动导致执行器连杆剧烈运动撞击摇臂和插销,产生敲击噪声。根据噪声产生的原理,制订了增加稳压腔、增加配重块和增加弹簧垫片三种改善方案,并进行了台架和整车对比试验。通过测试对比执行器进气管路压力脉动、执行器连杆振动加速度和发动机噪声评估了三种方案的效果,最终选择了增加弹簧垫片的方案在整车上实施,完全消除了增压器Rattle噪声。  相似文献   

8.
汽油机电动增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某2.0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低速性能,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提出了由电动增压器加涡轮增压器组成的复合增压系统,重新匹配涡轮增压器并优化发动机压缩比.通过GT-Power软件建立复合增压系统仿真模型,用于复合增压系统选型工作和发动机的性能预测.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该复合增压系统能显著地提高发动机的低速扭矩、瞬态响应和最大功率,为后续高性能发动机的开发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9.
尹超  郭淼 《天津汽车》2010,(11):51-53,59
文章针对传统车用涡轮增压器的各个具体部件,分别论述了它们近年来的改进以及这些改进对增压器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涡轮增压器作了介绍和比较。通过对传统涡轮增压器的改进和采用新型涡轮增压系统,有效地改善了车用涡轮增压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款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增压器隔热罩里面添加阻尼材料和安装位置增加弹簧垫圈隔振两种方式对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辐射噪声进行控制研究,来有效降低增压器隔热罩辐射噪声,进而为发动机其他零部件进行噪声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某小排量涡轮增压汽油机,提出48 V电动增压器方案,并通过匹配较大的涡轮增压器,完成复合增压系统方案的改型设计并开展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改型方案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发动机的低速扭矩和不加浓功率,还能显著提高瞬态扭矩响应,同时发动机总体油耗基本保持在原机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二十年来,尽管在了解径流涡轮增压器部件的空气热力学方面获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像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效率,流量范围的不足,涡轮增压器的滞后等等问题继续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 用涡轮增压来提高内燃机功率输出的原理实际上是简单的。但是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的组合却展现出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一个转速相对较低的往复式发动机和一个转速特别高的涡轮增压器。往复式发动机周期性的工作导致在进排气管中的脉动气流,而涡轮增压器却需要一个理想的稳定的气流条件。尽管存在着这些固有的差异,但两种机械的匹配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研究某车型起燃工况的发动机啸叫问题,分析了增压器同步噪声的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测试,研究了转子动平衡G1限值控制对增压器同步噪声的影响。基于增压器角动量守恒方程,使用GT-Power搭建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分析了起燃工况点火提前角、VVT角度以及发电机负载优化等标定参数对增压器转速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优化起燃工况发动机标定参数可有效降低增压器转速,进而避免增压器工作在G1极值的转速区间,能显著改善增压器同步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14.
车用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主要阐述了为解决车用发动机低速工况问题而采用的涡轮增压系统方案及在涡轮增压器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通过研究和比较几种国内外涡轮增压器的匹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理论加实际相结合的匹配方法。并在某个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开发项目中,对这套匹配方法和过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涡轮增压器匹配研究的总体思路相对于发动机来说,涡轮增压器本身即是一个独立的运作部件,有其自身特有的性能特点。增压器的型号有很多,且每个增压器的特性又有所不同。首先要了解增压器的性能,再把发动机特性结合到涡轮增  相似文献   

16.
VGT涡轮增压器涡轮级性能仿真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ine/Turbo软件对某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涡轮级进行数值模拟及流场分析。介绍了VGT涡轮增压器涡轮级建模及分析过程,研究了VGT涡轮增压器涡轮端MAP图性能仿真方法,并与涡轮机性能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VGT数值模拟和流场分析的方法对VGT增压器性能进行预测是可行的,可以满足增压器多方案性能优化选型需求。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水套方案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涡轮增压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缸垫黏结、机油积炭、缸孔轻微拉伤等过热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订了5个发动机水套优化方案,然后通过制造工艺性、制造经济性、发动机可靠性、CAE计算结果多方面综合评估,优选出2个相对较好的方案。对优选出的方案进行样件试制、试验测试,确认优化效果。结合试验测试结果,确定出最终工程实施的技术方案。最终通过台架耐久性测试及试验后发动机拆解分析,确认过热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乘用车废气旁通式涡轮增压器匹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解决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匹配乘用车废气旁通式涡轮增压器涡轮匹配过程存在的不足。使用传统定压增压系统的涡轮增压器匹配方法,即将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边界,不适用于乘用车发动机增压器的匹配,特别是小排量(<1.6L)3缸发动机,低速脉冲能量大,匹配结果与实际试验结论相差较大。文章引用脉冲修正系数对涡轮等熵效率进行修正,从而使匹配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相接近,实现更准确的匹配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某开发车辆瞬态急加速工况出现的宽频敲击噪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确定敲击噪声来自于发动机正时链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张紧器结构并同步测试振动噪声位移等参数,明确了噪声产生的机理。同时,针对正时链张紧器进油压力、弹簧刚度、进油口尺寸以及泄油阻尼特性进行了参数优化,并提出多种解决措施,最后制作样件进行了实车验证。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张紧器进油口尺寸,不仅彻底解决了链系统的敲击噪声问题,还改善了正时链张紧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增压器泄压阀噪声,避免客户抱怨并改善用户驾乘体验,故针对进气系统(包括增压器前和增压器后)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在进气系统管路上设计多个消声元件,并通过CAE分析和NVH测试,以验证方案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实施的全系统优化方案能有效降低增压器泄压阀噪声水平,对相关NVH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